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铀矿出口国。日本作为核电大国,为了保证铀资源供给,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中亚铀资源进行多角度研究,且成果丰富。更为重要是,日本搭建'海外矿物资源确保体制'不仅为中亚铀资源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而且保障了日本矿产资源供应长期性和稳定性,在维护能源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经验,在加强中亚国家铀矿资源信息搜集研究同时整合国内各机构功能,推出稳定海外铀矿进口渠道'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海外铀资源研究和稳定进口。

  • 标签: 日本 中亚 铀资源研究
  • 简介:在中国加速崛起和美国重返亚太双重背景下,越南“大国平衡”战略逐渐转向以中关两国为核心“双向制衡”战略并获越共十一大通过。但此后主张联美制华强硬派并没有停止与主张“双向制衡”温和派争论。为此,越南新领导层实施了《中国工程》来研判中国崛起越南影响以统一内部思想。该工程认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未来东亚极可能是中美G2格局,中国为确保复兴大局将力避越使用武力,因而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使中美相互制约,同时在中国崛起前争取南海争端实现阶段性突破是越南最佳选择。2014年中越关系波折即是在上述背景下由越南造成,但斗争结果是越南重回“双向制衡”路线。

  • 标签: 中越关系 双向制衡 中国工程 981事件 反华骚乱
  • 简介:作为一个拥有成熟公民社会发达国家,日本在海外有着为数众多、分布广泛非政府组织(NGO)。其中,东南亚是日本NGO进入时间最早、活跃程度最高地区之一。在东南亚地区日本NGO与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合作机制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资金、智力等方面受到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日本NGO在东南亚地区活动不仅对当地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东南亚外交起到了推动作用。日本这一案例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为中国NGO外交提供借鉴。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日本外交 东南亚 中国
  • 简介:中国欧公共外交,既面临着“变动中欧洲思维逻辑”与“变动中中国身份”双重机遇,也面临着“崛起力量”“规范性力量”和“文明复兴”“普世价值”双重挑战.在西方话语霸权客观背景及“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传统外交逻辑下,中国应对欧展开攻防结合公共外交,发掘中欧共享价值,使中欧关系主题从和而不同不断走向殊途同归.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国身份 规范性力量 “普世价值” 思维逻辑 中欧关系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大国外交。党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习总书记本人在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身体力行践行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习总书记一系列外交论述和外交实践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以下要素、理念原则和政策思路。

  • 标签: 大国外交 外事工作 外交活动 政策思路 中央领导 中国特色
  • 简介:欧盟价值观外交是欧盟外交手段中极为重要一环.作为一个高度一体化地区性政治经济实体,欧盟价值观外交是建立在成员国对价值观一致认同基础之上进行.无论是欧盟在中东欧地区扩张,还是乌克兰危机,都同欧盟价值观外交密不可分,也体现了这一外交手段重要性和有效性.从欧盟价值观外交中中国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即对内明确价值观,对外讲好价值观,外交手段求成效不求时效.

  • 标签: 价值观外交 欧盟 中国 外交手段 中东欧地区 经济实体
  • 简介: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南非最重要投资国之一.同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与金砖国家,中国发展南投资具有巩固中南传统友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家影响力等多重战略意义.以南非媒体相关报道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南投资舆论环境,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国南投资方式,提高南投资水平.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媒体舆论 投资国 南非 评价 认知
  • 简介:欧盟和东盟作为两个重要区域性组织,受政治文化、成员构成和机构目标等因素影响,在公共外交策略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些差异.随着数字化外交和网络外交兴起,以及一些新议题出现,每个国际组织公共外交都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新形势需要.而这些经验将对中国公共外交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国 东盟 欧盟 区域性组织 政治文化
  • 简介:伊朗是阿塞拜疆在高加索地区最重要邻国之一,阿塞拜疆外交政策施加着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17世纪以来阿塞拜疆一伊朗两国关系,重点分析了阿独立以来伊朗其外交政策构成挑战.本文分析表面,能源政治、经济安全、国际盟友关系、领土完整糾纷、文化安全等现当代事务,最终构成了影响阿一伊两国双边关系最主要障碍.

