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了锰铝合金中锰含量的测定,该方法用磷酸、硝酸、盐酸溶解试样,硝酸铵定量氧化,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还原滴定,计算出锰铝合金中锰的百分含量,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分析要求。

  • 标签: 锰铝合金 锰含量 硫酸亚铁铵
  • 简介:摘要砂石料中的粉尘含量若超标,会严重影响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在摊铺和碾压过程中也会带来异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查找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经分析比对最终确定对设备进行适当改造的方案来降低粉尘含量,以达到合理控制粉尘含量的超标现象,继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 标签: 改造 降低 粉尘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归丸中铅、镉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unfireC18色谱柱(150mm×4.6mm,5u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30℃。结果铅、镉在0.00271~0.04878u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1.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以用于左归丸中铅、镉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左归丸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工业发展很快,生产厂家数量逐年上升,印染厂只是众多工业厂家中的一类,每年会生产大量的印染废水,锑是废水中含量较多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给印染厂提供准确的锑含量检测报告,帮助其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本文介绍了两种锑元素检测方法,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为主要测量方法,对比原子荧光法,分析两类测量方法效果。

  • 标签: 工业生产 印染废水
  • 简介:摘要以骨架粉末铸造碳化钨和粘结金属镍粉为原材料,采用粉末冶金无压熔渗方法制备PDC钻头胎体。通过检测材料的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等性能,评价不同镍含量对单一骨架粉末胎体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SEM等分析手段研究镍含量对胎体相成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镍含量的增加,冲击韧性、抗弯强度均呈现波动性;当镍含量在2%时,性能呈最佳状态,抗弯强度达到960Mpa,冲击韧性达到3.62J/cm2;在一定的熔渗工艺下,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降低了骨架粉末与粘结金属的结合强度,样块断裂面为脆性断裂,从而影响胎体性能。

  • 标签: 无压熔渗 胎体 镍含量 性能
  • 简介:摘要在近几年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重金属超标问题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本文以土壤中铜含量测定为研究背景,对微波消解法、湿法快速消解法、王水+高氯酸消化法等方法,在测定土壤中铜含量方面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土壤中铜含量测定准确性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鉴。

  • 标签: 前处理方法 土壤 铜含量
  • 简介:摘要以二苯碳酰二肼(DPC)为显色剂,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水样、盐酸还原过量的高锰酸钾的总铬自动在线监测仪经实验研究对比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易于操作,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总铬在线监测仪。

  • 标签: 总铬 在线监测仪 测定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中岩沥青改性沥青,对沥青含量设计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异进行了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建设用砂是基本的建筑材料之一。泥与泥块是建设用砂中的有害物质,属限量指标。这两个指标一字之差,容易混淆,造成认知误区。过去使用的多是河砂,其含泥量较少,泥块含量更少,造成地质矿产技术人员认为含泥量包括泥块含量。2018年以来,由于环保督察等原因,建设用砂供给减少,价格飞涨,非法开采山砂案件数量增加。山砂含泥量、泥块含量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说明,厘清认识误区。本文根据国家标准中两个概念的定义、测试方法,认为含泥量、泥块含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指标,没有包含关系。

  • 标签: 建设用砂 含泥量 泥块含量 区别
  • 简介:摘要随着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天然砂资源的储量越来越匮乏,为此必须要积极采用机制砂来代替天然砂。但是机制砂主要是通过机械破碎筛分而制成的岩石颗粒,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很容易对整个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必须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强对机制砂的石粉含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不受到影响。

  • 标签: 机制砂 石粉 混凝土性能 影响 试验探究
  • 简介:摘要由于催化裂化技术的工艺特点,FCC汽油含有大量的烯烃和较高的硫含量,且在国内FCC汽油占商品汽油的80%。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欧IV标准”要求硫含量<50μg·g-1,烯烃<18%。为了生产满足国V/国IV排放标准的汽油,寻找适宜的装置工况非常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专利技术(DSO技术)的长庆石化公司6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装置产品中硫含量与辛烷值损失随各因素而变化的关系,分析各因素变化时产品硫含量与产品辛烷值损失的趋势。

  • 标签: 催化裂化 汽油 加氢脱硫 辛烷值 硫含量
  • 简介:摘要机制砂可以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减少施工的能源消耗,有利于从资源消耗的源头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正在向绿色节能的施工需求转变,所使用的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有利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较高的抗离析泌水性以及较高的抗劣化性能、抗压性能。机制砂的砂石粉含量对于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将以配置C50混凝土为例,针对砂石粉的含量对于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影响进行探究,

