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乌托邦是齐蒙特·鲍曼著述中的一个核心议题,是他理解和阐释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鲍曼认为,乌托邦是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想象,对现实的评判,具有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作为一种文化想象或精神信仰,乌托邦属于'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的范畴。因此,鲍曼支持整体上的乌托邦精神,反对将其简化为一个特定社会的规划付诸实践。在后现代社会,人类的乌托邦梦想已分解为自我无限膨胀的私人的消费幻想,成为了一种'消费乌托邦'。鲍曼强调乌托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倡导人类共同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 标签: 乌托邦 现实性 可能性 社会规划 美好社会
  • 简介:赛博作为20世纪晚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不仅蕴涵着西方语境中人与机器、心灵与肉体等古老隐喻,同时也是控制论视角下对这些命题的一种重述,同时赛博也为从当代的角度对这一古老命题进行反思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 标签: 赛博格 隐喻 控制论
  • 简介:批判地继承文化艺术遗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明确指出:“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部应该吸收”。但是“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他的这一主张,可概括为不拘一,推陈出新”。这一思想,在毛泽东诗词的用典艺术上充分得到了生动、具体的体现.

  • 标签: 文化艺术遗产 毛泽东诗词 不拘一格 用典 毛泽东文艺思想 批判
  • 简介:1935年版的《巴黎,19世纪的首都》尽管体现了瓦尔特·本雅明在方法论上的唯物主义转向,但是依然暗含着祈求弥赛亚救赎的悲悼性。悲悼性隐喻于辩证意象内部"过去"与"当下"的张力之中,当代人通过与受压迫者的对话,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力神话是建立在历代被统治阶级受难牺牲的基础之上。受压迫者记忆的重视,将瓦解生产力神话所支撑的资本主义政治的合法性,为当下的革命实践赋予正当性。波德莱尔被视为一个现代性的爆破者,其诗歌中的堕落意象是一种意在颠覆现代性的革命姿态。总而言之,本雅明是激进的现代性爆破者,他的目标是瓦解支撑法西斯统治的历史哲学基础,直接摧毁现代性,而不仅仅是一个商品梦幻与都市文明的批评者。

  • 标签: 本雅明 1935年报告 拱廊街计划 历史记忆 爆破者
  • 简介:鲍曼以消费为核心,阐述了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通过对消费社会中“新穷人”消费状况以及新社会关系的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和民主政治的虚伪性。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下,鲍曼的社会批判理论显示了研究方法、解决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局限性。

  • 标签: 消费社会 鲍曼 新穷人 底层阶级
  • 简介:[受访者简介]丰子,男,1955年生,山西应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社会发展理论。主要著作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发展的呼唤与回应》《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社会发展的全球审视》等。曾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之一。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经典文本研究 方法论自觉
  • 简介:赫勒认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现代美学,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美学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成为一种普遍哲学,并根据自身的体系推论出来的普遍意识形态和普遍理论的偏爱来评价和阐释'审美领域'、'审美'、'客观化的美'以及在这个框架之内的艺术。在现代社会,美学是必要的和不可改革的。赫勒在总体上肯定现代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可否定的地位,同时也认识到,美学本身又存在难以根除的悖论:赫勒认为,现代美学的合法性基于一种价值'共通感';然而以'共通感'作为基础的美学却受到质疑——现代社会的'共通感'属于历史哲学范畴,是前设的,不具有绝对普遍性,它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也是变动不居的。赫勒承认这是产生美学自身悖论的根源,是不可消除的,但它也不成为取消美学的理由。

  • 标签: 阿格妮丝·赫勒 现代美学 历史哲学美学 共通感 合法性
  • 简介:近20年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出现"失语"、"缺位"、"告别理论"等诸多问题与倾向,这不仅遭到多方责难与质疑,也产生若干理论分歧。在本访谈中,一方面,熊元认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绕开分歧,只有深入地解决分歧、才能真正推进文艺批评的深化——由此提出文艺批评的理论自觉问题。另一方面,熊元着眼于对中国悲剧的研究,他将中国悲剧精神概括为:邪恶势力可以碾碎我们的骨头,但绝不能压弯我们的脊梁。身躯倒下了,灵魂仍然要战斗。力图将悲剧问题与当代艺术批评实践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熊元通过对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发展现状的反思,指出我们需要推动中国当代文艺界民族艺术观的发展,恢复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批判力量。

  • 标签: 文艺批评 理论自觉 中国悲剧 马克思主义
  • 简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他们提出了“两次提升”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预设、“两个和解”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原则、“两种尺度”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等有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些思想是理解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理论的重要思想平台。

  • 标签: 马克思 思格斯 可持续发展思想 社会发展理论 实践原则 评价标准
  • 简介:利特的《正派社会》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论著,其“制度不羞辱社会任何一个人”的伦理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城市新移民市民化的制度藩篱主要有:二元户籍、土地、社会保障、教育等制度。上述制度许多方面有违社会公平公正原则,对照马利特正派社会的伦理原则也不相符。要建立公平正派的社会伦理规范,首先,要建立不羞辱和有自尊的社会伦理;其次,营造公民社会的宽容和共存的社会氛围;第三,形成在正派社会中学习认同的规范。在制度设计方面,要注重整合顶层设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行土地制度及联动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平教育制度,以助推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目标实现。

  • 标签: 城市新移民 市民化 正派社会 权利 制度
  • 简介:[受访者简介]哈尔特·胡布曼博士(Dr.GeraldHubmann),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秘书长、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MEG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工作站总负责人,主持MEGA2出版项目的组织、统筹与编辑工作,主编多部MEGA2卷次。乌尔里希·帕尔博士(Dr.UlrichPagel).

  • 标签: MEGA^2 《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辑 陶伯特版 季刊 著作
  • 简介: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中介。在世界市场形成后产生的世界交往包括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普遍的全方位的交往与联系。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造成了世界性的阶级对抗和冲突。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构成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世界历史的形成机制蕴涵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 标签: 马克思 思格斯 世界历史 转变机制 方法论 作用机制
  • 简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解放等问题上有着比以往资产阶级学说更为科学的界说,人在自由平等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默多克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西方社会人的地位和尊严问题,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重新思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身份和文化权力问题,揭示了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仅仅实现肉体的解放还不是人的解放的最终目的,精神的解放,思想文化的解放才是实现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的必然要求。

  • 标签: 文化权力 精神解放 社会进步
  • 简介:<正>马克思的"感性"概念源自于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中写道:"旧哲学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命题:‘我是一个抽象的实体,一个仅仅思维的实体,肉体不是属于我的本质的’;新哲学则以另一个命题为出发点:‘我的一个实在的感觉的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由此可见,旧哲学为了防止感性观念玷染抽象概念,是在与感觉处于不断矛盾、敌对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新哲学则正相反,是在与感觉和睦、协调的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旧哲学承认感觉的真理性……但是只是隐晦地、抽象地、不自觉地、勉强地承认,只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新哲学则相反,是愉快地、自觉地承认感性的真理性的:新哲学是光明正大的感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感性存在 形而下 格尔兹 哲学原理 感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