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被告人翻供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一大难题,由于被告人庭前供述缺乏证据能力规则的约束,法官普遍以被告人庭前供述定案,这是导致我国冤假错案的一项重要原因。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被告人庭前供述的证据能力规则。国外在被告人庭前供述准入制度的设置上,存在传闻例外模式与直接言词模式;在庭前供述排除制度的设置上,存在正当程序模式与任意性模式。我国宜借鉴直接言词模式与任意性模式,在庭前供述与当庭供述一致时,庭前供述不具备证据能力;在庭前供述与当庭供述不一致时,庭前供述如果具备自愿性要件可以作为弹劾证据,只有同时具备自愿性与真实性要件时才可作为实质证据。

  • 标签: 被告人 庭前供述 当庭供述 证据能力
  • 简介:被告人供述证据因其直接证据的属性以及丰富的证据线索而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现行的司法体制和诉讼结构下,被告人供述证据的非法获得与使用滋生了严重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新《刑事诉讼法》仍旧立足原有司法体制土壤的孤立技术革新难以形成制度群的互补共生效应,制度的有效实施,不但需要本身逻辑的严谨,技术的精巧,更需要与之配套的外部环境,非法供述证据排除规则的有效运行必然依赖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规则体系,讯问制度的规范化、透明化建构,辩护律师在场制度,法庭质证规则的直接言词表现,侦查人员出庭制度等,使之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形成一种共生效应,以此推动相关规则的落实运行。

  • 标签: 被告人供述 刑讯逼供 案卷笔录 举证责任倒置 共生效应
  • 简介:被告人有罪供述补强规则属于证据证明力规则,主要目的在于对被告人有罪供述证明力进行限制,我国刑事诉讼法也对被告人的有罪供述提出了补强要求.应以实体法为依据,从证据法的角度对该补强规则的性质、根据、适用范围、和补强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能力、共犯有罪供述方面进行明确,以求补强规则能在刑事司法中得以恰当的运用.

  • 标签: 被告人 补强规则 补强证据 共犯 有罪供述 《刑事诉讼法》
  • 简介:虚假供述一旦被采信,极有可能导致错案。近年来,我国先后通过出台专门的司法解释和修改刑诉法,确立了一系列有关口供的证据规则。由于虚假供述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虚假供述的多样性,它们在整体上防范能力有限。以非法口供排除规则防止虚假供述在我国存在着现实困难和内在困境。同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相比,以口供补强规则实质化作为突破口不仅具有理论根据、比较优势,也具有现实根据。为切实防止虚假供述,必须要结合虚假供述的形成机制和真假供述的识别原理,参考其他国家的口供补强规则,分别从补强证据要求、待补强口供要求、补强对象和程度等方面使口供补强规则实质化。经过非法口供排除规则过滤后的任何口供,只有在特殊情节排除了诱供指供和案情泄露的前提下获得的,并得到了具有证据能力、证明力的被告人供述以外的独立证据或者新证据的印证,且供述中的犯罪客观方面的特殊细节与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基本吻合一致,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 标签: 虚假供述 排除规则 口供实质补强规则
  • 简介:一、案情被告人黄某某,男,1983年6月18日出生,2013年1月14日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同年1月29日被取保候审。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黄某某犯强奸罪,向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被告人黄某某对公诉机关的指控不持异议,并在案件审理期间向被害人陈某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万元,被害人给予了谅解。其辩护人基于以下理由提请法院对黄某某减轻处罚:黄某某在接到被害人陈某亲属的电话后主动赶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虽一直回避其犯罪事实,但在庭审过程中当庭认罪,并通过经济赔偿的方式取得了被害人陈某的谅解,应当认定为自首。

  • 标签: 自动投案 自首 认罪 否认 行当 供述
  • 简介:案情简介2010年2月,冯某圜涉嫌收受黎某19万元、尚某11万元、吉某5万元被检察机关以受贿罪立案侦查在侦查期间内,冯某还主动供述收受彭某40万元并为其谋取利益的犯罪事实,但因彭某一直未归案而暂时无法佐证冯某收受40万元贿赂的事实,侦查部门遂将冯某收受35万元贿赂的犯罪事实移送公诉部门审查起诉.

  • 标签: 审判监督程序 刑罚执行 供述 罪行 犯罪事实 2010年
  • 简介:2017年6月两高三部出台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对重复性供述进行了界定,并确立了原则加例外的排除模式,然而此种例外模式能否准确涵盖不正当讯问与重复性供述之间所有的阻断因素则不无疑问。因此,从司法实例出发,研究影响被询问人重复性供述任意性的因素,并通过两岸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比较,以完善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对防范冤错案无疑是有所裨益。

  • 标签: 重复性供述 证据能力 因果关系 阻断 台湾地区
  • 简介:阳光明媚的早晨,在劳教所的教室里,我见到一群女学员,她们中有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也有年过半百的妇人。刚来到这所特殊学校,她们脸上写满了失望和不屑,眼神流露出彷徨和疑虑。民警告诉我,她们更多的是担心自己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由于情绪过激导致忧郁、抱怨,争吵也时有发生。

