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正>广义地说,音乐心理学是指用已有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们对音乐或准音乐材料(如:由统计方法或计算机所产生的音乐材料)的反应。更好地将“音乐心理学”限制为以探讨人们对音乐的实际反应本身为目的的研究;而不包括那些旨在建立一种与音乐无关的特殊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尽管它们也偶尔用到音乐方面的材料。对音乐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范围很广,主要是在

  • 标签: 音乐心理学 音乐家 心理学理论 音乐材料 心理学研究 音乐能力
  • 简介:音乐疗法目前是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运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本文简要地回顾了音乐疗法的历史,介绍了音乐疗法的程序与干预方式,回答了音乐治疗中几个常见的问题,并重点介绍了音乐疗法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音乐疗法的前景。

  • 标签: 音乐疗法 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 情绪
  • 简介:本文认为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确定学习不良现象的方法较为复杂,“差异性”的操作定义是关键,问题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是两大支柱和评价方法的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辅之以“非正式”评价,就构成了学习不良儿童评价的方法体系。

  • 标签: 学习不良 评价指标 非正式评价
  • 简介:在看音乐演出时我们偶尔会见到这样的情景:本来很有实力的演员,舞台发挥得不到平时的六成;或站在台上忘词忘谱,使演出难以正常进行;更有甚者浑身发抖、大汗淋漓,大脑一片空白,不得不临阵脱逃。大家都知道,这是表演时心理紧张所至。然而,作为一名音乐表演者,克服表演时的紧张心理是必修的一课,这直接关系到演出的成败。

  • 标签: 音乐表演 紧张心理 音乐演出 心理紧张 表演者 演员
  • 简介:使用音乐诱发情绪是有效且特殊的诱发方式。本文对音乐诱发情绪的自我报告测量、心理生理测量和功能神经成像测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阐述了一种基于音乐特定模型的情绪测量方法。文章从音乐刺激的选择、听者特征以及情境特征三方面对影响音乐情绪测量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并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出确定理论模型一致性、结合多元方法、利用有效刺激材料、认真考评情境和参与者特征等解决思路,并阐明了此领域的研究趋势。

  • 标签: 音乐情绪 测量方法 音乐特定模型
  • 简介:本文介绍了评价中心在我国企业评价干部管理潜能中的应用,并以公文处理法在四通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测评中的应用为基础,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其结构效度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对评价中心的可行性作了肯定,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标签: 评价中心 公文处理法 效度 结构效度 因素分析
  • 简介:音乐情绪感知是指听众对音乐表达情绪的认知和理解。本研究选取3岁、4岁、5岁和大学生四个年龄阶段的中国被试.探讨了他们分别在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条件下,对愤怒、悲伤、抒情和高兴四类情绪的感知能力及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儿童音乐情绪感知能力随年龄的上升而提高,其中,4岁是儿童获得基本感知能力的重要时期,5岁时已达到成人水平;(2)儿童对高兴情绪的感知能力优于其他情绪类型;(3)儿童对中国音乐情绪和西方音乐情绪的感知能力并无显著文化差异。

  • 标签: 音乐 音乐情绪感知 发展 文化 情绪
  • 简介:目的:为探讨不同抑郁状态个体对情绪面孔的效价评价情况。方法:以BDI、SDS、CCMD-3和汉密顿抑郁量表为工具筛选出42名正常对照组、54名抑郁情绪组、17名抑郁康复组和24名抑郁患者组成员,所有被试完成情绪面孔的效价评价任务。结果:发现抑郁患者组和抑郁情绪组对高兴面孔的评价分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F=7.427,p=0.000);抑郁患者组和抑郁康复组对悲伤面孔的评价分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F=4.956,p=0.003);抑郁患者组和抑郁康复组在情绪评价任务中对高兴和中性面孔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其他两组(F=13.735,p=0.000;F=18.008,p=0.000),对悲伤面孔的反应时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抑郁患者组对中性面孔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悲伤面孔(F=4.240,p=0.018)。结论:抑郁个体对正性刺激存在感知缺陷,对负性刺激存在夸大加工倾向和加工易化效应,其中前者是抑郁的状态特征,后两者是抑郁的特质特征。

  • 标签: 抑郁 情绪面孔 评价
  • 简介:本文介绍上海大众公司如何运用评价中心方法,选拔领导后备人员。首先制定了由敏捷性、系统性、创造性等三个指标组成选拔标准,由敏捷性、系统性、创造性等十三个指标组成选拔标准,通过信件处理、作文、无领导小组讨论、说服谈话和演讲五个评审内容,对32名被试进行了评审,并运用数理统计上的Z分数,对评审结果进行了处理,为正确选拔有潜力的后备领导人员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评价中心 敏捷性 管理人员 系统性 创造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
  • 简介:<正>松弛训练,(RelaxationResponseTrai-ning)近年来已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为治疗方法应用于多种心身疾病的治疗。由于单纯自我松弛训练比较单调而且意识活动不易控制,故一般常用指导语或音乐来帮助病人放松入静。这样前者有些类似催眠术,后者又有点类似音乐治疗。目前,收录机在我国城乡已相当普及,这为上述三者(个人主动放松,录音语言指导、音乐旋律对情绪的感染)结成一体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本实验就是将这三者结合一起,以语言指导、音乐诱导让病人进入空幻放松状态,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即时降压效果测试研究。

