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一、中国疫情形势及挑战(一)艾滋病。中国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截至2007年7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1430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56758例,死亡18246人。疫情评估显示.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中国 传染病 防控 传播途径 病人
  • 简介:一、两国贸易发展现状2000年,中越两国贸易发展迅速,成绩喜人,超额实现了两国总理提出的20亿美元目标.据中方统计,全年双边贸易额达24.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1%,其中中国出口15.37亿美元,增长59.5%,进口9.29亿美元,增长162.3%.中国成为继日本、新加坡之后越南的第3大贸易伙伴.2001年一季度,两国贸易继续保持发展良好的势头.据中方统计,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为6.23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3.79亿美元,进口2.44亿美元.越方统计数据略大些,双边贸易额达6.5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3%,其中中国出口3.03亿美元,增长25.7%,进口3.50亿美元,增长53.7%.中越贸易逐渐形成"平等互利、注重效益、讲求质量、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合作格局.

  • 标签: 美元 贸易发展 中国 贸易伙伴 进口 展现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广西和越南广宁、谅山、高平3省口岸经济合作问题.广西有8个边境县市与越南的广宁、谅山、高平3个边境省接壤,边界线长637公里.双边沿陆地边境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它们是东兴-芒街、凭祥-同登、友谊关-友谊、水口-驮隆、龙邦-茶岭;此外,还有7个国家二类口岸和25对边民贸易互市点,沿海有4个边贸码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中国鼓励发展边境贸易的政策相继出台,这为广西开展对越边境贸易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广西与越南开展边境经济贸易合作取得可喜的成绩.据南宁海关统计资料,2003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额为8.26亿美元,其中与越南的进出口贸易额就占了6.6亿多美元,桂越贸易主要形式是边境小额贸易,贸易额为5.35亿美元,占桂越贸易额64.8%.越南已经连续5年成为广西对东盟贸易的第一大伙伴国.

  • 标签: 中国 越南 口岸经济 经济合作 边境贸易
  • 简介:广西对外宣传工作在几十年挑战与机遇共存中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实现了与周边国家的一系列对接和合作.展望未来,广西对外宣传工作任重道远,除了自身要夯实实力、整合资源外,急需中央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

  • 标签: 广西 对外宣传 优势 问题 建议
  • 简介:国外的反倾销法与我对策建议吉林大学法学院王庆海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反倾销被一些国家滥用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法律武器,中国产品在国外遭受反倾销的案件不断增多,出口受到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国外反倾销立法的历史和现状,...

  • 标签: 反倾销法 征收反倾销税 贸易保护 正常价值 欧共体 反倾销协议
  • 简介: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摩擦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深入探讨了其原因,强调指出,印度采纳的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以及两国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分别是导致两国发生贸易摩擦的最为重要的主、客观原因。此外,中国实行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也为印度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抬头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 标签: 中国 印度 贸易 摩擦 原因 对策
  • 简介:近五年来,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既有缓和,也有紧张的局面.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惹事,也不怕事”等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理论.中印双方通过高层互访、经济合作、外交和谈、军事沟通、民间交流等形式深化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的危机管机制.中国政府在应对“帐篷对峙”、“藏南演说”、“中国入侵论”等危机事件中较好地管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危机,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 标签: 中国 印度 领土争端 危机管控 实践
  • 简介:当前中国对南亚的投资在中国和南亚双边所占比重都很低,与双边贸易形成鲜明对比。从投资壁垒的角度来看,南亚国家存在九种具体投资壁垒,尽管近年来有所降低,但隐蔽性有所增强,同时具有国家针对性。南亚国家投资壁垒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成本、国际化程度等均带来影响。中国应该从完善与南亚国家投资自由化的促进制度和机制、提高对各类投资壁垒的应对能力和建立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体系等方面来应对南亚国家的投资壁垒。

  • 标签: 南亚 投资壁垒 影响 应对
  • 简介:白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之后成为独立国家以来,在继承和改组原苏联时期遗留在其国内的边防武装力量的基础上,陆续与周边国家签订了有关边界的条约,划定了与邻国的边界。为贯彻落实《白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切实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应对边境地区出现的威胁国家与边界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白俄罗斯政府通过适时分析国家边境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态势,通过改组和加强边防机构体系,制定和颁布有关边界和边防部队法律,加强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边界安全防体系建设,有力地维护了本国的边境安全利益。

  • 标签: 白俄罗斯 边防部队 边界 国家安全
  • 简介:<正>十九世纪初叶,南亚次大陆的劳动力就大规模迁移到英国和欧洲国家,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世界劳务交易的增长超过商品交易的增长,南亚又掀起一个向外输出劳动力的高潮,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们研究南亚国家的劳务出口,对我们四川的劳务输出不无裨益。一、概况迄今,巴基斯坦是南亚次大陆输出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据巴政府移民局的正式统计,以

  • 标签: 劳务出口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劳动力总数 输出劳动力 七十年
  • 简介:在2017年5月14-15日举行的高峰论坛上,“一带一路”被多国政要盛赞为“改变未来的伟大倡议”、“一个伟大的构想”。从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到近期刚刚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议提出已近四年。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从概念界定到顶层设计再到具体项目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逐层推进,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

