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对国家承认问题的研究是国际关系学界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世界分裂主义发展甚嚣尘上,围绕对分裂实体的国家承认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更为激烈,因此研究分裂主义与国际承认之间的关系便十分必要。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承认是指各国将某个政治行为体确认和接纳为新的主权国家。虽然国际法确认了国家承认的基本原则,但是各承认国主要基于自身的利益来考量对新成员特别是分裂实体的国家承认,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国家承认实践中的差异与纷争。正因如此,对面临分裂主义挑战的国家来说,在反分裂斗争中有必要制定和实施"反承认战略",以遏制分裂主义的图谋。当然,对于分裂主义应对而言,问题发展到"建国"的阶段其实已十分严峻,相关国家更应该注重这一阶段之前的治理工作,如遏制分裂势力的发展、寻求实现政治和解、防范外部势力的介入等。

  • 标签: 分裂主义 承认 无承认国家
  • 简介:印尼历史上的爪哇文化及社会结构孕育了乡村庇护主义的传统,而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形成了社群性的庇护主义体系,部分华人1上层成为其下属侍从而得以立足。建国后印尼社会结构的转变尽管削弱了基层社会庇护关系的基础,但威权统治造成的主公制度加强了上层政治势力与华人商业资本间的恩庇关系。1998年之后印尼民主化过程中,拥有强大历史惯性的恩庇主义传统又渗透至其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华人参政也不得不适应其政党的庇护性作风。

  • 标签: 印尼 庇护主义 华人
  • 简介:具有高度政治分离目标和主权诉求的民族分裂主义是导致国内、国际政治失序和政局动荡的重要因素。由于民族分裂主义不时出现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进程中,不时搅动或重组原有的政治格局,因而抑制和应对民族分裂主义是必要的多民族国家治理功能。实现有效的民族分裂主义治理应当从分析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和诱发机制起步。发生普遍、目标明确、诱因复杂、认同坚韧是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利用和强化族性认同、渲染政治主张、通过动员形成集体行动、获取外部支持等环节构成了民族分裂主义行动的诱发机制。因循民族分裂主义生成与发展的机理,从无条件捍卫主权的理路采取的严厉打击模式,从不同程度赋权的理路采取政治容留模式,从消减族性动员的理路采取认同调控模式,从抑制精英力量的理路采取柔性控制模式,从转化政治生态的理路采取外部干预模式,可成为多民族国家治理中的参考。

  • 标签: 民族分裂 族群民族主义 主权 民族治理
  • 简介:WhenShinzoAbeassumedofficethesecondtimeasJapanesePrimeMinister,heputforwardthediplomaticstrategyofproactivepacifism,drawingworldwidefocus.Underthisstrategy,Japan,themostsignificantallyoftheUSinthePacificregion,is

  • 标签: PROACTIVE 日美同盟 diplomatic MINISTER Japanese ALLIANCE
  • 简介:2015年6月19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新版美国《2014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CountryReportsonTerrorism2014,以下简称《报告》),同日,美国国务院负责反恐事务的协调官蒂娜·凯达诺(TinaS.Kaidanow)召开特别简报会,对《报告》中涉及的相关政策议题作出解释说明。《报告》对2014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及美国的反恐战略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评估,认为全球恐怖主义形势呈现出三大趋势,全球恐怖组织问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无论从自身实力或声望上看,“伊斯兰国”已取代“基地”组织,成为全球头号恐怖主义威胁。

  • 标签: 恐怖主义 美国 解读 《报告》 “基地”组织 反恐战略
  • 简介:俄罗斯自普京执政以来,依托统一俄罗斯党逐步完善了保守主义思想体系,其治理策略开始从实用主义向保守主义转变。在保守主义理念下,普京执政期间驱逐了寡头,弘扬了传统文化价值观,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的完整与独立。保守主义思想及其相应的国家治理策略,是俄罗斯21世纪以来构建新型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再以实用主义的优化选择和有效性为原则,而是以价值观为先导,具有越来越深层次的含义。

