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交流、思维的发展都是紧密相连的。语言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敏感,变化也比较快。这些年来俄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上,具体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失、词语的替换、旧词的复兴。种种语言现象表明,语言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 标签: 新词 旧词 替换 复兴 俄语
  • 简介:1984年1月1日,文莱独立;同年1月7日加入东盟。这个产油小国不设中央银行。这一点与新加坡一样,但却不同于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泰国。与其他东盟五国不同,文莱几乎不存在金融市场,甚至连银行同业间的拆借市场也不存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莱的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机制受到扭曲。由于经济欠发达,迟至1935年,文莱才出现第一家当地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在日军占领文莱的时期里,文莱出现第一家的外国银行:日本横滨银行。日军投降后,这家日本银行也宣告停业。战后第一家在

  • 标签: 中介机制 东盟五国 贷款计划 文元 汇丰 拆借市场
  • 简介: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人口大国和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国家,也是拥有千年友好交往史和短暂边境冲突、且同步崛起的邻国,中印双边关系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但与之不对称的是,中印相互的认知存在严重错位、失衡和偏差。本文旨在梳理印度社会各界中国观的基本情况,并探究认知偏差背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认知偏差 印度 新兴国家 市场潜力 人口大国 边境冲突
  • 简介:2013年秋季以来,地处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乌克兰局势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乌克兰危机从最初抗议政府外交政策的和平集会,到演变为流血冲突,随后引发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乌反对派当权,再到乌东南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并加入俄罗斯,可谓一波三折。目前,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和欧盟等各方虽然默认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的事实,但乌克兰危机远未平息。乌克兰靠近东部俄乌边境的各州俄语居民频繁集会,要求仿照克里米亚模式举行公投并加人俄罗斯。

  • 标签: 乌克兰 危机 克里米亚 俄罗斯 亚努科维奇 外交政策
  • 简介:1998年9月发生的“安瓦尔事件”及其引发的马来西亚政治危机,曾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马来西来的政治局势虽然基本稳定,介“安瓦尔事件”的影响却不容低估。本文通过分析马来西来大选结果及当前政局,认为“安瓦尔事件”使马来西来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政局出现了三大特点:最大执政党巫统受重创;回教党取代行“安尔事件”使马来西亚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政局出现了三大特点:最大执政党巫统受到重创

  • 标签: 马来西亚 政局 安瓦尔事件 选举 政党
  • 简介:冷战时期,东盟将美苏角力、分离主义等视为威胁东南亚各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孱弱的东南亚各国为了化解威胁,一方面积极推进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步伐,另一方面努力探索东盟安全机制的构建。1967年东盟正式成立后,东盟先后签署和发布了《曼谷宣言》、《吉隆坡宣言》、《巴厘协议》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协议和宣言就东盟安全机制的决策机构、运行原则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界定,东盟安全机制初露端倪。在其四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东盟安全机制框架逐步形成,主要表现在多元安全决策主体体制的确立、安全运行原则的恪守以及争端处置程序的设定等方面。尽管此机制框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它在化解东南亚国家安全问题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性保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需要警醒的是,东盟安全机制所彰显出的大国平衡性、制约中国的针对性和多边主义转型的时代性,对中国周边特别是南海地区安全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必须及时做出战略性应对。

  • 标签: 东盟 中美关系 东盟安全机制 博弈
  • 简介:鬼神信仰是泰国人民原始信仰的内容之一,泰国人民对鬼神的信仰很普遍,认为鬼神是一种超自然力量,人们无法看到其真实面目,只能见到它显灵。在泰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每个地方都有神灵保护,人们对其崇拜和信任,希望从神灵那里得到护佑和帮助,使自己生活的地方安定泰和,以实现安居乐业、无病无灾的愿望。

  • 标签: 泰国 鬼神信仰 民俗
  • 简介:赞比亚是中南部非洲最早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非洲大陆获得中国援助时间较长、额度较大、种类较全的国家。2014年是中赞建交50周年。如何认识和评价中赞关系,并在中非关系由“援助”转向“合作”的过程中,让两国关系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促进中赞关系进一步发展,值得认真思考。本文在梳理中赞关系发展50年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利于中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未来构建与发展中非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赞比亚 中国 中非关系 两国关系 外交关系 南部非洲
  • 简介:两宋时期由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长期对峙,对外陆路交通几近断绝,主要通过海路与外国发生政治、经济交往。因此,双方之间的海上贸易十分繁荣,形式更加多种多样。除了盛极一时的市舶贸易之外,海外国家还不断派遣使者,向宋朝廷“贡献方物”,宋朝廷则以“回赐”的方式,偿以相应的中国产品,从而实现双方之间的商品交换,以故史家称之为“朝贡贸易”。然而海外贡使在朝贡过程中,不仅与宋朝廷进行官方的交换,而且还在民间