  • 标签: 价值 特殊学校 劳教所 女学员 民警
  • 简介: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速和司法改革的深入,判例愈来愈引起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重视。尽管学者们角度和主张不一,但都承认判例对我国法治进程有重要意义,司法改革中应该重视判例。本文一方面论述判例的特质和属性,这主要是属于“形而上”的抽象层面,笔者将之归纳为判例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论述判例对我国的价值,或曰“判例在我国的合目的性和合需要性”,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当前的现状,是“形而下”的具体层面,笔者将之称为现实价值

  • 标签: 判例 价值 司法改革 法治进程 “形而上” “形而下”
  • 简介:在我国物权立法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物权法的基本价值,物权法的基本价值体现了立法者在制定物权法过程中所奉行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它明确了我国物权法应实现的目标。物权法的基本价值同时还决定了物权法的规范功能,即物权法所应当具有的作用和应当达到的目标。毫无疑问,物权法和其他法律一样应当体现法律的秩序、自由、正义和效益等价值目标。但是,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解决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与

  • 标签: 物权法价值
  • 简介:公证的价值,是指公证本身所固有的满足价值主体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公证对价值主体的某种效用.公证的价值目标是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公证制度是国家设立的一种预防性司法制度,是国家"为当事人双方提供的不用武力解决争端的方法".①它通过对非争议、非诉讼的既存事项,依法进行真实、合法的判断性证明,从而实现预防纠纷、防患未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公证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当事人合法权益 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与社会 主体需要 价值主体 价值目标
  • 简介:宪法在目的和手段两方面体现其基本价值。作为宪法的实体价值,人民主权植根于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并成为近现代立宪社会发展的根本导向,在宪政实践的不同层次上得以实现;作为宪法的形式价值,权利——权力秩序的任务在于调整和理顺宪政社会中权利与权力这一政治矛盾的关系,是人民主权得以实现的基本形式。这两重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必然要求现代社会保证宪法的至上权威,完善宪政制度和组织结构,实现宪法主治

  • 标签: 宪法 价值人民主权 权利——权力秩序 宪法主治
  • 简介:在侦查资源稀缺、犯罪形势日益严重以及保障人权呼声不断高涨的今天,要求侦查活动利用和科学地配置有限的侦查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侦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既是侦查效益的品性,又是侦查效益价值的本质追求.因此从价值层面对侦查效益进行分析,以解决侦查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效益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侦查效益 价值 公正
  • 简介:"诚信为本,法律至上"是对公证行业的要求.公证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仅凭这样一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定的条件以及一系列制度的支持.只有科学、合理的条件,才能支撑整个行业良性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公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公证行为过程中,只有公证机构及公证人员保持公正性,实行诚信公证,在工作实践中切实履行公证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制度,在立法上确认公证证书的效力并建立公证监督机制,才能保证公证价值的实现.

  • 标签: 价值 诚信为本 公证行业 法律至上 良性发展 行为过程
  • 简介:<正>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作为彰显我国司法特色的一项重要民事诉讼制度,其法源主要存在于《宪法》、《民事诉讼法》、《检察院组织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多年司法实践的运行证明这一带有前苏联"职权主义"色彩的诉讼制度在维护司法公正、对案件当事人实行事后权利救济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但理论界及实务界始终存在着对其结构性设计合理性的质疑,主要争点在于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与当事人处分权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否因其固有的职权主义特征干预了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同时也打破了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在诉讼系属中的权利平衡状态,以及民事抗诉是否造成了对原判决既判力的冲击,因此出现了关于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利、弊、存、废之争,加之我国民事诉讼体制正从职权干预型模式向当事人主义模式的转型过程中,相关争议已无法回避,且业已引起立法机构的高度关注,并列入民诉法修改议题。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虽然此次修改旨在缓解目前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申诉难"和"执行难"的问题,对民

  • 标签: 当事人主义诉讼 民事诉讼法 民事检察监督 职权主义 检察监督制度 既判力
  • 简介:美图公司自2016年12月上市以来就一直颇受争议,原因在于这家科技新锐公司并不靓丽的财务数据与其高达数百亿元的市值极不匹配。不过在支持者看来,美图公司的价值是在财务报表之外的10亿级用户量,这种庞大的用户量赋予了美图比肩谷歌、苹果、脸书和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可能。

  • 标签: 价值 财务数据 财务报表 公司 支持者 互联网
  • 简介:基本范畴是刑罚价值的立足点,而基本范畴本身又涉及刑罚的本质、功能和目的,并且它们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刑罚价值包含刑罚本质、刑罚功能和刑罚目的——满足社会及其成员的刑罚需要,这种刑罚需要恰恰是通过刑罚功能所展现的刑罚本质。刑法所保障的价值是自由和秩序,故刑罚的价值亦是自由和秩序。

  • 标签: 刑罚 价值 自由 秩序
  • 简介:<正>一、导言在规范文本中使用模糊④表达怎么可能具有价值呢?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产生模糊规范,而模糊性看起来恰与制定规范的真正目的相悖。若制定规范之真正目的是为了规制行为,则模糊规范使得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不受规制。在某些情况下,模糊规范让作为规范对象的那些人不知该如何行为——规范的意义在于指导行为。规范体系若存在模糊规范,则无法控制规范适用者或争端解决者之行为——规范体系之价值部分地表现为对享有该体系

  • 标签: 指导行为 青少年保护法 法律工具 税收法规 自由裁量权 税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