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放逐作为一种古老的刑罚,中西皆行之久远.不过,从各国实践的情况看,放逐的发生、发展至最终的消亡是有其深刻原因的.结合到刑罚总体的发展史,刑罚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死刑、肉刑时代,自由时代,自由的时代.而从刑罚的主要表征看来,现时正是"自由"向"自由的"过渡的交接阶段.

  • 标签: 放逐刑 刑罚 中国 肉刑 自由刑
  • 简介:刑罚的正当性理论是探索刑罚这种本身害恶为何能被正当性施加的理论,围绕这一主题,已经在大大小小的不同层面讨论了几个世纪,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刑罚理论,可是报应原理在刑罚正当性演进中饱受批评。论者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刑罚理论都应当贯彻一种原理——报应原理。

  • 标签: 正当性 责任刑 目的刑 威慑性 报应主义
  • 简介:自由因其客观具有的普遍性、人道性、社会性,决定了在人类社会打击犯罪的历史进程中,它将是人类刑罚发展的必然选择.剥夺罪犯自由的实质,是既剥夺了罪犯享受自由的程序权(即决定权),又限制了罪犯享受自由的实体权.科学促进自由的执行,关键应把握好四个结合.

  • 标签: 自由 自由刑 程序权 实体权 需要
  • 简介:释罪,是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框架下,运用罪刑均衡原则解释罪刑规范的思维方法。结合我国刑法的法定刑配置不合理的现实,其具有相对合理性。在这一思维指导下,学者们提出了"为了量刑公正可变换罪名","重法条优先","刑法实质解释论","正犯理论的实质客观化"等各种主张。不过,承认以释罪思维的合理性,不等于无视以释罪思维泛化后的隐患,也不等于全面肯定学者们依据该思维提出的具体主张。

  • 标签: 刑罚 法定刑 罪刑法定 罪刑均衡 以刑释罪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行为单独规定为盗窃罪的一种行为方式,不再附加数额较大的要求,具有合理性。扒窃未得手的,在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目标或者具有严重情节时可以认定为盗窃未遂而定罪处罚。当对象为数额较大甚至较小的财物时。扒窃未遂的认定不能拘泥于数额的限制,应该结合其他犯罪情节综合予以认定,不排除刑法“但书”条款的适用。

  • 标签: 扒窃 数额 未遂 “但书”适用
  • 简介:古“”字有两种写法:“”和“[井刂]”。“”指断颈斩首的刑罚,“[井刂]”指作为法制的刑法,但后代因混淆而模糊,至清代已皆写成“”。《尚书·吕》中“惟作五虐之曰法”一语是记苗民以“”为“法”之罪,不能据以认为苗民创制了刑法。《尚书》中,虞谈法,士论;《论语》中,孔子将政法与道德并列对举,将与礼并列对举,从中可看出“法”与“”的区别。上古各代法籍很多,并非都是刑法。即便是商鞅的“赏诛之法”,其赏罚之中,也只是法的一个方面。汉代的政界和学界混淆了“法”和“”,但中国社会并没有从此就忽略了“法”与“”的区别。

  • 标签: 法制 刑罚
  • 简介:社区服务在我国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方式,可以避免传统监禁和罚金的一些弊端,达到犯罪人和社区的双赢效果,体现了轻缓化、非刑罚化的刑罚改革趋势,是完善我国刑罚结构的需要,是我国刑事司法和社区矫正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刑法》中引入社区服务这一刑罚方式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但如何进行立法,有哪些现实困难以及如何解决,增设社区服务会有怎样的影响等等,都有必要进行探讨。

  • 标签: 社区服务刑 立法设想
  • 简介:管制在社区矫正工作推广的过程中,其固有的弊端进一步显现,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几近名存实亡。要使管制走出困境,可以考虑将其改造为社区保安处分,与收容教养等机构内处遇的保安处分措施一起构成完善的保安处分体系。将管制改造为社区保安处分,需要处理好作为犯罪前预防的管制与作为犯罪后预防再犯的安置帮教的关系以及作为社区保安处分的管制与社区刑罚的关系等两对关系。

  • 标签: 管制刑 社区保安处分 保安处分体系
  • 简介:捕后轻刊是指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决定或者批准逮捕之后,经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管制、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单处附加刑以及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该词语不属于法理学专有名词,而是司法实践中评价逮捕案件质量的名词,其反映出的蹙化数据为批捕考核提供了重要的考评标准。该问题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比较严重。

  • 标签: 轻刑 专有名词 司法实践 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 刑事案件
  • 简介:管制作为我国唯一的限制自由,在司法实践中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地步。然而作为国外限制自由代表的杜区服务却得到了广泛响应。两者之间既有很大的区别,又存在很大的共同性。改革管制有必要借鉴社区服务,在管制的执行内容、执行机构、违法后果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发挥实现管制的刑罚效果。

  • 标签: 管制刑 社区服务 限制自由刑 立法完善
  • 简介:今年8月27日.福建省光泽县上屯村村级换届选举揭晓.一直关注着该村选举结果的鸾凤乡司法所立即存第一时间把结果告诉同样密切关注着本次选举的光泽县司法局:张茂荣冉次当选!连任上屯村村主任!张茂荣何许人也?他的当选为何会牵动着县、乡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的心?

