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正>(当事人情况略)(认定事实略)本案的事实并不复杂,双方当事人对事实问题也基本没有争议,但双方就法律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议点主要有:1.原告是否解除了合同;2.被告应当赔偿损失的范围;3.被告应否赔偿精神损失。第2点争论最为激烈。原、被告于1992年9月3日达成了冲洗胶卷的承揽合同,合同有效。

  • 标签: 赔偿损失 被告 原告 冲洗 胶卷 民法通则
  • 简介:三月风律师事务所,主任:魏涛经查:三月风律师事务所于2005年3、4月间指派本所实习律师曹春伏在民事诉讼中做为一方代理人单独出庭参加诉讼:在接受当事人贺某、戴某委托向当事人收取律师代理费时,两次出具收据。

  • 标签: 决定书 律师事务所 处分 民事诉讼 律师代理费 当事人
  • 简介:古往今来,"读"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古代由于知识缺少传播的载体以及知识被少数人垄断,"读"主要发挥其记忆功能以使知识和文化得以口耳相传。现代科技的发展让知识传播成本日趋低廉、传播载体日益便捷与多样化。知识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以"看"取代了"读"。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中"读"的功能就因此丧失。现代人的"口诵心惟"对准确理解文本内涵和实现与作者交流依旧发挥着重要功能。大学校园读书会中"读"能让成员更原汁原味地把握文本的原意和更真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以从古至今"读"的功能演变为线索,试图回答为什么要"读"这一问题,并在此呼吁大学校园读书会必须真正地"读"起来。

  • 标签: “读” 放声行为 口诵心惟 读书会
  • 简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西安的反日游行.一位日系车主被人用铜锁打穿颅骨,生命垂危。在一片打砸日货的行动中,将暴力推到了顶点。有人开始反思,这样的爱国,是不是过火了?

  • 标签: 爱国主义 青少年 中国 思想道德教育
  • 简介:这是一本谈,更确切的,是讲和书的缘分与"交往"。讲述的是一段关于的记忆……我与,与我之间,究竟算是有缘无缘,真也说不清楚。"缘"之一字,透着几分玄妙,必要"因""缘"凑合,方可成其好事。对于一些铁杆的爱书人而言,这可以看作两下里的一种宿命关系吧?但这属于奇缘,就我与而言,未免言重。

  • 标签: 缘分 确切 交往
  • 简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印度是一个充满着巨大反差、令人困惑不解的国家。宽容与非暴力的理念从这里走向世界,但妇女儿童却在暴乱中被活活烧死;走在亚洲最早西化城市街头的人们,却有百年前的卫生陋习;接受英语教育的印度年轻人在硅谷成为创新发动机的同时,

  • 标签: 印度 说明书 政治 妇女儿童 英语教育 中国人
  • 简介:民行抗诉制作在民行办案中居于核心地位,而说理又是民行抗诉活的灵魂.但目前我们对民行抗诉说理的法学属性及其法律价值认识不足,以致未能充分发挥民行抗诉作为司法公正和监督权威载体的作用.鉴此,本文对民行抗诉说理的重要性及其原则方法等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引起对民行抗诉说理的高度重视,提高抗诉实效,推动民行检察工作的发展.

  • 标签: 民行抗诉书 司法公正 司法监督 民行检察工作 司法权 检察抗诉权
  • 简介:<正>读了《学习与辅导》一九八六年第八期刊登的陈寅、林洋、钟晓照三同志探讨《“本调解与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表述是否正确》的文章,很受启发,萌发了一点想法,提出来商讨。陈寅、林洋两同志对“本调解与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提法(以下简称“提法”)所作的语法上的分析,我完全赞同。但是,就制作调解的整体而言,在调解末尾写上“本调解与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段话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妥当的。一、“提法”的来源缺乏法律依据。它出自1979年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

  • 标签: 法律效力 调解书 判决书 同等 法律依据 民事案件
  • 简介:最高人民检察院十分重视检察文书的制作工作,并在格式规范化方面有明确统一的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在制作检察文书时必须遵循格式的有关规定,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检察文书的规范化。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刑事检察文书格式(样本)》(修改稿)中将起诉的证据从原起诉格式“事实和证据”部分中独立出来,成为“认定被告人犯罪的证据”部分,足见

  • 标签: 检察文书 检察机关 刑事检察 格式规范 犯罪事实 证人证言
  • 简介:2013年4月.被告人胡某某在替被害人马某某缴纳税款过程中.以伪造的完税凭证冒充真实的完税凭证.骗取被害人马某某现金6600元。2013年12月.公安机关以被告人胡某某涉嫌诈骗罪立案侦查.并决定对被告人胡某某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指定居所为其家中(固定住所)。2014年2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以被告人胡某某涉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 标签: 监视居住 裁定书 判决书 完税凭证 公安机关 被告人
  • 简介:语言的合理运用对制作高质量的判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判决对语言较浅层次的要求,即要避免错别字及语句不通,语言表意要明确、无歧义,语言表述要规范、通俗、庄重及精炼等;同时论述了判决对语言较深层次的要求,即语言描述要客观真实,繁简得当,语言要有很强的论证说理性。

  • 标签: 判决书 语言 语言表意 语言表述
  • 简介:秦简《语》是秦王政(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四月初二日,南郡守腾发布的一道文告。出土时原简共由十四支简组成,分前后两段。前段(八支简)为《语》主文,内容大体是对正在郡内蔓延的吏民轻忽法制,违反法律令的混乱状况加以训诫和警告;后段(六支简)似为前段的附件,系对有关良吏与恶吏区分标准的专门规定。通观《语》全篇,由于文告的主旨在于强调对郡下令、丞的"不忠"、"不胜任"和有令不从等重大犯罪行为的

  • 标签: 法治思想 法律手段 秦简 成文法 吏民 二十年
  • 简介:张某,男,20岁,某大学学生。张某于1996年9月的一天去某书店购书,趁人不注意,将一本价值56元的塞进衣服里,还未走出书店大门时,被书店营业人员发现,按该书店规定,“窃一罚十”,该大学生不仅交出随身携带的70元现金,而且价值380元的手表屯被扣下。书店擅自罚款合法吗?笔者认为,商店的这种做法是违法的,违反了我国下列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首先:对于偷盗行为,我国法律明文规定,数额较大的,按照《刑法》第151条、152条的规定处理,数额较小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3条的规定处理。因此,从法律上来说,书店只有将窃者送交公安机关的义务,并积极提供证据,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处理,而无权对

  • 标签: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书店 窃书 行政处罚法 《行政诉讼法》 不合法
  • 简介: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再次来到海南与各位法官探讨司法改革问题。感谢海南高院、感谢董院长的邀请。来到这里,看到讲座的场地、人数,确实感受到了海南高院领导对法律理论培训的高度重视。我今天主要谈一下“强化判决的说理”的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讲:

  • 标签: 判决书 说理 司法改革 理论培训 海南 感谢
  • 简介:俄罗斯于2004年9月30日通过了有关批准《京都议定》的法律草案,并提交俄议会通过。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和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于同年10月分别予以批准,俄总统普京也于11月5日在有关文件上签字。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杰尼索夫11月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递交了俄加入《京都议定》的文件。

  • 标签: 法律草案 联邦委员会 提交 议会上院 议会下院 生效
  • 简介:委托征集制度对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则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被接受和应用的.因此我国的委托征集制度还很不完善.本文通过解释委托征集制度产生的原因,分析该制度的利弊,对完善我国委托征集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标签: 委托书征集制度 原因 利弊分析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