  • 标签: 机制砂 砂石粉含量 混凝土性能
  • 简介:在土壤重金属测量中,消解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其会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参照相关标准,对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汞含量进行了研究,结合改进的水浴消解法进行前处理,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消解方法具备更好的准确度和回收率,操作过程也更简单,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土壤 消解方法
  • 简介:影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有确定的检验批是否正确;抽样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用于检验的计量设备准确度是否足够;使用的检验方法是否合适;还有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数据处理和检验环境等因素,都会导致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结果的不同。

  • 标签: 定量包装商品 净含量 计量检验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由于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使用一些整理剂,而这些整理剂中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甲醛,这使得甲醛广泛存在于纺织品中。甲醛对人体多个系统有不同损害,甚至诱发癌症,所以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来限制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同时我国也颁布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各类纺织品中甲醛含量作出不同的要求。目前纺织品甲醛检测的常用方法为水萃取法,此方法中所用水为三级水,其pH值范围为5.0~7.5。由于地域性和仪器差别导致各实验室所得三级水pH值不同,而不同pH值的三级水对甲醛含量检测的影响尚未研究,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实验来研究水萃取液pH值对纺织品甲醛含量检测的影响。

  • 标签: 三级水pH值纺织品甲醛
  • 简介:2010年12月19日1615分,检查发现#4主变色谱总烃值超标。造成色谱超标的主要原因是#4主变铁芯拉板上的部分工艺定位螺栓接触电阻大引起的。在2010年12月19日—27日、2011年1月19日—27日、2011年2月25日—26日对#4主变进行了三次处理,但油中总烃含量仍在上升,最高达到1148.7ppm。在2011年3月13日—18日对#4主变进行吊罩检修,彻底消除了该缺陷。自2011年4月,#4主变投运后至今,#4主变油色谱一直稳定在20ppm。关键词主变,变压器油,色谱总烃值,定位螺栓,接触电阻引言深圳妈湾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960MW(2×320MW+4×330MW),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半岛西南端,主变压器型号为SFP-370000,保定天威变压器厂生产。#4主变于1998年投产。2010年12月检查发现#4主变色谱总烃值超标,现将本次色谱总烃值超标原因进行技术分析并形成报告如下一、事情经过2010年12月19日1615分,#4发电机有功负荷297MW,无功负荷170MVAR。#4主变运行声音异常,发出沉闷的“嗡嗡”声,要求机炉值班员减负荷。16时45分,#4发电机有功负荷减至200MW,无功负荷减至150MVAR。18时40分,值长令准备停机。19时许,#4机6KV厂用电由高厂变倒至#2启备变供电。19时55分,#4发电机有功负荷15MW,无功负荷100MVAR,采用励磁调节器“DC”方式与系统解列,当执行到将#4发电机励磁调节器“AC”切至“DC”方式时,#4发电机“强励动作”信号发出,定子电流突增,最高至13900A,约2秒后恢复正常,当时听到#4主变声音突然变大,立即将#4发电机解列。20时02分,运行值班员将#4发电机解列。#4主变(型号SFP370000/220)产生较大震动(此震动是由500KV天广线调试使变压器产生谐振引起的)。变压器油位、油温均正常,经停机检查发现#4主变色谱总烃值达到147ppm(#4主变自96年投运至2010年9月18日历次色谱检查,总烃为13.5ppm)。对变压器进行放油检查处理后于2010年12月26日恢复运行。至2011年1月18日总烃值达到1042.5ppm,1月19日又对#4主变放油并检查低压和高压套管引线,未发现明显故障点。经研究决定再投运,一方面为不影响发电,另一方面使故障点进一步暴露。2011年1月18日再次恢复运行后,变压器油中烃气体的产生涨涨停停,至2月25日总烃值达到1148.7ppm,利用2月25日、26日#4机停机时间对#4主变进行了滤油处理,使总烃值降至912.5ppm,同时又对变压器分接开关进行了检查,无异常。