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近代政治哲学最高分野,个人原则社会原则对立构成了马克思进入政治哲学思考总背景。个人社会作为道德政治两种主体其实是政治哲学理论反思产物,西方社会结构深刻变迁在这两大原则消长背后进行着。按照西方哲学对于政治原初理解,政治最高目标是道德性,即“应当存在正义”,政治本质则是精神自由创制领域。

  • 标签: 马克思政治哲学 个人与社会 社会原则 西方哲学 哲学理论 道德政治
  • 简介:传统生物学通过解剖生命体以研究其内在构造不同,合成生物学旨在将工程学思想用于生物学研究中,以设计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生物体或对现有生物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制造材料、生产能源和食物、处理污染等,从而增进人类健康,改善生存环境,应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严峻挑战。由于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预示着创造人工生命可能性,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新变化。对于这一革命性技术突破,国际社会在憧憬其应用研究可能在医学、农业、能源和环保等领域带来巨大利益同时,也对其可能引发生物安全风险以及相应伦理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 标签: 技术应用 伦理问题 生物学 合成 规制 人类社会发展
  • 简介:【导语】“时间”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哲学家问题,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飞矢不动”到近代莱布尼茨、康德哲学中“时间”问题,无不代表着哲学家对这一问题探究。传统哲学在认识论维度上通过对“时间”问题研究进而探讨人之心智如何认识问题。现代哲学批判传统哲学“时间观”,对“时间”讨论呈现出不同样态:“时间”或是可以“直观”之“意识”,或是“人”存在之维度,或是“生命”之“流动”。2013年国内学界对“时间”问题讨论方兴未艾,这里选取几篇文章有助于我们管窥目前国内关于“时间”研究之现状。

  • 标签: “时间” 现代哲学 康德哲学 时间观 认识论维度 创新
  • 简介:日本市民运动兴起于战后“55年体制”下保守一革新势力尖锐对峙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左翼思潮风起云涌,反战和平运动、学生运动、住民运动等市民运动在推进民主政治、促进公害防治、保障社区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随着日本政治环境变化,市民运动也发生转型,在整体上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环境保护运动等新社会运动方兴未艾,NPO活动和社区营造运动成为改善公共治理新力量。

  • 标签: 日本 市民运动 住民运动 社区营造
  • 简介:11月23—24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现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承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龙建成主持开幕式,副校长郝跃致辞。《中国社会科学》副主编孙麾研究员、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分别代表主办方和参会学者致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20多所高校45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现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哲学史》、《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社会科学战线》、《河北学刊》、《学术研究》等期刊单位2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思想理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哲学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
  • 简介:11月27—28日在武汉大学举行,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举办,旨在汇聚多元哲学创新思想,共同探讨哲学创新内在规律、基本方法和现实目标。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山西大学、武汉大学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陈祖亮主持。

  • 标签: 哲学创新 武汉大学 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大学哲学
  • 简介:12月21日在广东深圳举行,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深圳市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王伟光出席会议并作“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主题报告。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中共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国防大学副校长毕京京,中共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校长张虎,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 标签: 改革开放理论 当代中国 哲学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
  • 简介:8月5—7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和中共山东省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李晓兵、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赵强代表主办单位分别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主持会议并进行会议总结。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委党校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哲学创新社会发展关系、哲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当前哲学创新面临挑战以及未来哲学创新方向和路径等重大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哲学创新 系统哲学 省委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 年会
  • 简介:12月20-21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由哲学研究杂志社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来自全国部分院校、杂志社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传统现当代转化”主题展开讨论,集中关注当前现实中诸多重大思潮,并重点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在主旨发言中,北京大学丰子义、聂锦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南开大学王南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复旦大学余源培、冯平、陈学明、孙承叔、汪行福教授,上海大学王天恩教授,中山大学刘森林教授,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求是杂志社李文阁编审,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和武汉大学陈立新教授等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观点。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新论坛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政法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11月23~24日在上海举行,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承办。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邵强进主持,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玉刚教授、哲学学院俞吾金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沙宗平教授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新生教授应邀出席并致辞。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专家学者及上海市各院校研究生共计90余人参加论坛。陈玉刚教授代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首先发言,俞吾金教授、沙宗平教授分别就“学术研究及创新”、学术研究比较方法发表了自己见解。

  • 标签: 博士生学术论坛 大学哲学 复旦大学 研究生院 上海市 社会转型
  • 简介:5月18—19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由福建省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与会学者围绕辩证唯物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党十八大新观点新理念、中国梦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会新章程,并进行了换届选举。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永森教授当选为福建省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8届会长,邓翠华教授当选为秘书长。

  • 标签: 辩证唯物主义 福建省 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 简介:儒家传统伦理现代公共伦理首先是一种传统现代历时性关系。二者区别是:第一,传统伦理重私德,现代伦理重公德。第二,传统伦理调节范围是熟人社会,而现代伦理则着力调整陌生人社会关系。第三,传统伦理是一种基于人性自我完善高标准圣贤道德,而现代伦理则是一种旨在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普遍性基本伦理规范。第四,传统伦理坚持群体本位基础上以义为上,现代伦理则坚持个体本位基础上权利为先。第五,传统伦理以仁之爱人情感为基础,现代伦理以义之合宜理性为根本。

