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被冯友兰本人及众多学者忽视一书实质上在"贞元六书"构成理学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和价值.该书一方面是此后诱发性著作,另一方面也开始凸显了冯氏理学体系中本体形上学和人生哲学断为二截内在矛盾.

  • 标签: 冯友兰 新世训 本体形上学 人生哲学 评价 新理学体系
  • 简介:本文利用科技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中国哲学学科学术期刊《中国哲学史》在2002年至2017年间发表学术论文,进行作者合著分析、机构一地区网络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得到中国哲学学科研究热点包括:现代儒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儒释道三家思想研究、古文献文本研究等。短期内将继续保持这些研究热点,其中现代儒学研究和宋明理学研究是尤为重要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处于上升阶段。

  • 标签: 中国哲学 学科服务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 简介: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兴起,许多企业开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提升品牌吸引力,获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企业责任形象对消费者响应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责任形象能够积极影响消费者响应,而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关系方面。消费者企业认同是影响企业责任形象与消费者响应关系重要中介变量。本文既丰富了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文献,又为企业运用社会责任战略获得消费者积极响应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消费者响应 消费者企业认同
  • 简介:<正>中国自然哲学向来不够发达,已成为一个公认事实。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指出:“我国数千年学术,皆集中社会方面,于自然界方面素不措意,此无庸为讳也。”(《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24页)一般研究者差不多也都这样看,把它当成一个结论承认下来,视为研究前提或出发点,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局面并不深究,如此陈陈相因,直到近年自然辩证法研究兴起,才稍有变化。一批兼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青年学者勃然崛起,尽管是人数不多,但已引起了学界注目。李存山专著《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下简称《气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即佼佼者之一。

  • 标签: 气论 科学出版社 自然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子论 梁启超
  • 简介:积极培育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是一项十分重要工作。一方面,与农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相比,与城市消费相比,农村消费市场无疑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如1996年农村消费品市场比城镇消费品市场份额低13个多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只及城市居民消费水平1/3,199...

  • 标签: 农村消费市场 经济社会学 农村工业化 农村城市化进程 商品性消费 农民收入
  • 简介:每一思想都有其产生时代。2013年,“变革”再一次成为响彻中国大地时代最强音。任何一个变革时代条件下崭新社会实践,都会更加强烈地吁求和催生思想变革和哲学创新;而任何凝聚时代精神之精华哲学,都会深深地凝结和表征着人们在时代探索和实践活动中思考和希冀。在这一意义上,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2013年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哲学支撑一年;是在破解时代问题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并引领时代一年;是在思想与时代互动、理论与实践交织、历史与逻辑统一中向着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这一总体目标坚定前行一年。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评论 空间 中国特色 实践活动 理论与实践
  • 简介:<正>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学术界对传统文化讨论蓬勃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相形之下,《易经》研究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其发展步子比较缓慢。一九八四年,我得知在武汉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易经》学术讨论会,心中甚为高兴,但当时未能参会。到了一九八六年底,我收到山东大学哲学系刘大钧教授来信,请

  • 标签: 易学研究 周易研究 学术讨论会 中国大陆 改革开放 易经
  • 简介:关于《南洋》季刊创办年波去年,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翻阅”《南洋》季刊所有案卷,令人费解是国民党一些大员们创办这个刊物,从创刊到停刊始终未领到期刊许可证,这在国民党期刊史上是少见。1942年8月,南洋研究所所长陈树人、副所长陈立夫决定...

  • 标签: 南洋 重庆市 期刊登记证 内政部 国民党 研究所
  • 简介:<正>博爱,即广泛平等地爱一切人,它是人文精神基本内涵与规定.本文拟以体现博爱精神墨家“兼爱”说为立足点,以此同儒家“仁爱”和基督教“博爱”做一分析和比较,以揭示“兼爱”说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爱所存在内在统一性.由此,作者认为对“兼爱”学说合理批判、挖掘、超越与转化,可以作为塑造当代文人精神传统生长点和极富原创性诠释元点.