  • 标签: 阿塞拜疆 伊朗 外交政策
  • 简介:“战略传播”这个概念是一国为实现其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对重要对象进行传播、沟通和接触活动.当前,人们其概念认识还不甚统一,还在深化过程中,正因为如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战略传播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我们应在战略传播机制建设、传播对象、传播内容等方面积极开展策略研究,为国家战略利益服务.本文提出关于战略传播一些思考,希望能得到有关领域研究者实践者指正.

  • 标签: 传播对象 认识和实践 国家战略利益 操作层面 机制建设 传播内容
  • 简介: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进行援助不仅充分体现“睦邻”周边政策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外交理念,还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一种途径.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援助,为中国在这一地区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良好基础.援助金额增加、援助方式多元化有助于当地民众更多地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改善中国在当地民众心目中印象,但还需进一步改进援助方式和技巧.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 中国 国家 “和谐世界” 持久和平 外交理念
  • 简介:对外友协在1954年成立以后,加入了非民间交往大军.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中非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对外友协非民间交往最主要形式是“交朋友”.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中非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往不断扩大,中非交往正广泛地深入到民间各领域.“以官带民、以友促经、以文促友”成为新形势下中非民间外交三大特色.

  • 标签: 民间外交工作 中非 民间交往 1954年 改革开放 全面发展
  • 简介:'熊猫外交''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多次使用特色外交方式之一,为我国对外交往开拓了局面。改革开放后,'熊猫外交'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受关注度依然不减。在新时期应继续积极运用'熊猫外交',将对我国和平形象乃至综合软实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熊猫外交'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更有利于中国树立和平国际形象;可以结合全世界范围内熊猫相关衍生品开展多渠道传播;可以带动中国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同西方在动物保护等议题上进行话语对接。

  • 标签: 熊猫外交 动物保护 受关注度 尼克松总统 西方价值观 濒危动物
  • 简介: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与非洲人民实现减贫和发展“非洲梦”相互对接、共同发展和实现梦想,其实就是要讲好中国发展故事,以及发展后中国如何能够帮助相对滞后非洲也实现其渴望脱贫和发展“非洲梦”.一个是中国自身的如何发展,一个是中国如何帮助非洲发展,这看似简单两个“发展”命题,却蕴含着广博和深厚内涵,在对外传播时需要借助政府、企业以及NGO等不同行为主体、以各自不同方式来沟通和宣介.

  • 标签: 对外传播 中国梦 外交 中国人民 民族复兴 行为主体
  • 简介:2016年欧美假新闻泛滥,引起了欧美各国政府、媒体、科技企业和学界高度重视。假新闻泛滥已经让欧美传统媒体失势、政府权威受损和民粹主义激化。更重要是,某些国家利用社交媒体放大假新闻凸显舆论战和信息战新趋势。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波特曼-墨菲反宣传法案(PortmanMurphyCounter-PropagandaBill)》。美国国防部将在2017年获得额外预算,专门建立一个统一协调反宣传中心,与盟国一起反制政治谣言和假新闻。然而,美国将我国列为反宣传重点对象,是一种赤裸裸“网络霸权”行径,将我国公共外交与他国利用假新闻开展舆论战和信息战混为一谈。这再次表明,我国美的公共外交依然任重道远,阻力不是来自美方民众,而恰恰是美国政府及其官员双重标准。

  • 标签: 假新闻泛滥 外交启示 开展外交
  • 简介:中非关系中“大国因素”和大国关系中“非洲因素”使得原本比较单一中非关系趋向复杂。非公共外交近年来开展得有声有色和卓有成效,但也不乏短板,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亟待调整、加强和改善。对此破解之道可从三方面着手:严惩“害群之马”;把企业推向公共外交前台;设法缓解“西方因素”干扰。

  • 标签: 公共外交 非洲 舆情 中国 中非关系 大国关系
  • 简介:外层空间已成为中国战略新边疆,决策部门也急需一套系统而完备外空安全与防务战略。本文着重阐述中国外空安全防务战略目标,客观评估了影响外空战略目标实现正向和负向约束因素,进而提出一个既符合中国外空安全与发展需求,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太空防务战略框架。从理念上看,中国外层空间防务战略需要从哲学上进行思考;从能力上看,要提升中国外空防务技术;从软实力看,要提升掌握外空制度性话语权;从形象上看,中国要进一步担负起外空责任。

  • 标签: 外层空间 外空安全 防务战略 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