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建国后根据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变化,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是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内容,这段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具有深远的消极影响。认真分析总结这十年间知识分子政策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 标签: “文革” 知识分子政策 经验教训
  • 简介:“文化大革命”时期,妇联经历了从冲击到重建的组织演变,其发展演化依赖于中央高层在是否废除妇联上的态度变化。妇联的组织危机在范围和程度上空前绝后,但危机并不根源于历史上的评估妇女解放阶段上的分歧,而在于“文革”改造国家机器的企图,由此反映出工、青、妇的组织属性与群众利益表达之间的矛盾,而这才是传统群团组织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危机所在。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妇联 妇女 工青妇 群众团体
  • 简介: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从其产生直至消亡自始至终制约着“文革”的发展过程。本文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这场运动加以审视,力图说明“文革时期群众组织的产生,有着广泛的社会心态基础。探究“文革时期广大民众参加组织所蕴含价值取向的心理特征,对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国民有着深刻的反思意义。

  • 标签: “文革”时期 群众组织 社会心理
  • 简介:文革”的严重失误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而丰富的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非问题上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修正”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左与“左”及右的界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要把握好世情与国情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外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列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文革时期的经验教训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文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简介:周恩来是20世纪的伟大政治家之一,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他对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他精力充沛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他谦虚谨慎、周密细致、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一直深深地留在亿万人民的心里。

  • 标签: 周恩来 “文革”时期 两难处境 晚年 密切联系群众 20世纪
  • 简介:属于个人的日常生活领域的服装,在"文革时期的泛政治化环境下,消解了生活形态上的差异,呈现出高度同一化的特征,这是政治意识形态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浸入。这使得个人领域变成区分政治和阶级立场的公共领域,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教化和整合。

  • 标签: 日常生活 意识形态 服装 “文革”时期
  • 简介:李先念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历了10年的非常岁月。他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保持党和国家的稳定做出了极大努力,也为结束“文化大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造反派炮轰李先念,周恩来为他解围1966年,当波及全国的“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李先念曾经对“文化大革命”抱着这样的认识: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亲自

  • 标签: 李先念 周恩来 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 毛主席 老同志
  • 简介:1976年金秋10月,天安门广场人如潮涌,红旗似海。在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悲凉岁月之后,各族人民为“四人帮”的束手就擒而欣喜若狂,也对新的历史时期寄予了莫大的期望。这种期望在当时集中表现在: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参加中央领导工作,迅速拨乱反正,开辟通向新时期之路。

  • 标签: 中央工作会议 大转折 领导工作 社会主义时期 华国锋 理论工作务虚会
  • 简介: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终被残酷迫害至死,成为“文革”中一桩大冤案。但历史最终对他做出了公正的评价。林彪向罗瑞卿发难,贺龙力保,林彪的暗箭瞄准了贺龙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由于林彪长期称病不出,

  • 标签: 毛泽东 贺龙 周恩来 林彪 文革 中共中央
  • 简介:据说毛泽东是从来不带枪的,因为他是统帅。据说粟裕是总带着枪的,因为他是战将。听长期在粟裕身边工作的老同志讲,从战争年代始粟裕大将就养成了两大嗜好:保存手枪和看地图。解放以后,他还保留收藏过好几种手枪——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我们国家造的,也有外国友人送的。就连送给儿子的第一件礼物也是一支打10多米远的真的小手枪。……将军喜欢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有一天,把将军手里的枪也收走了,那就说明将军所在的国家不正常了。

  • 标签: 粟裕 毛泽东 邓小平 老同志 周恩来 文化大革命
  • 简介: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物、人与集体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文革”并非如许多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不讲道德的,相反,“文革”很大意义上是力图实现一场道德革命。但是,由于“文革”道德革命从根本上违背了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文革”追求新道德最终却走人了非道德、反道德的歧路。

  • 标签: 集体主义道德观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文革 道德建设 历史道德 平均主义
  • 简介:对于中国历史进程来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时段。如果说,历史是一种回忆的话,那么"文化大革命"给当代中国人烙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而在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中,不时浮现出来的,除了对个体而言噩梦般的人生体验之外,还有不止是"娱乐"的文化生活经验。

  • 标签: 文革电影 风云录 中国历史进程 文化生活 人生体验 《红色娘子军》
  • 简介:在"文化大革命"中,粟裕是一位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的开国大将。他没有因为中央军委的"一号命令"而被强制离开北京,更没有被监禁或坐牢;他还出席了"文革"期间几乎所有象征政治待遇的党代会、人代会、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要职;1967年4月,他和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等同时增补为中央军委常委。

  • 标签: 大将粟裕 文革岁月 粟裕文革
  • 简介:文革”10年,我有7年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粉碎“四人帮”后,我于1977年11月重返中央党校(即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做落实政策和清查工作,从中了解到林枫同志遭受诬陷迫害的实情,至今回忆起来,心情依然十分沉重。

  • 标签: “文革” 林枫 粉碎“四人帮” 校长 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
  • 简介:“文化大革命”初,当斗争的锋芒直指刘少奇时,周恩来一直努力以组织原则说服造反派,不要随意揪斗刘少奇,以免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后来,“文化大革命”施虐全党全国,刘少奇首当其冲,蒙受奇冤。周恩来已是无能为力,在大势所趋之下,也不得不说了一些违心的话,他为此也为没能保护好刘少奇而深自内疚。

  • 标签: 刘少奇 周恩来 “文革” “文化大革命” 组织原则 造反派
  • 简介:“文化大革命”是内乱骤起,风云动荡的年代,然而,就是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狂热的红卫兵当中,出了这佯一个青年,一位19岁的高中一年级学生,从1967年11月到1968年4月中旬,仅用半年时间,竟写就两部长达40余万字的政论文稿,对当时“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作出了自己的否定判断;对尚未折戟沉沙的林彪,对炙手可热的江青一伙,敢于无情揭露和辛辣鞭挞;对刘少奇同志所蒙受的千古奇冤大鸣不平。而且在文稿中广泛地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

  • 标签: 刘少奇 文化大革命 中学生 南昌铁路局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红卫兵
  • 简介:"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10月,20岁的我高中毕业后,因高考已被停止,只能回乡参加生产劳动。一个多月后我被抽调到公社的"清查办公室"搞清查。可是好景不长,清查不到20天,我却被"清查"出了"清查办公室"。

  • 标签: 党支部书记 我在 生产劳动 王殿 就这样 文艺宣传队
  • 简介:1975年初,“文化大革命”进入了第9个年头。当时,“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再次造成了全国形势的严重混乱。“四人帮”加紧进行篡党夺权活动,我国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然而,由于党和人民的斗争,也由于毛泽东态度的某种变化,在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上,

  • 标签: “文革” 邓小平 “批林批孔”运动 “文化大革命” 1975年 “四人帮”
  • 简介:具有相当冲击力的上书1975年整顿工作的成效是明显的。整顿开始后,一些地区武斗逐步减少,大部分地区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迅速转向回升。

  • 标签: “文革” 毛泽东 邓小平 分歧 1975年 整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