  • 标签: 村主任 刑释人员 司法行政系统 选举结果 换届选举 工作人员
  • 简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因受贿罪被处死刑,《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为此发表了评论文章,认为大快人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社会各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些人认为正部级高官被判处死刑,说明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可以对贪官污吏起到震慑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死刑未必能对贪官起到威慑作用。

  • 标签: 起刑点 死刑问题 职务犯罪 司法机关 性犯罪行为 党政干部
  • 简介:据东方网2010年7月13日载,日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检察院让一名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做交通协管员,以考察其悔罪表现,再决定是否不起诉。目前,已有13名犯罪嫌疑人得到这一“特别待遇”。

  • 标签: 宁波市 犯罪嫌疑人 制度 2010年 交通协管员 交通肇事
  • 简介:管制形的存废问题,在刑法的起草过程中就有过争议.当前,在酝酿修改现行刑法和完善我国刑法制度中,一些学者又提出新的看法.现将几种不同的观点综述如下:一、我国管制的存在是有根据的,刑法应予保留管制是我国刑法的独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是我们党和国家依靠人民群众同犯罪作斗争的一项成功经验的总结.早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管制已具雏型,当时称为“回村执行”,在同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的斗争中广为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管制得到很大的发展,对管制的运用也更加广泛.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对好些没有现行活动,罪恶不大,但又须给予一定的惩罚的历史反革命分子普遍运用管制.我国现行刑法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采用管制刑罚和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的经验,并吸取了“文化大革命”中滥用管制的教训,进一步发展了管制,对管制的对象、性质、内容、期限以及执行作了系统明确的规定.我国长期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实践证明,管制是行之有效的刑罚方法.其一,对于犯罪较轻,但又不必关押的犯罪分子,适用管制,可以发挥群众监督的威力,达到惩罚和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的目的;其二,对犯罪分子判处管制,可以少捕人,减少监狱和劳改场所的负担;其三,犯罪分子被判管制后,在原住地劳动或原

  • 标签: 管制刑 犯罪分子 刑罚方法 教育改造 起草过程 劳改场所
  • 简介:新刑法修改并完善了罚金的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及执行措施等,为罚金的正确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罚金与现行罪名、量刑情节的对应关系,罚金的数罪并罚,罚金的时效制度以及罚金的减免规定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罚金的刑事立法,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标签: 罚金刑 立法 97刑法典
  • 简介:化是盛行于当今西方的一种刑罚思潮,虽然“轻轻重重”在西方的刑事政策思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这种两极化的刑罚观念并不能掩盖轻化的总体趋势和走向。作为一种思潮,轻化的刑事政策具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如启蒙思想中的社会契约论和三权分立、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和宽容、社会学中的犯罪永恒理论等。本文对轻化刑事政策的社会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 标签: 社会契约 轻刑化 恢复性司法 刑罚替代措施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主诉检察官负责制、普通程序简化审理方式等项公诉改革的稳步推行,一些基层检察院尝试在公诉活动中引入求权制度的改革。但实际中仍产生有现实阻力和理论上的分歧,这说明推行求权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就求权理论的若干细节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对求权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可鉴之资。

  • 标签: 求刑权 法律价值 构想
  • 简介:管制是主刑中最轻的刑种,它是针对犯罪较轻、认罪态度较好并且不需要关押的犯罪分子而专门设计的。由于没有规定违反管制的后果或处置措施,管制没有足够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从而导致管制被虚置的情况发生。管制不应被废除而应予以保留。为了使管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从管制的内容、执行程序上进行修改、完善。

  • 标签: 刑罚 管制刑 修改 完善
  • 简介:目前,对于民交叉案件处理,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都较为原则笼统,表现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不同地区对同一民交叉问题的司法政策及裁判尺度大不相同,从而制约了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本文就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进行一些探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简述了民交叉案件与先后民模式的概念、先后民处理方式产生原因;其次阐述了民交叉案件的类型以及先民后模式的处理方式;最后一部分则是针对当前环境下我国先民后模式下提出的几点建议。

  • 标签: 民刑交叉处理原则 处理方法
  • 简介:民交叉,是指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由于特定因素的关联而出现交叉或者并存的现象。以法律事实的个数为“统一标准”,可以将民交叉总体上分为“多个事实关联型”民交叉和“同一事实竞舍型”民交又两类。民交叉案件的既有解决办法是以“先后民”为原则、以“民并行”和“先民后”为补充,但是这种解决办法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且反对的声音比较多。因此,民交叉问题对策研究期待理论创新。

  • 标签: 刑民交叉 类型学研究 先刑后民 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