  • 标签: 松弛训练 高血压病人 降压效应 音乐旋律 降压药物 放松入静
  • 简介:本文主要是讨论音乐演奏心理和演奏创造心理中至关重要的意象问题。对音乐演奏心理过程的了解可以发现,意象是音乐演奏和音乐欣赏中起决定性的感受机制;同时,意象是理解演奏创造心理的关键所在,音乐演奏中的创造恰恰要依靠对意象的主动训练才可以得到最恰合实际的提高。

  • 标签: 音乐演奏心理 意象 感觉 知觉 创造力 艺术体验
  • 简介:本文用自编问卷对在校17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认知与评价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的生活事件,并不是压力值最高的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的是与学业有关的生活事件;年级、性别不同的大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有不同的认知评价特点。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产生的精神压力特点是: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大四学生>大一学生;男生>女生。

  • 标签: 大学生 压力性生活事件 精神压力 认知特点 评价特点 自信心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法探查自我觉知与负面容貌自我之间的关系。方法:让被试模拟屏幕上出现的面孔表情,并采用摄像头控制被试的公我觉知水平,探查对自我容貌满意与不满意个体自我评价的变化。结果:个体对自我容貌的评价均出现了下降,尤其是在公我觉知控制下,个体对自我容貌的评价下降的更为显著。结论:当大学生个体考虑自己在他人眼中状态,会对自我容貌的评价显著降低。

  • 标签: 负面容貌 自我 公我觉知
  • 简介:检验了情绪的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对个体的信息加工策略选择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果表明.情绪效价对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会受到情绪确定性评价的调节。高确定评价的情绪中.积极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消极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系统式加工。积极情绪中.高确定评价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低确定评价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系统式加工。当个体对自己产生情绪的原因进行合理归因后,情绪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对个体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效应都消失了.说明情绪的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均以信息的方式对对个体信息加工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

  • 标签: 效价 确定性评价 归因 信息加工策略
  • 简介:采用Stunkard等人编制的9点女性体形评定图片,使用排序法、评分法、评估法以及选美和选搭档的情景题目,对女性体形、吸引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各种方法一致发现吸引力与能力均和体形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但最具能力的体形和最具吸引力的体形并不一致,人们倾向认为偏瘦体形人物最具吸引力,但中等体形人物能力最强,存在分离现象.此外,女性虽不能正确知觉男性眼中最有吸引力的体形,但能正确知觉男性眼中最有能力的体形.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男性的分配观念可为女性不惜牺牲能力评价而热衷减肥的行为提供一定的解释.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人们认清体形吸引力与体形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的分离关系,帮助女性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体形.同时,该研究结果还可为有效减少女性盲目减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体形 吸引力 能力 分离效应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与情境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高中生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中生自尊对行为式自我妨碍有显著影响,低自尊者更倾向于采用行为式自我妨碍;(2)评价情境对高中生行为式自我妨碍有显著影响,社会评价情境下,高中生更倾向于出现行为式自我妨碍;(3)高中生自尊和评价情境在行为式自我妨碍上有显著交互作用,高自尊者在自我评价情境中的行为式自我妨碍最少;(4)高中生均倾向于采用自陈式自我妨碍.

  • 标签: 自尊 自我妨碍 评价情境
  • 简介:本研究以4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内隐加工和内隐记忆的方法探讨面孔信任评价是否为自动加工。结果表明,在外显记忆任务下,大学生在三种可信度面孔的再认成绩两两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不可信任面孔再认正确率最高,反应最快;在内隐记忆任务下,不可信任面孔的再认成绩最好,且反应最快。这些结果说明,个体可以依据陌生面孔的可信度对面孔进行自动加工,且对不可信任面孔最为敏感。

  • 标签: 信任评价 自动化 面孔可信度 大学生
  • 简介:对4个地区1万多名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中学生中具有内部学习动机者并不多,持外部学习动机的中学生为数甚多.2.中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中学生认为自身考试的能力要强于课上和课下学习的能力.3.外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考试能力评价最高;内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课下学习能力的评价最高.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需要,可能表现出与学习动机类型不一致的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在具体的动机类型中,还可能表现出性别优势.

  • 标签: 自身学习能力 评价 类型 中学生 学习动机 外部动机
  • 简介:本文在于对国内41有企业,1467位主管级经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测评研究,以探求企业经营者的个性特点,旨在建构一套适合企业管理活动背景的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评量工具。为达研究目的,收集参考了国内外现有的个性量表,结合对企业经营者活动特点的分析,编制测试工具,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严格规范的检验,制定出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问卷调查男性常模,为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和相关能力的评量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工具。

  • 标签: 企业经营者 心理素质 评价系统 诚实性 负责性
  • 简介:问卷结果表明:普通大学生和GRE考生在有关记忆过程的知识方面没有差异;绝大多数GRE考生有选用“较多的”策略趋势,且在规定单词记忆量和精细加工策略方面差异显著;两类被试在对策略的评价的总体上具有一致性,但两类被试在选择比较有效和值得推荐的策略时,在一些自我监控策略上的选取比率表现出差异,在选择效果不佳和基本无效策略时,在某些一般记忆加工策略上选取比率也存在差异;绝大多数被试推荐策略是基于经验,判定策略无效是源于直觉判断。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知识、情景因素与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关系;提出了实际学习情景下策略有效性意识形成的两个因素及可能途径。

  • 标签: 元记忆知识 元记忆策略 客体记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