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律不是万能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周全的法律。恰恰相反,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领域是无需或是不能通过法律进行调整的,法律应当对这些领域保持自觉与克制。法治社会的建设不仅不能寄望于法律垄断社会纠纷的解决,反而更应当尊重其他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和创新,对归属于'法外空间'的争议,应当交由道德、习惯等民间规范以私力救济的途径予以解决。

  • 标签: 悼念权 法律漏洞 习惯 法外空间
  • 简介:公证是一种由社会公信层组织供给的信用公共产品.其基本功能定位于满足社会交往过程中对安全的需要.安全感也被孟德斯鸠认为是自然法中的第一条原则。这也就是我国公证立法开宗明义所宣示的“预防纠纷与减少诉讼”的立法目标.对于公证所提供的这种“安全保障”价值.有学者将其誉为“法律制度的第二个目的”。

  • 标签: 公证制度 社会视野 和谐 孟德斯鸠 交往过程 公共产品
  • 简介:比例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帝王条款",已在国外的立法研究和司法实践中获得普遍重视和不同程度的运用,因而成为其行政法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比例原则在我国大陆尚未引起行政法学者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比例原则基本内涵的分析以及比例原则与合理性原则的比较,阐释比例原则在行政法中的独特地位,希冀能推动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

  • 标签: 比例原则 合理性原则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 简介:在前面有一节中,②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在英美法院中,司法先例在当今被认为是法律的正式渊源。另一方面,我们也曾指出,由于法院在对待早期判例所确立的法律规则时采取自由的方法(如用重新表达、限定、扩大、缩小或改变这种规则的种种方法),所以同法规相比,判例必须被认为是一种效力较弱、

  • 标签: 遵循先例原则 法律规则 法院 判例 司法 自由
  • 简介:物权法定原则决定了物权法的基本性质与特征,也严格地限制了当事人在创设新型物权、改变既有物权之内容等方面的意思自由。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是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以及公示方法由法律规定,原则上不能由法律之外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规定,也不能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的种类以及确定物权的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作者比较了物权法定模式的表述方式和基本功能,并认为我国物权法中物权法定中的“法”应当被主要限定为法律;司法解释应当具有一定的创设物权的功能;判例不能创设物权。当事人关于物权设定的约定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法律后果,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

  • 标签: 物权法 物权 物权法定原则
  • 简介:<正>欧洲联盟(以下简称"欧盟")是区域国家之间合作共赢、推进一体化融合的典范,作为一个具有超国家因素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欧盟以其独特的法律体系和治理结构为现代国际法增添了诸多新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欧盟法的直接效力和优先效力原则。欧盟主要通过欧洲法院的司法实践确立了这两个重要原则,以协调和处理欧盟法与各个成员国国内法的关系,保证欧盟法律的贯彻实施和欧洲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并使得欧盟的超国家权力与成员国的主权维护在一个双方均能接受的限度和范围之内。

  • 标签: 欧盟法 欧洲法院 基础条约 现代国际法 欧洲联盟 国际条约
  • 简介:船舶碰撞法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船舶碰撞损害在各有关方之间进行分配的原则,二是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范围。迄今还没有一个单独的国际公约能够全面地调整这两个法律问题,《1910年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1910年碰撞公约”)只着眼于解决上述第一个法律问题。与其他海商法方面的

  • 标签: 船舶碰撞 比例责任 过失行为 损害赔偿 碰撞责任 共同侵权行为
  • 简介:法的原则探析吴春雷一、法的原则的概念就目前中外的法学理论来看,对法的原则问题的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认为法的原则就是法的原理,只不过前者偏重于法学意义,后者倾向于学术意义①。2.认为法的原则是法的构成要素之一。法一般由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

  • 标签: 法律规范 基本原则 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法 法律制度 指导意义
  • 简介:侵权损害赔偿是民法学中的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并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时,受害人有请求赔偿的权利,加害人员有赔偿的义务。这就叫做因侵权损害的赔偿责任,它是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发生的一种债的关系。承担这一侵权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原则,民法学上也叫归责原则。自罗马法以来,各国立法多觌定“过错责任原则”为民事责任的一般原则

  • 标签: 公平责任原则 侵权损害赔偿 过错责任原则 民事责任 法律制度 财产损失
  • 简介:情势变更原则是合同履行中因客观条件变化所适用的原则,其适用的条件是必须有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尚未履行完毕前的情势变更事实,该事实在合同订立时无法预见,且事实变更不可归因于合同当事人,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变更或解除合同。