  • 标签: 两宋时期 市舶贸易 朝贡贸易 市易务 海上贸易 宋会要
  • 简介:老挝民族的主体老龙族的语言文字是老挝民族的通用语文,人们认为它属于汉藏语系壮侗浯族泰老语支,也有人把它和泰语归入汉藏语系傣语语族中的大语种。操老挝语的约有二百五十万人,占老挝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现在的老挝文字有三十二个辅音,二十九个元音,四种声调符号,和泰国文字大同小异,属拚音单缀文字。老挝文字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起源于哪种文字?对于这些问题,不

  • 标签: 汉藏语系 傣语 大语种 语支 单缀 演变史
  • 简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经历着深刻变化的当今时代,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成为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诚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21世纪将是非政府组织的世纪”的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西方国家 第三部门 非营利组织 社会团体 国际活动
  • 简介:集选区制度是新加坡国会大选的独创。1988年新加坡国会大选实行集选区制度与单选区制度并行,这对新加坡整个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新加坡研究涉及集选区制度的著述甚少,基本未对集选区制度予以系统阐述与分析。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新加坡集选区制度的产生与实践的过程,并围绕新加坡集选区制度的核心争议,即代表性问题和程序公正性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反对党虽有突破,但选举程序设计对反对党仍然是极大的障碍,由于目前反对党积极性迅速提高,使人民行动党面临极大挑战,因此自主革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标签: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集选区制度
  • 简介:一、前言新加坡是个弹丸岛国。1965年,它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宣告独立时,其土地面积只有585.5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864,900人。这个国家国内市场很小,天然资源又十分贫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地区一些取得独立的国家纷纷采取直接贸易措施,给依靠转口贸易的新加坡传统经济覆盖上一层阴影,加上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联邦时,政治上、经济上受到严重的打击,造成困难重重,内外交困。这种情况对独立后的新加坡来

  • 标签: 新加坡人 东南亚地区 实缴资本 人民行动党 土地面积 私人资本
  • 简介:在南海争端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越南在2014年4月正式组建新型海上渔监力量,使之与海军、海警、边防部队、海上民兵自卫队组成军民结合的综合性执法体系。这是越南增强和完善海上执法力量的重要步骤,将对中国的南海权益造成一定影响。越南渔监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值得关注。

  • 标签: 执法力量 越南 海上民兵 南海争端 边防部队
  • 简介:近来巴以冲突一发不可收拾。大有逆转巴以和谈之势。有不少人认为利库德集团主席沙龙强硬访问圣殿山激怒了巴勒斯坦人。挑起了这场冲突。我认为这场冲突是迟早要发生的。我就现代以色列政治的几个特点来分析一下这场冲突。

  • 标签: 巴以冲突 政治特点 巴以和谈 利库德集团 巴勒斯坦 沙龙
  • 简介:为适应世界形势和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韩国政府加紧制定国防发展战略,着手军事变革。特别是在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国重新评估了安保威胁,修改完善了被国会否决的《国防改革基本计划(2011—2030)》。2012年8月29日,韩国国防部公布《国防改革基本计划(2012--2030)》(以下简称基本计划),①其核心是突出积极遏制战略,调整部队上层结构,强化陆、海、空三军联动性,精简部队数量,提高国防运行效率。基本计划的宗旨是对韩国国防进行全方位调整改革,全面推动军事转型工作,为未来韩军建设确立方向。

  • 标签: 韩国军队 军事转型 国防发展战略 调整改革 朝鲜半岛局势 世界形势
  • 简介:<正>叶利饮上台以来,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有了突破性发展,其明显标志是叶利钦于今年6月对奖国进行了“首次正式国事访问”。这是他就任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二次美国之行(第一次是出席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时顺访美国),双方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和“决定美俄关系性质”(俄通社—塔斯社1992年6月14日语)的《美俄伙伴和友好关系宪章》、美俄关于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联合谅解协议》,以及有关双边合作的一系列文件、协定和多项联合声明。对此双方都宣传叶的这次访问“标志着两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根本变化”(叶利钦语),也“标志着(两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布什语)。但在当前甚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美俄关系实际上是建立在美强俄弱、力量对比不均衡的基础上,特别是由于它们所追求的各自具体“国家利益”和目标不尽相同,这将使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难测性。

  • 标签: 俄罗斯 叶利钦 俄美关系 战略核武器 美国国会 美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