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影像在人类学田野考察工作当中不仅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具体地存在,同时也作为拍摄者与拍摄者交流、观察事件的互动关系的载体而抽象地存在。通过影像这个媒介,拍摄者、拍摄者和事件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短期的互动关系。这个关系是由影像表现,由事件引导,由拍摄者和拍摄者双方的互动支持而形成的。在这个互动关系当中,影像的角色将会是双重的,它既可以是客位的——拍摄者的工具,也可以是主位的——拍摄者(即“本文化持有者”)的工具。于是,拍摄者和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影像干预了事件,同时也事件和影像所干预。

  • 标签: 人类学影像 拍摄者和被拍摄者 干预
  • 简介:在现代藏语中,语音变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这是因为在活的语言里,连在一起的几个音,相互之间自然要互相影响,互相适应,这就使得它们在发音上产生种种变化。语音变化既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古代藏语中是否有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 标签: 语音变化 古藏文 安多藏语 双音节词 现代汉语 变音
  • 简介:五代时期,出自沙陀部族的李存勖、李嗣源先后登匕皇位,是为后唐庄宗、明宗。政治上,庄宗是个失败者,明宗是个成功者。二帝对用人与吏治的态度不同;对民生与经济的政策不同;政治与生活作风也不同。庄宗性贪婪,好俳优,好声色,信用伶人、宦官,忽视历史的经验教训,拒谏饰非;而明宗性“廉俭”,器重硕儒端士,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虚怀纳谏,从善如流。这是庄宗、明宗政治得失成败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五代 后唐 庄宗 明宗
  • 简介:本文通过对族称的起源、族称内涵的变化的分析,探究北方民族从民族到国家的过程,并通过对满洲族称、国名出现及其变化的研究,探讨了民族国家进化的一般规律。

  • 标签: 北方民族 族称 历史意义
  • 简介:那培思博士认为,作为地域观念的西南具有参照的相对性,作为学术概念的西南正体现出从海外到中国学者群体不断扩大的交流与合作;田野、民族志和文献相结合是认识西南地区文化的地方性、多元性以及表征的复杂性的主要途径,对地方观念以及传统与现代化进程的讨论,将突破长期以来以族群为西南研究模式的格局。

  • 标签: 大理 族群与文化 西南观 地方性与多元性
  • 简介:土地流转制度是对农村土地生产方式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以往的农村土地制度只解决了"耕者有其田"的问题,而没有解决"土地尽其力"的问题。土地流转的"革命性"具体表现在: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是通向城乡一体化的桥梁。文章在全面论述农村土地流转变革性意义的基础上,对流转下的土地确权问题、土地制度的立法问题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土地流转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城乡一体化
  • 简介:50年代韩国的土地改革金喜成一、土地改革的性质1950年3月韩国实行的土地改革,在韩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基本上形成了今日韩国农业生产关系。因此要确定今日耕地面积35%的租们制度的经济制度性质,就要评价土地改革改变了什么和维持了什么。土地改革首先...

  • 标签: 韩国 土地改革 20世纪50年代 阶级结构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 简介:清代鄂温克人农耕的土地经营方式杨淑芳,那晓波清初南迁以来,伴随着黑龙江地区驻防八旗制的确立和驻防官兵旗地的相继设置,编入旗籍的鄂温克人自然也就在旗地的圈拨过程中获得了从事农耕的土地。”随之农耕经济逐渐成为鄂温克族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于是便在更为广...

  • 标签: 清代 鄂温克人 农耕 土地经营方式
  • 简介:土地政策是美国近代西部开发的基础和前提.美国独立后至19世纪中叶实行了以销售为主的土地政策,19世纪后半期实行以土地赠予为主的多元化的土地分配政策.土地政策的实施,使美国西部得到了迅速开发,铺垫了当今全球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的基石.

  • 标签: 美国 西部开发 土地政策
  • 简介:努力开发和利用民族宗教信息资源李愿众所周知,信息是当今社会三大支柱之一,它贯穿于政务工作的始末和各个方面。民族宗教信息工作是政务信息在民族宗教方面的重要体现,是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 标签: 民族宗教 信息资源 信息利用 政务工作 政务信息工作
  • 简介: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在现代化建设愈演愈烈的今天,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献资源,将有利于促进青海经济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新青海。

  • 标签: 青海 地方文献 开发 利用
  • 简介:由于各方面原因档案价值产生一定的演变,或消亡,或增减,或形态发生变化,或转移到其他形式,或变成永久档案,特别是电子档案由于载体与信息的可分离性促使其价值较纸质档案价值变得更加不稳定.这些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档案利用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档案价值的演变对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影响是相当必要的.

  • 标签: 档案价值 演变 档案利用
  • 简介:本文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族际差异。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各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全国总人口和汉族人口比较,目前6岁及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中,未上过学和小学的比例高,而初中及以上的比例低,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技能劳动力比例都低。从族际差异看,静态地看,除了未上过学(含扫盲班)外,基本上是教育程度越高,差异越大。动态地看,从2000年到2010年,55个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差异中,差异在扩大的是未上过学、小学和研究生,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及大学本科的占比的差异在缩小,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异也在缩小。文章认为,民族教育政策、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是人口受教育程度族际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继续加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人口普查 少数民族 平均受教育年限 技能劳动力 城镇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