  • 标签: 保守主义思想 俄罗斯 政治思想 传统文化价值观 实践 实用主义
  • 简介:考察和谈论事物系统大致可有三类方式,尽管这三类的命名很大程度上只是个"语义学"问题和命名者的个人取舍,因而必有颇大的随机性和可变性。第一类方式可被称作微观探视和叙述。它侧重于具体地观看、澄清和描述事物系统内部的各基本组成部分与其相互间的基本联系,同时相当顾及该系统整体及其基本成分与外部紧要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无论由此可能提取出何种关于整体的见解,它的主要特征仍是微观探视和叙述,倘若在历史学的场合就可被称作微观史。事物系统越宏大越复杂,微观史就越少可能有"任何总的图案从中浮现出来"。

  • 标签: 印象主义 例解 命名者 对外政策 周边战略 战略重点
  • 简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指导下,中国需要发展以"有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有效国家安全战略应追求增强的安全、相对的安全、开放的安全、可持续的安全、全向度的安全、发展的安全、共同的安全、统筹的安全和避免过度安全化的安全。中国实现国家安全持续发展和有效安全应秉持的战略指导原则为:安全与发展共进,应对与进取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合作与反制并用,内部与外部统筹。中国需要减少应对性思维,增加进取性思维,在安全问题上学会不断转化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安全环境的能力。有效安全需要建立一个统筹、高效、专业、法治的国家安全体制,提升国家安全体制的执行力。有效安全的外部布局需要按照"全向有序、内外兼修、能力相称"的原则。通过阐述中国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宗教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海外安全等十个领域的状况,实现有效安全的界定,存在问题的评估,并分别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战略举措。中国要汲取美国和苏联在安全问题上的教训,两者分别在冷战后期以及九一一事件后将局部安全问题扩大化、过度化,导致国力消耗,资源分散,能力不相称,最终使得安全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中国要重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共进与互补性,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安全发展道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的安全智慧。

  • 标签: 中国国家安全 有效国家安全 发展与安全 国际安全
  • 简介:2015年1月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正式成立欧亚经济联盟,亚美尼亚随即于1月2日加入,吉尔吉斯斯坦也于5月8日签署加入条约,这意味着俄罗斯多年来推动的欧亚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欧亚地区是俄罗斯的战略依托,而中亚国家鉴于历史原因在经济领域对俄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这种相互需求是欧亚经济联盟成立的动因。但据目前状况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缺乏货币一体化和深度一体化的现实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体化给成员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否足以抵消其付出的成本,在这一点上,欧亚经济联盟似乎并不能令人乐观。

  • 标签: 欧亚经济联盟 俄罗斯 中亚 地缘政治
  • 简介:<正>《和平与发展》是研究国际问题的全国性综合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发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和研究成果,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论述。《和平与发展》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深入探讨国际形势,透视世界热点问题。它兼收并蓄、融现实性、学术性为一体,受到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单位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及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 标签: 和平与发展 综合刊物 研究成果 当代国际政治 国际形势 国际问题
  • 简介:乌克兰危机是当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问题。本文概述了乌克兰危机的起因及发展过程,并从内部的特殊历史文化与民族矛盾、外部的地缘政治势力干预以及西方现代民主政治实质的角度,探讨了冷战后乌克兰政治民主化进程所遭遇的挫折及其原因。基于当前极为复杂的内政外交背景,乌克兰危机对中国发展带来诸多重要的启示:首先,非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深受国际政治势力的影响;其次,民族和宗教问题复杂的国家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更容易导致政治混乱乃至国家分裂;再次,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以一国的特定文化作为支撑;最后,选举不是解决中国当前发展面临问题的万能药方。

  • 标签: 乌克兰危机 国际政治 选举民主 中国发展
  • 简介:新时期在中俄合作框架下,旅俄华侨人数不断增多,遍布俄罗斯各大城市及村镇。他们逐渐发展壮大,组建华侨社团,开展经济文化活动,在俄罗斯农业、商业、建筑业等各个领域辛勤工作,为俄罗斯市场繁荣、经济振兴注入巨大活力,同时也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出了贡献。