  • 标签: 高峰论坛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国际合作 国家主席 顶层设计
  • 简介:科技全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迫切要求中国与俄罗斯加大科技合作力度,为此首先要研究俄罗斯科技对外合作态势,才能使中国及早采取相应的操作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客观评价俄罗斯科技实力的世界地位,跟踪研究俄罗斯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必须全面提升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把对俄科技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必须把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优先领域,采取激励政策提高对俄罗斯科技合作水平;必须按照国际规则来加强科技合作,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必须在分配知识产权时保障创造性利益,又要为此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必须促进两国科技合作从低水平向大规模纵深发展,切实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科技合作与经贸合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科学技术 产业化经营 知识产权
  • 简介:机制外霸权的规则执行会引发潜在的冲突,而美国航行自由项目的军事行动宣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却不引发冲突,行动层面的自约束是降低冲突爆发可能的主要因素。沉没成本与文化内化使得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宣示形成了长期化的自维持,而常态化与长期化的航行自由项目可能为美国带来议程设置权,这一情形既有可能继续约束冲突的发生.也会侵蚀沿岸国的权益。

  • 标签: 机制外霸权 航行自由 危机冲突管控 中美关系 行动互信
  • 简介:“一带一路”建设的双多边合作框架,有助于促进中泰合作提升层次、拓展领域、扩大规模,特别是为方兴未艾的投融资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契合泰国国家发展模式变革的现实诉求.不过,中泰铁路合作的一波三折,也深刻反映出中泰战略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诸多挑战,从多边层面的地缘政治博弈,到双边层面对互利合作的认知差异,再到泰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分歧,都有可能影响中泰关系发展.本文建议,有必要构造多层次全方位的“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网络,进一步夯实中泰战略合作的发展基础.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泰关系 铁路合作 泰国
  • 简介:南海争端涉及六国七方,美国本不属于该区域争端国,但作为域外最有影响力的大国,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冷战后美国的南海政策由最初的“消极中立”、“积极中立”到如今的“积极干预”,由“离岸制衡”逐渐向“危机管”过渡,参与力度明显增强。但鉴于中国在南海区域的客观存在及中美在相关领域合作的需要,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较为克制,现阶段美国的南海政策已发生变化,其走向将会成为今后中美南海战略博弈的重点。

  • 标签: 离岸制衡 危机管控 美国 南海 外交政策
  • 简介: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俄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中斯克市(简称布市)早在19世纪中叶就是中俄两国的重要贸易中心,布市曾是“自由港”,黑河市曾被誉为“万国商埠”。自1986年黑河口岸与布拉戈维中斯克口岸开通以来,黑河与阿穆尔州经贸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黑河与阿穆尔州在中俄经贸合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 标签: 黑河 阿穆尔州 中俄经贸合作
  • 简介: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更迭,尤其是权力转移,常常与(军事)冲突相伴.权力转移理论对此现象做出了分析,却没有提出解决之道.因此可以在大国协调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全新的非正式多边安全治理机制,以缓和目前全球权力更迭出现的紧张局势.19世纪的欧洲协调机制,以共同的规范和程序为基础,通过建立合作框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避免了大国之间的战争.文章以现代大国协调机制为框架,探索管未来权力更迭的可行性,并借此为权力转移理论补充了两点新内容:衰落霸权国对未来秩序的(不)满意情绪的重要性;以更广泛的大国多边合作框架,取代权力转移理论传统的双边“决斗”情势.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机制化的权力转移管

  • 标签: 权力转移 权力更迭 大国协调 多边主义 国际秩序 国际机制
  • 简介: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界对气候变化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与这种认知形成、加深相伴随的是,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逐渐开始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其战略规划与日常实践.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安全政策中的气候因素不仅没有淡化或终结,相反,在某些方面或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强化的迹象.但是,这种强化趋势却出现了新的变化,并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突显出来:第一,军方对气候变化的侧重点从长期威胁转向近期威胁、从间接威胁转向直接威胁、从全球性灾难转向特定灾害.第二,军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从减排和适应并重转向侧重适应.支撑上述变化的不仅是基于现实的安全利益考量,也是美国决策者内部的矛盾及调和使然.未来,预计美国军方的气候政策进程仍将持续,但是,美国军方的气候政策是否会产生“外溢效应”,进而向上传递到联邦政府决策,仍旧取决于政府与国会之间的博弈.

  • 标签: 气候安全 气候变化 气候风险 美国军方 特朗普政府
  • 简介:近年来,传统商业纷纷拥抱互联网,联手电商,线上线下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为促进全省商贸流通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016年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方案,其中有《黑龙江省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黑龙江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年,该省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出现一批省级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县、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 标签: 电子商务发展 黑龙江省 流通行业 商务应用 商贸 现状
  • 简介: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与欧盟对俄罗斯进行外交围堵,军事打压和经济制裁。为了摆脱外交、经济困局和进一步强调国家的发展道路,俄积极推进“向东看”政策。俄不断巩固与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加大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试图通过欧亚经济联盟加强与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成为中俄合作的新动能,“带盟”对接为中国企业走向俄远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战略对接平台,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性与风险性。

  • 标签: 中国企业 俄罗斯 “走出去” 政策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经济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