  • 标签: 情势变更 显示公平 变更合同 解除合同
  • 简介:国民待遇原则既是《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的一项原则,同时也属GATS中具体承诺的义务。分析研究这一原则,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我国的“入世”谈判。正确理解GATS的国民待遇原则,把握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游戏规则”,为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提供法律准备。本文从分析GATS的国民待遇原则入手,比较研究了GATS的国民待遇原则和GATT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并根据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处理原则和对策。

  • 标签: 《服务贸易总协定》 国民待遇原则 法律分析 中国 服务贸易领域 国民待遇问题
  • 简介:在大陆法系的成文法领域,先贤们早年创立的犯罪构成"三阶层模式"是一种革命性的创举,由此犯罪被视为是符合构成要件的(即该当性)、违法(即违法性)而有责(即有责性)的行为。这一创举对于近现代大陆法系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刑事成文法的制定和犯罪成立理论具有奠基性的重大意义。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政权建立后将民国时代已经生根落地、开花结果的大陆法系"三阶层模式"予以抛弃,移植了前苏联的"四要件模式"。而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当下中国刑法学又一次改信大陆法系的"三阶层模式",但"三阶层模式"同样存在着理论的不足和实践的障碍。因此,通过比较、鉴别和扬弃吸收,中国刑法领域完全可以重构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不过是在主观罪过支配下的客观行为构成某一犯罪所应当具备的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即只有能够反映行为人主观罪过的主观要件和体现客观行为的客观要件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主体的资格是犯罪构成得以成立的前提,而犯罪的主体身份则是行为已经符合犯罪构成后的必然现象。

  • 标签: 犯罪构成 反思与批评 三阶层模式 四要件模式 二要件模式
  • 简介:<正>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违约归责原则已为各国法律所确认,公平责任原则能否作为违约的归责原则,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国内外学者对此也各持己见。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将公平责任原则引入《经济合伺法》使其同过错责任原则一起,作为违反经济合同的归责原则,这对公平合理地保护合同双方当事入利益,提高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促进正常的经济交往,繁荣我国经济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 标签: 公平责任原则 违约归责原则 经济合同 过错责任原则 经济交往 公平合理
  • 简介:调解保密性是现代社会法院调解程序发展的内在要求。调解保密性包括调解程序保密性和调解信息保密性。我国关于调解保密性的规定主要关注调解程序的保密性,但调解保密性更要求调解信息保密性。明确调解信息保密性的含义,合理规制"调解保密信息"的范围,建构多元化的调解保密适用方式,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稳健运行的重要前提。

  • 标签: 调解保密原则 调解程序保密 调解信息保密
  • 简介:威克斯勒是美国宪法学著名教授,他的这篇论文是宪法学最著名的经典文献。根据科斯和波斯纳的引证,本文是美国所有法学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论文,在法学杂志上的引用率仅次于科斯的经济学论文"社会成本问题"。在这篇经典文献中,威克斯勒教授提出了一系列至今仍发人深省的重要命题。一方面,在立法行为的司法审查之依据问题上,他不同意汉德法官相当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主张美国法院有权力和义务决定所有符合管辖权和程序要求的宪法案件。另一方面,他极有说服力地论证,这些案件的判决必须建立在超越具体结果的推理和分析基础上,并讨论了他认为最高法院没有遵循这项原则的例子。文中多次提到霍姆斯法官,不仅因为这篇文章起源于以其命名的讲座,而更因为它集中阐述了霍姆斯法官在"法律的道路"等论著中没有系统表达的主题思想。在这篇文章之后,"中立原则"成为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最受关注的永恒命题。

  • 标签: 最高法院 中立原则 美国宪法 下级法院 大法官 管辖权
  • 简介:"法律原则"在法学研究及司法实务中扮演什么角色、在法律体系中如何定位,是法理学及各部门法争论的焦点。本文以法理学界的争论为起点,通过逻辑推理论证了法律原则既不同于一般道德原则,也不是有效的法律规范,而应将其定位为:以法治价值为规范目的,在法律上可适用的规范证明理由。它具有两项独特属性:法律可适用性和法治价值目的性。

  • 标签: 原则 规则 法律 法律原则 承认规则 法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