  • 标签: “兼爱” 基督教 “仁爱” 墨家 “爱” 兼相爱
  • 简介:“用什么思考”意思不是“思考时心里浮现了什么”,而是心智活动通过什么表达系统获得直接表达。思考以语言为归宿——在言说活动中,多种多样形式心智活动通过一个单一形式公共表达系统获得表达;这种表达是未成形东西成形,而不是一种现成物转换成另一种现成物。立足于以上基本思想,通过对“动物语言”、“形象思维”、“内部语言”、“普通语言”、“找词儿”、“言不尽意”等多种题目展开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言说活动一端连着言说者种种经验,另一端连在语言上。

  • 标签: 内部语言 言意 “言不尽意” 心智活动 言说者 公共表达
  • 简介:台湾学者孙剑秋博士著,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12月初版,2000年9月再版,全书316页。此书是作者多年来习《易》、治《易》论文及讲授《周易》材料汇辑,但全书仍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并反映出作者多年治《易》一贯倾向。(1)以义理为主,不废象数。认为“象数图书之学愈盛,则人自主性便愈低”,故治《易》应“先立乎其大”者(《自序》),又认为“象数亦为易理之二”(《亭林之易经学·论学易不可废数》),不能尽去。

  • 标签: 《易理新研》 孙剑秋 台湾省 易学研究 易学文化
  • 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10月21日成立。该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与云南省教育厅,以及云南省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研究会共同合作组办。北京师范大学校友、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教授与云南省教育厅前厅长罗崇敏先生担任名誉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张曙光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 标签: 研究机构 哲学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哲学 教育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 简介:关于朱子四书学形成似乎已经形成某种结论,但事实上其中重要关节仍值得重新讨论。朱子四书学形成贯穿其毕生,大致可分为启蒙期、准备期、形成期、成熟期和完善期五个阶段,期间朱子对四书注释刊刻既齐头并进又分合有度,或各书单刻,或《学庸章句》合刻,或《论孟集注》合刻,应特别注意是朱子并未合刻《四书集注》。至于《四书或问》,虽编为一帙而实包含丁酉1177年《论孟或问》与晚年《学庸或问》两个不同时期、层次著作,不可视而为一。《论孟精义》为系列著作,先后有癸未1163年《论语要义》(庚辰1160年《孟子集解》)、壬辰1172年《论孟精义》(《论孟集义》)、庚子1180年《语孟要义》三个不同版本,壬辰《精义》、《集义》仅是名称之别,但与庚子《要义》存在内容差别,不可混淆前后《要义》,亦不可视壬辰《集义》在庚子《要义》后。今流传通行本《论孟精义》似为壬辰前后之盗本。准确把握朱子四书学形成,对朱子四书学理解具有基础性意义。

  • 标签: 朱子 四书 四书学
  • 简介:帛书《二三子》篇,孔子所引《鼎》卦上九爻辞作“鼎王”,今本作“鼎玉铉”,“”为“璧”之形省,“王”即“玉璧”。从孔子之释,推知此爻辞本当作“鼎玉”,义为以玉饰之、插鼎耳两孔而举鼎鼎杠。“”以与“鼎”形近而误为“鼎”,“鼎”通“璧”,即《二三子》之“”。“”以与“扃”音义皆同,而通作“扃”,又写为今文“铉”,即今本之“铉”。孔子释《屯》九五爻辞,解“小贞吉”之“小”为“小民”,解“大贞凶”之“大”为“大人”,颇为新颖。孔子此释,至三国魏时仍有流传。其中“年毂十壹”读为“年谷十一”,指十取其一之田赋。孔子释《艮》卦辞,言及“精白”,“精”谓刚健中正、纯粹良善初始先天之元。“精白”内涵,当谓政治人物修养其心,去除邪恶,使心地洁白,从而使刚健中正、纯粹良善先天精元呈现出来。“能精能白,必为上客”,谓能呈现其精元,能洁白其心地,必为尊贵之大臣。“能白能精,必为古正”,谓能洁白其心地,能呈现其精元,必为显贵之高官。

  • 标签: 帛书《二三子》 鼎王 年毂十壹 精白
  • 简介:东汉中期以降,经学主导地位开始动摇,渐呈式微之势。经学式微,恰成为东汉学术变之开端,具体表现为学术简约化、道家法家思想复兴、理性精神复原、突破师法家法框架等方面。东汉学术发生如此变化,与当时私学兴盛及日益黑暗政治环境下士人独立人格逐渐提高、士人日益重视内心自觉,以及他们在逐步挣脱经学桎梏后学术视野也随之日益拓展有密切关系。东汉学术之变,为哲学思想从“天道”宇宙论转向人文自然观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魏晋玄学兴起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东汉 经学 儒家 道家
  • 简介:在帛书《要》篇中,"前祥而至者,弗祥而巧也","前羊"即翦祥,"弗羊"即祓祥,此句当释为:翦除凶邪而得福,消除灾殃而避祸。"孙正而行义",孙正即循正,意为遵循平常做法。义为宜,行义即行得其宜。"则是用倚于人也",倚通奇,"用奇"之"奇"与"孙正"之"正"构成一对范畴。"唯周粱山之占也,亦必从亓多者而已矣",是由多人占一种占法。"后世之士疑丘者",疑为责怪之义。

  • 标签: 帛书 《易传》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