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与居住形态是体现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分析了闵行区流动人口居住的基本特征与空间分布,构建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的滞留模式,全面剖析了不同尺度下流动人口的流动机理,揭示了流动人口空间转换的状态与时空特征,提出实现居住分布空间优化的基本对策。

  • 标签: 流动人口 居住空间 流动机理 空间优化 大城市 居住形态
  • 简介:本文运用人口普查汇总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0年广州老年家庭持续较快增长;老年家庭在各区、县级市的分布不均匀。2000年广州老年人口居住安排的最主要类型是与成年亲属同住,其次是独居、老年夫妇同住。居住安排存在城乡、区、街道等空间上的差异。

  • 标签: 老年家庭 老年人口 居住安排
  • 简介:本文运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广州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异,探讨大城市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空间变化、分异程度以及影响机制,为大城市发展制定合理规划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广州市人户分离人口分为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两部分,两者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和人户分离原因都较大的差异;测算了广州市内人户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居住分异指数和孤立指数,反映出人户分离人口更加集中近郊区,而且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的居住分异差别较大;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更多受家庭结构、房价、交通和户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大城市 人户分离 居住空间分异
  • 简介:本文利用北京市1997年外来人口普查20%的抽样数据,对分省的北京市外来人口的从业类型及居住地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检验表明来自同一省份外来人口在京从业类型及居住具有一定聚集性,如浙江的自我雇用性的私营业,安徽的建筑“铁军”等;丰台区的“浙江村”,朝阳区的“河南村”等。同时利用社会网络理论,从外来工的迁移形式、就业信息源、在城市中的交往方式角度入手,探讨以省份为特征的从业类型及聚居现象形成的可能的内在原因。

  • 标签: 外来人口 从业类型 居住地 省份聚集性 社会网络
  • 简介: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引入市场机制,使得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由于地理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鄞县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之多、速度之快、流动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据今年1-9月份统计,鄞县的外来流动人口已达19万。

  • 标签: 现居住地 改革 新格局 管理 新建 经济发达地区
  • 简介:2006年10月,江苏省沛县计划生育局与张庄镇夹河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对子。共建特种蔬菜种植基地。规模为150亩,由夹河村计划生育家庭自主经营。沛县计划生育局负责为24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提供无息贷款24万元;举办特种蔬菜种植培训班。

  • 标签: 蔬菜基地建设 新农村 计划生育局 计划生育家庭 结对帮扶 种植基地
  • 简介:计划生育工作要实现两个转变,必须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计生协会工作重点是村(居)一级。因此抓好村(居)级基层协会的建设,是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好,经常开展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才能起到组织宣传、服务群众的作用;才能稳定低生育水平。

  • 标签: 计划生育工作 组织建设 低生育水平 思想认识 领导组织 服务领域
  • 简介:21世纪是我们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引导、帮助、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是摆在人口理论界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国城乡开展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是以树立新型的婚育观念和社会风尚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的显,著特点是与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紧密结合。笔者试着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实践意义及关系作一探讨。

  • 标签: 婚育观念 中国 生育文化 社会风尚 计划生育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近几年,杭州市下城区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建设工作,1998年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1999年成为首批“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2000年下城区又提出了进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深化社区建设内涵,培育和提升社区功能的设施,将原有的153个居委会按2000户左右的规模进行调整,按照“定位明确、组织创新、功能强化、环境出新、设施健全、工作者队伍优化”的六个标准。

  • 标签: 社区建设 计划生育协会 中国 浙江 工作方法
  • 简介: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是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的基础,全面开展农村社会治安和人口综合治理,是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推动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的需要,是促进农村奔小康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中加强法制建设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农村计生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现就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法制建设关系谈点看法。

  • 标签: 农村 法制建设 计划生育工作 法律意识 监督机制 中国
  • 简介:这个镇首先加强了全镇51个行政村人口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配齐电教设备,购置了一批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科普知识书籍和录像带,为群众学习提供环境。同时每周固定一天为科技信息交流日。不定期邀请县农业、水利、科技、畜牧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及时组织育龄群众收看《实用技术》、《致富经》、《农村经纪人》等有关致富类的节目。通过学习,使育龄妇女都掌握了1~2门家庭实用致富技术。

  • 标签: 人口学校 新农村建设 科技信息交流 基础设施建设 远程教育网络 致富技术
  • 简介: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中,至少一半是女童,女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性格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产生各种成长中的问题。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等,存在各种问题的留守女童日益增加,这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也是农村女性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关注留守“问题女童”的生存,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学术界的良知所在。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女童 心理承受能力 留守儿童 心理因素 社会经济
  • 简介: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存在的形态,一是理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灵魂),二是意化形态的生育文化(作为生育观是生育文化的核心);三是外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主要载体),四是物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人口文化、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与计划生育密切相关的,要有一个明晰的大思路,要在“结合”中,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在发展载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 标签: 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建设问题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存在 物质条件
  • 简介: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

  • 标签: “三个代表” 婚育文化 中国 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水平
  • 简介:浙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率先提出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受到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充分关注。省委省政府把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新家庭计划作为实现浙江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新世纪开局之际,有必要对这项活动的多年实践进行总结,以更好地开展未来的工作。本文拟就新家庭计划活动与家庭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

  • 标签: 新家庭计划活动 家庭文明建设 浙江 计划生育 农村家庭 生育观念
  • 简介:宁波镇海区原辖5镇1乡,151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1.45万,外来人口7万;区域总面积218.5平方公里,耕田135476亩。2001年9月全区行政区划调整为2镇4街道,下辖66个行政村和26个社区(居委会)。“九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列入“强村富民工程”的总体规划,全区开展了以“少生优生、富裕文明、健康幸福”为主要目标的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活动,

  • 标签: 宁波市 镇海区 新家庭计划活动 与时俱进 农村家庭 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