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5 个结果
  • 简介:<正>70年代以来,在英美涌现出一批理论家,他们用当代分析哲学原则和方法来澄清和解决马克主义内部理论问题,被称为“分析马克主义者”。这一倾向主要代表有G·A柯亨、W·肖、J·埃尔斯特、J·罗默,PH·帕里伊斯、A·沃斯基、E·O·赖

  • 标签: 经典马克思主义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分析哲学 社会历史形态 理论问题
  • 简介:本文着重探讨了卢卡奇对于马克与黑格尔解读。恩格斯对于马克解读并不能减少黑格尔对于马克影响,因为马克对于黑格尔思想根本就不了解。由于恩格斯没有对黑格尔作出公道评论,因此最终也就没有对马克作出公道评论。卢卡奇解读也没有对黑格尔给出公道评论,这是因为,他仍然认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性差别。卢卡奇在解读黑格尔方面的贡献在于,他强调所谓资产阶级哲学在黑格尔思想当中达到了顶峰,并且,这种资产阶级哲学是具有内部矛盾。同样地,卢卡奇也没有对马克作出公道评论。第一,他只是暗示出了马克与德国哲学之间有着深刻联系,但是却从来没有对其做出清晰阐述。第二,虽然卢卡奇批评了恩格斯对于哲学把握,但是,他从来没有明确地反驳马克马克主义具有连续性这样一种马克主义教条。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破坏他马克主义信仰。因此,作为一个马克主义者,虽然他对于哲学有着很深造诣,但是,他依然接受一种用政治学方法去分析哲学问题做法。现在,我们问题已经不在于对正统马克主义进行保存,我们任务是要重新发现马克主义之后马克

  • 标签: 马克思 卢卡奇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
  • 简介:近年来,从自我所有原则到契约原则,国外马克主义与自由主义展开了全方位论战,这一论战涉及到从哲学到经济学、从政治学到伦理学诸多方面.自由、平等和正义,尽管对于马克主义和自由主义来说它们涵义是如此地不同,却是双方所共同追求价值导向.这些价值标准能否在自我所有原则和契约原则具体实践中体现出来,正是双方争论焦点所在.本文围绕着双方争论,从一些基础理论入手,对双方论争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试图为我们回答时代提出新挑战,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主义理论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 标签: 自我所有原则 契约原则 自由 平等 正义
  • 简介:文章从翻译视角入手,探讨了马克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接受,指出马克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译介,经由了一个错综复杂过程,摘译、节译特别是转译值得细致考察。翻译发挥了历史规划和主体召唤巨大作用。从对等词选择和思想把握等方面来看,马克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接受,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过程有机组成和延续。

  • 标签: 翻译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历史 主体
  • 简介:作为市民社会典型意识形态,黑格尔哲学有两重意境,一般唯心主义与资本主义物化意识,这使它成为显性概念拜物教与隐性资本拜物教形而上学耦合体。马克对黑格尔超越不能只在一重意境中进行,必须同时反对一般唯心主义与物化意识,既要反对概念拜物教,又要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马克对黑格尔超越是全面、深刻、总体性超越。既要超越哲学,又要超越市民社会,马克主义理论根本特质在于改变世界。

  • 标签: 马克思 黑格尔 超越 市民社会 概念拜物教 资本拜物教
  • 简介:2003年12月20-22日,由中山大学马克主义哲学与现代化研究所和哲学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全国"马克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研讨会于广州隆重召开.研讨会中,与会代表基本上都认同"实践"是马克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和视角,在如今西方实践哲学复兴和中国自身现代化进程双重背景下,应该对马克主义实践问题给予重新审视和探讨.积极探讨使问题展开不断深化,和清晰化,会议讨论气氛热烈,思想精彩纷呈现就会议主要内容从四个方面予以综述:

  • 标签: 实践哲学 马克思主义 实践理论 理论哲学
  • 简介:为进一步促进广东马克主义理论研究在广东省更加广泛而深入开展,加强广东省马克主义思想理论界联系与学术交流,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社科联直接领导下,由中山大学、广东省委党校、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和肇庆学院七个单位共同发起组建广东马克主义学会于2009年3月18日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小礼堂隆重举行成立大会。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广东省 学会 马克思主义思想 华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论述迎接党十六大思想理论准备工作时指出,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主义",并强调十六大报告要"对党和国家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作出回答,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无疑,十六大报告完成了这一任务.实际上,十六大报告本身就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主义典范,既坚持了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了新理论篇章,为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主义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主义"在理论上重要性,同时又必须自觉地意识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政治问题".

  • 标签: 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 人民民主专政 公有制 按劳分配原则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名字相联结逻辑链上不可或缺一环,从而为后来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马克主义”结论得出,以及与此有内在逻辑关联“毛泽东思想”概念产生,提供了理论合法性基础。“马克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能够成立,并成为中国意识形态,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必然结果,其中也体现了领袖者个人毛泽东理论智慧,以及新哲学会群体理论论证贡献。今天在继续使用这一在具体条件下产生具有普遍意义命题时,不应忽视其原初本真意义,并要赋予其普适性和时代性内涵。

  • 标签: 新哲学会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 简介:<正>我是肯定“马克主义哲学现代化”这个提法。大概在一九七九年或者一九八○年我就讲过这个看法。当时也听到一些不同意见,认为如果提马克主义哲学现代化会不会使人以为现有马克主义哲学许多论断就统统过时了,现有的马克主义哲学著作也就没有多大价值了。当时我就说,这祥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现代化 现代化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实践 哲学著作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方马克主义”这一术语形成史缜密考证,揭开了围绕这一概念种种迷雾。本文认为,尽管“西方马克主义”这一论域并不存在刚性、僵硬逻辑边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根本不存在相对确定、可以用理性语言精确描述逻辑边界,只不过这条边界线是弹性、模糊、因场景而变化。本文还提出了四种不同、但又可以共存“西方马克主义”概念。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科尔施 梅洛-庞蒂 佩里·安德森
  • 简介:<正>自由是主体——人一个本质规定,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之一。主体表现自身本质力量活动是多样,自由表现也是多样,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自由范畴,如政治自由、道德自由、学术自由等等。因而,自由问题是政治学研究课题,也是伦理学研究课题,但应该说它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或者说它主要是哲学问题。哲学自由概念是

  • 标签: 根本区别 伦理学研究 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主性 关系问题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莫斯科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布兹加林创建了后苏联马克主义学派。又称批判马克主义学派。在对前苏联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当代俄罗斯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人类目前所身处全球化发展进程展开全面批判基础上,布兹加林提出了“社会主义——作为向自由王国过渡和转变历史进程”明确思想主张。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异化 突变 全球化
  • 简介:导言1938年毛泽东倡导马克主义中国化”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史上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之一。奇怪是,虽然这个概念在大量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研究中受到过短暂关注,但几乎没有被置于细致人微历史和理论分析。大致而言,这个概念包含两个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维度。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 陈伯达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 简介: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化“精神家园”路向,是建构中国特色马克主义哲学可能路径。探索以中国特色马克主义哲学为核心精神中华民族共有价值理念,是通往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化之“精神家园”路向核心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神家园 价值理念
  • 简介:李达选择了“专做理论研究与传播”马克主义者角色,在中国孜孜不倦且卓有成效地传播马克主义。这一工作极大地影响着中国马克主义学说体系建构和学术特色形成。

  • 标签: 李达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 简介: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国际马克大会组织者雅克·比岱教授应邀于11月1-5日访问了中山大学马克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并做了《马克主义与自由主义论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自由问题》学术报告,徐俊忠教授和叶汝贤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在报告中,比岱从分析自己一般理论(generaltheory)入手,介绍了目前西方马克主义者正在讨论问题。他认为,从马克对自由主义批判这个意义上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雅克·比岱 教授 学术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