#4主变又于2月27日投入运行,直至3月13日#4机组小修总烃相对稳定。二、原因分析通过2010年12月19日—2011年3月13日的跟踪色谱分析结果表明,#4主变中气体有以下特征下方曲线图为2011年1月29日至2011年3月30日的油总烃走势1、CO、CO2总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小于总烃的增长速度(例如从2月5日至2月25日,CO、CO2总量的增长率为2.1倍,而总烃的增长率为12.8倍),由此可见#4主变内部过热部位不是固体绝缘物质,而是裸金属过热。2、产气有间歇性,表现在每天的色谱分析结果有波动。3、总烃中含有少量乙炔,表明过热点的局部温度有达到足以使金属熔化的程度。4、总烃产生无突发性,而且上升的总趋势是速度比较均匀,并非越来越快,这表明故障点既不在绝缘系统,也不在导电回路,所以变压器可以继续运行。通过上述色谱特征及3月13日—18日#4主变吊罩检查结果表明,由于系统操作产生倍频谐波,当谐波频率与主变固有振荡频率相同时,主变发生共振现象,主变内部某些紧固点松动引起发热,主变本体在振动的同时发出较大声音。此次#4主变故障点是由变压器低压侧铁芯拉板上的工艺定位螺栓发热造成的。因为大型变压器内部存有大量漏磁通,特别是在变压器低压侧,因低压绕组引线的电流很大(额定电流10190A),漏磁场很强,在铁芯拉板和夹件构成的方型回路中产生环流,环流流过拉板上的工艺螺栓,由于#4主变在安装过程中有部分工艺螺丝没有上紧及螺栓垫片与铁芯的接触面有部分漆膜没有处理干净,使工艺螺丝接触不良,引起发热,最终导致变压器油中总烃含量严重超标。三、处理过程1、#4发电机停机后,高试班于12月21日对#4主变绝缘电阻、绕组介质损耗、泄漏电流、绕组直流电阻进行了测试,试验结论合格。#4主变本体绝缘油色谱试验,总烃较高,为155.2,其它气体含量合格。#4主变套管绝缘油色谱试验结果正常。2、2010年12月20日—25日,对#4主变进行放油,并打开人孔检查,发现(1)B相拉板上工艺螺栓松动过热。(2)B相低压软引线有局部烧伤。处理(1)对B相拉板上工艺螺栓加铜垫圈,并将之拧紧。(2)B相低压软引线采取了绝缘隔离包扎。(3)对#4主变变压器油进行真空过滤,使油中总烃含量小于15ppm。3、2011年1月19日—27日,对#4主变再次放油检查(因为此时总烃含量已达到999.9ppm),主要检查低压和高压套管引线,未发现明显故障点,经研究决定再次投运,一方面为不影响发电,另一方面使故障点进一步暴露。处理(1)将高压套管引线加白布套。(2)对变压器油进行真空过滤,使油中总烃含量小于15ppm。4、2011年2月25日—26日(#4主变油中总烃含量达到1148.7ppm),利用#4机两天停机时间对#4主变再次进行了滤油处理,处理后变压器油中总烃含量降至912.75ppm。同时对#4主变分接开关进行了换档操作检查。5、2011年3月13日—18日,对#4主变进行吊罩检修,吊罩后检查结果表明绝缘系统、导电回路、主磁路、油箱、磁屏蔽等均正常,但拉板工艺螺栓有明显过热现象。具体情况如下(1)低压侧A相拉板上工艺螺栓和C相拉板下工艺螺栓过热现象最严重,螺栓附近大量积碳,垫圈有过热现象,并有熔化麻点。(上述发现故障点在变压器死角处,通过人孔无法检查到。)(2)低压侧C相拉板上工艺螺栓和下工艺螺栓也有过热现象,螺栓附近有少量积碳。(3)低压侧B相拉板上工艺螺栓和下工艺螺栓无明显过热现象。(4)高压侧三相三个拉板和旁轭4个拉板共有14个工艺螺栓均无过热现象。可见问题集中出现在低压绕组出线附近。四、采取对策1、将钢平垫换成更大面积的铜平垫。2、将普通弹簧垫圈改为碟形弹簧垫圈,从而防止出现在变压器震动过程中工艺螺栓松动。3、彻底清理平垫与铁芯接触面的油漆。4、从工艺螺栓到夹件加一分流铜线,以减少流经工艺螺栓的电流。以上措施,除掉A相高压侧拉板下工艺螺栓(无法松动),其余19个工艺螺栓无论现在有无过热现象均采取了上述措施。自2011年4月,#4主变投运后至今,#4主变油色谱一直稳定在20ppm。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2+对水生动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文蛤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依据Cu2+对文蛤96h半致死浓度(LC50),设置四个Cu2+胁迫组,胁迫浓度分别为96hLC50的1/8(0.015mg/L)、1/4(0.03mg/L)、1/2(0.06mg/L)和0.1mg/L,并设置对照组,每组三个平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对文蛤鳃组织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鳃组织中SOD活性在不同浓度的Cu2+胁迫下,都呈现诱导-抑制趋势,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变化幅度不大;两种组织中CAT活性均呈现诱导-抑制效应,Cu2+对MDA的诱导作用显著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 标签: 生态毒理学 Cu2+ 文蛤鳃组织 SOD CAT 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