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一水法会的缘起与仪轨水因水法会而设,水法会藉水画而宣演。(一)水法会的举起水法会是佛教追荐亡魂的一种仪式,也称水道场,所谓“水”,宋僧遵式(963-1032)在《施食正名》上说:“水者,所以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之谓也。”

  • 标签: 元明清 水陆法会 水陆画 佛教 道场
  • 简介:在基督教会发展的两千年历史中,尽管政教关系错综复杂,但几乎优秀的基督教神学家都卷入了政治的漩涡中,无论是在教义理论、在教会实践还是在信仰生活中,因为政治其实就是集体生活的事务。神学家可以不是政治家,但不能逃避政治。马丁·路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基督新教的鼻祖,宗教改革家,基督教神学家;虽然路德不热衷政治,也不是一个政治家,但基于他在当时的特殊地位,他无论如何都无

  • 标签: 政教关系 欧陆政教 路德欧陆
  • 简介:4月28日,余雷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电话是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负责人打来的。在电话里,负责人直接而又坚定地询问余雷,是否有能力组织一支赈灾,确保高效地参与到尼泊尔地震后的救援中。

  • 标签: 救援 赈灾 灵山 故乡 佛陀 国际
  • 简介:在日本入侵国难当头的严重时刻,回回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响亮喊出"天下兴亡,穆民有责","争教必先争国","救国就是救教","国权一日不恢复,则教门就加快一日的堕落"等口号,怀揣满腔爱国热情,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在国共两党的统一线的领导下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谱写了一曲精诚报国的篇章。

  • 标签: 铁路工人 回民支队 回回民族 曲精 诚报 兄弟民族
  • 简介:卢晓辉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游一生信奉道教,对游而言,道教信仰并非出于对现实的逃避,与其爱国思想并不矛盾。从游的诗歌来看,爱国主义与道教信仰是相伴终生的,二者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游诗歌创作与道教有着密切联系,追慕神仙长生与渴望恢复故土并存于其诗歌当中,这在诸多以“华山”为意象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 标签: 道教信仰 爱国思想 陆游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诗歌创作
  • 简介:庚辰金秋九月,梅州千佛塔寺张灯结彩,佛旗飘扬,花团锦簇,一派节日景象。在千佛塔台极乐园中,又新供一尊庄严的“童子拜观音”金刚石雕像,与阿弥陀佛雕像相衬。新建的僧房顶层,新安放的关圣护法菩萨石雕像安僧镇梵刹,护法显威灵。千佛塔寺首期基建工程宣告完成,道场开光在即。

  • 标签: 佛塔 雕像 护法 道场 阿弥陀佛 石雕
  • 简介:留在孩提时代头脑里的印象,常常会同夜空中的点点繁星一样,是那么亮、那么奇,而且总是带着诱人的神秘色彩,使你久久不能忘怀。岳飞这个名字,是与他出生那天屋顶大鸟飞鸣,不久黄河决堤,他坐在漂流的大瓮,死里逃生以及投军前母亲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等等动人心弦的传说,一起闯入我幼小心灵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这位千古英雄的辉煌业绩知道得愈来愈多,

  • 标签: 岳飞 故里 神秘色彩 印象 人心 时间
  • 简介:今年(1995年,编者)3月2日至13日,日本东京神学大学的师生们,首次对香港和大的教会及神学院进行了访问。这是该校对亚洲地区教会的第十次访问。东神大的香港,大访问团共九人,由G·D雷芒教授和朴宪郁讲师率领,在香港逗留42小时后,随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的联络干事卡尔森(KarSen)先生一起,对大的厦门、上海、南京进行了访问,最后由香港回国。东神大师生这次来访的目的是:对香港和大的教会进行实地的考察,与香港和大的基督徒进行交(?)与对话,了解与日本历史有关的某些事情的真相,了解大和香港的文化。

  • 标签: 中国大陆 香港 神学院 基督教 访问 大学
  • 简介:一、新中国佛教的改革和发展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政策是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半个世纪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佛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革除传统痼疾,进行思想改造,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人民民主 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人民 思想改造
  • 简介:有一支长年穿梭于崇山峻岭、骋驰在八闽大地上的义诊队伍,它就是远近闻名的福建省泉州市基督教义诊。义诊成员主要由泉州市各大医院八十余位退休医生组成,平均年龄六十多岁,平时出诊人员有三四十位。这支义诊风雨无阻地走过了十八个寒冬酷暑,十八年来共出诊390次,行程59272公里,诊治患者140466人,为病人节省医药费用5259447元。而义诊的队长就是潘天白医生,现年八十高龄的他是义诊的创始人,也是义诊的带领人。

  • 标签: 泉州市 基督教 义诊 队长 善行 平均年龄
  • 简介:儒教问题的争论,是事关文化建设与民族记忆的大问题。无论名称如何,存在一个儒教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舍此无以解读中国历史。自历史言之,儒教传统一方面与政治结构相融合,镶嵌于政治结构中,另一方面镶嵌于以宗族、家庭为代表的宗法制度之中,所以方能延续数千年之久。在价值多元、宗教多元背景下,丧失正统地位及政治扶持的碎片化的儒教该如何应对世俗化、多元化的社会?儒教是否只能以碎片化的状态进入当代?在原有的载体崩解之后,作为弥散型宗教的儒教,需重新寻找“挂搭”之处,或者以他体为体,或者以自体为体。实践中,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1.以儒教自身“被发明的传统”为体;2.以儒教为基础的新兴宗教为体;3.以其他制度宗教为体;4.以儒教为公民宗教。在儒教凭借各种载体复兴之外,以儒教为公民宗教的设想,长远看来,或许是较为可行的方向。

  • 标签: 儒教 儒教游魂说 儒教复兴 公民宗教
  • 简介:曾经多少次对着蓝天梦想着那片雪山脚下的神秘国度,曾经多少次想背上背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一场噩耗却让人倏然梦碎。

  • 标签: 尼泊尔 救援队 国界 慈悲 救助 国际
  • 简介:张志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本书关切的核心主题主佛学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思问题,围绕此一主题,集中探讨了如下几个贯穿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议题:一是孔佛会通是否也是一种新文化?二是现代条件下成德之学如何讲?三是共和之后,教化任务由谁承担?本书重点探究了彭绍升、章太炎、欧阳竞无等思想人物,特别对近代唯识学复兴的思想史脉络进行了深入解析。

  • 标签: 中国思想史 现代转换 晚明 现代思想 佛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简介:电影《狼2》7月27日在国内上映,目前票房已经近50亿元,顺利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本片取材于轰动全球的“利比亚撤侨”事件,影片中那些常年饱受战火煎熬的非洲百姓,每天被死亡的阴云笼罩着,让许多人心生怜悯和同情。本文仅就影片中出现在非洲大地上一闪而过的十字架,

  • 标签: 电影票房 团契 救主 圣公会 耶稣基督 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