  • 标签: 传统伦理 现代伦理 公共伦理 儒家 熟人社会 社会关系
  • 简介:西方哲学相比,儒家知行学说表现出一些特点,如在道德能力根据方面并不偏执理性或情感一方,而是考虑到心关系;以道义性“气”作为从知到行助力因素等。然而其“知”概念具有伦理认知双义性,未能将“知识”“信念”区分开来,甚至没有产生“信念”这一概念,并且未能将理论理性实践理性相分离等,这些造成了它在学理上一些不足,以及相应地带来一些诸如“知识”“道德”不分结果。

  • 标签: 知行学说 儒家 实践理性 “道德” 西方哲学 “气”
  • 简介:在新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业的当代出场是资本创新逻辑必然结果。在周期性危机中探索创新之路资本不断变换自己主导形态,从工业资本到金融资本,再到知识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重塑历史场景,造就新资本拜物教,同时也不断创造新生产繁荣,实现推动历史“伟大文明作用”。文化资本和文化产业就是资本创新的当代出场形态。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本化、创利化结果。文化资本文化产业和以往一切资本功能一样,既有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一面,同时也有“另类牵引”消极作用。

  • 标签: 资本逻辑 文化逻辑 文化产业 文化资本 新全球化时代 历史场景
  • 简介:清代经筵讲论是以研经论史为主要内核,是古代礼仪制度嘉礼一种习礼活动,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御前讲席而被视为官方正学,是“术”而非“学”,从而被排斥在主流学术之外。其实,经筵讲论本身具有传统儒学经学双重特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儒学经学一种外延和互补,所以官方正学也是一种学术体现。它既是清代礼制文化政策一个重组成部分,也是清代学术多变主要动因。

  • 标签: 清代 经筵讲论 学术
  • 简介:隐喻理解重要机制是“范畴推理”,它兼顾隐喻理解台前和幕后,其指导原则是寻求关联。稳定性概念是人们进行范畴归纳、运用结合策略等幕后推理过程基础。词汇激活稳定性概念由存在模型和行为模型构成,而它们分别又由基本认知模型和第二层级认知模型构成。范畴推理是在台前认知基础上,运用范畴归纳和结合策略来确定未知事物特征幕后推理过程。在范畴归纳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采用多范畴和单范畴两种不同策略。隐喻理解倾向使用单范畴策略。人们首先使用范畴层面知识进行推理,当单纯依靠范畴层面知识不能完成推理情况下,将借助结合策略,运用已有的范畴或概念特征来说明目标概念特征。

  • 标签: 推理过程 隐喻理解 认知模型 认知基础 事物特征 稳定性
  • 简介:随着神经科学发展以及相应实验技术精细化,意志自由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界重视,认可意志自由现实存在哲学家持质疑态度神经科学家之间形成了严重对立。立足于这一背景,从对李贝特实验解析出发,我们试图批驳将包括自主决断等复杂精神活动在内的人所有行为均可还原为大脑物理化学反应机制“神经过程决定论”及“生物主义还原论”;基于“精神活动依赖于生理学意义上物质基础,但并不等同于这一物质基础”以及“行为原因不同于行为理由”等鲜明理据,有力地论证人意志自由、人自主决断之客观真实存在,并揭示这种开放性决断并非取决于因果先定大脑活动,而是具有不受自然界因果必然性支配特征。

  • 标签: 神经科学 意志自由 因果必然性 实验技术 精神活动 物质基础
  • 简介: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经历了一个坎坷历程,可划分为三个明显不同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充分反映了哲学对自身权利诉求及其社会文化发展历史融合。当代中国哲学正在逐步摆脱某些不必要干扰,竭力恢复哲学本来地位;同时,中国哲学家们也打开了对外交流窗口,力图重塑传统哲学形象。西方哲学进入中国以及由此带来现代中国哲学形成,正是以哲学特有方式演绎着中国百年来现代社会风云变幻,表达着中西文化交流中冲突融合。文化冲突融合哲学表达在现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充分表现为三个不同维度,即哲学政治关系、思想传播和接受、学术自身地位迷失和寻求。

  • 标签: 当代中国哲学 文化冲突与融合 社会文化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 历史阶段 现代社会
  • 简介:以前现代性视界看,儒学作为主导性文化,以敬天、怀土、追远、亲仁、顺命、勤俭、和乐等聚合性要素,从思想、制度、德行、技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维系了中国农村社会长期稳定。以现代性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对象,也以改命、变通、为学、为政、作工、谋利、出游等离散性要素,参与了中国农村社会现代转型。以后现代性视界看,儒学作为反思现代化力量,其中敬畏、仁义、惠民、反哺、互补、怀乡、和乐等回向性要素,被用于维护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以马克思主义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和利用资源,其中去界、通同、平等、公业、爱国、和合、大同等统合性要素,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文化上体现了儒学自身张力和活力,体现了儒学西学互动和交流,体现了儒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滤透和支持。儒学农村社会为中国人提供食粮和家园,需要在开放和流变中保持稳定和发展。

  • 标签: 儒学 文化要素 农村社会 变迁 视界
  • 简介:五经在我国文化史上地位自不待言,惟其在帝国期前之文本情况吾人尚无一清晰而达共识之概念。自二十世纪下半期至今出土之公元前材料已有一定数量,可否据之以思考对一些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问题——例如“五经”在先秦称谓以及其在先秦时成文情况?

  • 标签: “五经” 出土文献 先秦 二十世纪 文化史 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