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在少数民族成员身上表现突出。本研究以126名回族学生为被试,分析了回族学生的民族认同。结果表明:(1)回族学生的民族认同主要包括积极民族认同、消极民族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等三方面。民族认同的不同方面其影响因素互有差异,但总体而言,性别、汉族朋友数量、年级、生源地对民族认同影响显著。(2)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正相关。(3)伊斯兰教与消极民族认同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回族大学生 民族认同 文化适应 伊斯兰教
  • 简介: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遍布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但大部分居住在西部,尤其是在西北地区。目前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回族人口大约有近1000万。回族居住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蕃客,以及元明时期东迁的西域回回,在其居住下来后,为了宗教生活和婚丧嫁娶的方便,首先要建造清真寺作礼拜场所。

  • 标签: 居住 中国 自治区 西部 回族 人口
  • 简介:花儿“花儿”是西北民歌的一种,据说由元曲演变而来。其旋律高亢豪放、悠扬婉转,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广泛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各民族群众中。回族群众也十分喜欢唱“花儿”。花儿会是“花儿”歌手们竞赛与交流的聚会,更是喜爱“花儿”的各民族群众的狂欢节。

  • 标签: 民间艺术 回族 “花儿” 西北民歌 生活情趣 乡土气息
  • 简介:回族汉译阿文经典是明末清初在经堂教育兴起后,江南回族中具有学贯回、儒、释、道的学者适应回族社会发展需要而兴起的“以儒诠经”活动,对回族自身发展以及回族宗教文化的提升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回族形成之后民族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标签: 明末 汉译经典 回族 民族意识
  • 简介:回族,是在我们中华大地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一个新的民族,是以伊斯兰文化为本民族核心文化的民族,他们在中华民族这块沃土上生存、发展、形成、壮大,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标签: 伊斯兰教 回族化
  • 简介:宁夏是我国回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方、全国惟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宁夏要大发展,必须进一步认识国内外的同族人口和穆斯林人口并与其加强横向联系,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争取更广泛的经济技术协作和更多的资金支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赢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切实发挥"回族自治区"的优势,使宁夏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 标签: 宁夏 回族 自治区 第五次人口普查
  • 简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9年被列为“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近年来,威宁县大力实施集团帮扶整县推进工作,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56.95亿元,涉及项目1150个,全县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 标签: 威宁县 自治县 贵州省 苗族 回族 彝族
  • 简介:随着中央"人才强国"理念的提出,新疆提出了"人才强区"战略,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相应提出了"人才强州"战略。笔者以昌吉州"十二五"紧缺人才为切入点,对比分析紧缺人才类型、行业、职称和学历,进一步紧密结合昌吉州实际情况,从思想观念、环境、经济发展、管理体制、人才市场等几方面对引进紧缺人才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为昌吉州引进人才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紧缺人才 影响因素 昌吉回族自治州
  • 简介: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婚姻家庭领域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科学地认识社会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领域变化的关系,预测回族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社会转型 回族婚姻家庭 价值观
  • 简介:回族群众的法观念和法行为中,既有伊斯兰教法及其习惯法的内容,也有国家法和汉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国家法治不断强化、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过程中,回族继承习惯法与国家继承法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冲突。正确认识冲突现象,分析冲突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是促进国家继承法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确保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回族习惯法 国家法 继承制度
  • 简介:伊犁农村回族由于民族差异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农村教育体制、教育投入的机制与正在变化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状况之间的矛盾等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致使他们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相对薄弱,子女辍学现象严重等。本文旨在对伊犁农村回族中小学生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 标签: 义务教育 回族中小学生 教育观念 辍学 原因 对策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呈蓬勃发展之势,特别是“十一五”之后,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产品优势产区和产业带加快形成,以粮食、棉花、特色林果、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 标签: 农业产业化 成效 调研 昌吉
  • 简介:为了推进住房制度改革,适应住房分配体制的转换,停止实物分房。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宁政发[1998]09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银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货币分配试行方案》(宁政办发[2000]3号)文件精神,

  • 标签: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建设 实物分配 银行 停止 货币分配
  • 简介:宁夏回族村落保存着浓郁的回族民俗特色,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回族村落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观念民俗和宗教民俗等方面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迁。因此,要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民俗文化的关系,保护民俗文化资源。

  • 标签: 回族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
  • 简介:门源回族自治县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唯一的民族自治县.辖区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是青海省的“北大门”。下设4镇8乡109个行政村,地区总人口15.96万人,其中农牧民12.92万人,战81%;有回、汉、藏、蒙古等2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0.07万人,回族7.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3.1%和46.4%。

  • 标签: 门源回族自治县 民族团结进步 活动综述 海北藏族自治州 “丝绸之路” 民族自治县
  • 简介:对城乡结合区域回族青少年宗教意识的考察表明,城乡结合区域青少年受观念变化与“文化圈”等方面的影响,宗教意识呈现弱化的趋势。这一方面反映了回族群众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伊斯兰教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受到挑战。如何保护传承优秀的伊斯兰文化成为迫切的任务。

  • 标签: 城乡结合区域 青少年 宗教意识 伊斯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