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吉登斯看来,马克思尽管提出了“人类创造历史”的命题,但却没有对自己的命题做出明确的解释。为此,他举数十年之功,从创造历史的起点、方式和结果等角度对马克思的命题进行全面的阐释。按照他的观点,只有在启蒙运动之后,由于“历史性”的发展,人类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结构二重性”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结构一方面赋予人类创造历史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创造行为构成制约。通过这种历史创造方式,社会并没有如马克思等人所设想的那样变成丰裕而自由的社会,反而成为“风险社会”、“失控的世界”等。通过对马克思命题的阐释,吉登斯建立起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但也对马克思命题的本意造成了扭曲。

  • 标签: 吉登斯 马克思 创造历史 结构化理论
  • 简介:<正>10月15日,美国肯塔基大学哲学系教授奥雪夫斯基(OLshewsky)应邀到中大哲学系作题为“美国实用主义”的专题学术报告。奥雪夫斯基于1965年在伊门尼(Emony)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从1966年到现在,一直在肯塔基大学哲学系执教,曾任该系代理主任。从1973年开始,他历任该校语言协会

  • 标签: 新实用主义 美国实用主义 古典实用主义 哲学史 肯塔基大学 哲学系
  • 简介: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自从实践范畴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范畴后,在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哲学界对它们之间接关系的研究更多偏向的是他们之间的联系,而很少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虽然,对于每个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说,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

  • 标签: 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 创新活动 思维建构功能 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