  • 标签: 华侨 俄罗斯 经贸 文化
  • 简介:作为亚洲大国和美国的盟国,日本的南海政策对南海地区局势有较大影响力。梳理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南海政策演变的历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我国对周边地缘政治安全环境的变化进行准确预判和有效应对,为维护我国的南海主权利益及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 标签: 日本 南海争端 日美同盟 南海政策
  • 简介:为了加快远东的开发,2013年普京总统提出在远东建设一系列经济超前发展区的主张,这是他在新形势下做出的一项非常规决策。远东各联邦主体积极落实总统的决策,一年多来基本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并已确定14个经济超前发展区。虽然远东地区建设经济超前发展区具备一些有利条件,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预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须破解的难题。

  • 标签: 俄罗斯 远东 经济 超前发展区
  • 简介:独立后,印度继承英殖民政府做法,按照现代税收制度征税,并通过宪法,将中央与各邦间权力明确划分,在中央和地方间实行财政分税制。其特点在于:一是设置中央税、地方税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二是注重用“因素法”对中央财源进行转移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稳定,但也出现某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因此1990年代以来,印度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革,使其在经济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 标签: 印度 财政税收 发展 改革
  • 简介:奥巴马执政以来,美越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双边军事关系达到1975年越战结束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越南已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要军事安全战略合作伙伴,而美国则是越南重要的军事倚重国。两国军队在高层防务对话、联合军演、共同维护海洋安全、军事医学、灾害应对、海上联合搜救、防扩散、处理越战遗留问题、提升越南军队的防务能力等领域,均展开广泛密切的合作。2014年10月,美国部分解除对越南的致命性武器销售禁令,两国军事合作出现历史性突破。军事安全合作已经成为美越关系的支柱,既有战略磋商,又有务实合作,有力推动着双边关系的提升。

  • 标签: 美越关系 美越军事合作 南海争端
  • 简介: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甚至在整个亚洲,不丹是唯一没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尽管中不关系发展良好,但两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前中国愈加重视周边外交,“一带一路”计划将使包括不丹在内的南亚次大陆在中国的对外关系格局与经济拓展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不丹国内政局变动与政策调整,中不关系会进一步趋好。

  • 标签: 中国 不丹 现状 周边国家 南亚次大陆 外交关系
  • 简介:缅甸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因受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缅甸旅游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周边邻国。2011年成立的缅甸新政府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工作重心,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近年来赴缅甸的外国游客日益增多,2014年已经突破300万人次大关,相关的经济效益达11亿美元。同时,缅甸政府积极吸引外国投资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评述2014~2015年缅甸旅游业的发展,并就2016年的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缅甸 入境旅游 旅游合作 发展形势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远东地区损失了大量劳动适龄人口,人口总数下降。战后,远东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显著提高,加之1945—1955年苏联西部地区移民的大量涌入,远东地区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但是1955年以后,随着移民大量返乡,远东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出现明显下滑。1945—1959年远东地区人口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城市化水平高、男性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军人所占比重较高、存在大量惩戒居民、移民的高流动性。

  • 标签: 苏联 远东 人口
  • 简介:防务外交在东南亚实践中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冷战时期,双边防务和军事合作长期在东盟成员国中占据主导地位。冷战后初期,国际环境发生巨变,东南亚地区防务合作呈现出由双边向多边扩大的趋势。进入21世纪,东盟防长会议及其扩大会议等多边防务外交机制发展迅速。东南亚多边防务外交的兴起是地区权力结构调整、中国崛起、香格里拉对话出现、地区军备竞赛等外力因素和早期东盟及东盟地区论坛一系列防务合作安排、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推动等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应客观看待东南亚防务外交的发展前景,同时关注其对东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及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 标签: 东南亚 防务外交 双边防务外交 多边防务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