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正>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因为它的发生率高,影响面广.探讨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可为寻求有效对策,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十九世界中叶国外开始了这方面研究。我国对这一课题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业已在国内引起了各界的广泛重视。由于少年犯罪行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行为,其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各国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犯罪原因进行了探讨,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国外有关文献涉及面很广,现仅就一些有影响的、主要的研究成果予以介绍。

  • 标签: 犯罪原因 少年犯罪 形成原因 干预措施 科学依据 借鉴意义
  • 简介:盗窃犯罪,在我国长期以来是一种主要的、多发性犯罪,在刑事案件中占的比例最大,一段时期其比例达到了刑事案件总数的50%以上。正是因为盗窃案件的数量多,人民法院受理的二审案件也以盗窃案件为主。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立法的不断完善,司法理念的转变,盗窃上诉案件呈不断下降趋势。以遂宁市为例,1996年市中级法院受理二审盗窃案件20件。而1999年至2001年三年受理的二审盗窃案件为21件,年均仅为7件。盗窃上诉案件大幅度减少,笔者通过座谈、调查和分析,归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 标签: 上诉案件 盗窃罪 司法理念 原因分析 执法观念 司法人员
  • 简介:1997年9月8日,娄某将其所有的价值6万余元的牡丹牌中巴车向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某支公司(下称保险公司)办理了机动车辆保险手续,保险期限从1997年10月10日起至1998年10月9日止,保险金额总计16万元,其中车辆损失险6万元,同时约定了“不计免赔款特约保险”条款,娄某交纳保险费后,保险公司向娄共签发了保险单。1998年2月2日,娄某投保的中巴车突然起火,驾驶员立即报警,并向保险公司报案,消防队员及时将火扑灭,保险公司亦派员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勘查,并通知驾驶员将车拖至保险公司大修厂。之后,消防大队作出了“火灾原因不明”的结论,娄某向保险公司提供了保险单、事故报告、事故证明、损失清单,并提出

  • 标签: 财产保险 机动车辆 火灾原因不明 保险责任 案例
  • 简介: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尽管各国都在积极的进行禁毒工作,但毒品问题依旧严重,甚至呈现出不断发展、恶化的趋势。中国作为受毒品毒害最深的国家之一,从古到今,可以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禁毒历程,但是,仍然没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禁毒道路,其中原因不是没有很好的进行禁毒活动,而是对中国毒品犯罪的原因认识不够。

  • 标签: 毒品犯罪 禁毒工作 毒品问题 国家 中国国情 社会问题
  • 简介:毒品犯罪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毒品犯罪的形式越来越趋组织化。分析毒品犯罪组织形成的原因。总结为社会文化的趋同性是毒品组织共同的行为纽带,追求最大利润是毒品犯罪组织合作的根本,毒品犯罪的合法化是毒品犯罪组织的社会心理冲突。

  • 标签: 毒品犯罪 组织形成 合法化 根本 冲突 全球化
  • 简介: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民工大量涌入城市,民工犯罪问题成为困扰社会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占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总结了民工犯罪的特点并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直接诱发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民工犯罪的原因.

  • 标签: 民工犯罪 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 直接诱发因素 犯罪原因
  • 简介:一、腐败的概念腐败,就词义讲是指臭败、腐滥,《辞源》解释为溃滥发臭,陈旧遇陋、腐朽败坏。用于政治生活之中,腐败是指思想上,行为上的堕落、组织机构、措施等等方面的黑暗和混乱。这里专指共产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运用公共权力谋求私人利益的过

  • 标签: 滋生原因 腐败现象 国家公职人员 反腐败斗争 腐败滋生 公共权力
  • 简介: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网络的发展,既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也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我们应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盲目惊喜于网络给我们社会带来的种种便利,过分夸张网络的无所不能,认为发展了科学技术就能自动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而忽视它的不稳定性;也不能对网络全面否定,忽视网络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进而人为地限制网络的正常发展,这样更是得不偿失的.

  • 标签: 计算机 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现象 网络犯罪原因 网络犯罪危害
  • 简介:其一,办案人员保密意识淡薄,不慎泄密。一些办案人员往往忽视自己就是带密者,有的在与犯罪嫌疑人、证人及其他当事人谈话中,无意将部分案件秘密泄漏出去;有的丧失警惕性,闲余时间与亲人、朋友、邻里谈论案情;有的不注意保管卷宗资料,离开办公室,既不锁门也不将案卷收拾整齐,随处摊

  • 标签: 县人民检察院 办案人员 犯罪嫌疑 收拾整齐 当事人 保密意识
  • 简介:“公平与效率”是21世纪法院工作的主题。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新世纪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公正与效率”司法大检查;同时,省人大、省政法委对超期羁押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检查。笔者在此仅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对超期羁押原因及对策作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超期羁押现象 原因 治理措施 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法 审限制度
  • 简介:近年来,女性犯罪不断增多,犯罪领域扩大,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宜宾全市法院1999年至2001年期间,共判处女性罪犯325名.占判处罪犯总数的4.97%。且犯罪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已成为当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女性犯罪的发生。

  • 标签: 女性犯罪 犯罪特点 犯罪原因 犯罪预防
  • 简介:近年来,法院“执行难”已成为当前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不满意的热点.大量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违背了公正、公平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甚至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严重干扰了社会稳定.基于这种情况,剖析“执行难”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执行难”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法院“执行难” 执行工作 被执行人 部门保护主义 执行人员 申请执行人
  • 简介:本文从指纹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对计算机检索指纹产生重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重码 重码量
  • 简介:中国古代的犯罪原因论胡新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里产生犯罪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犯罪原因与治理措施的各种论述?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同犯罪作斗争,开展综合治理是会有所裨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经指...

  • 标签: 犯罪原因 控制犯罪 中国古代 具体原因 治理措施 预防犯罪
  • 简介:人格权的确立迄今为止不过一个世纪,与此相反,身份权的历史则十分悠久。自罗马法以来民法人身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方面是身份权的日益萎缩,另一方面是人格权的日益扩张。这种认识很有启发性,但尚失之全面。身份权的限缩还应表现在下列的变化:1.身份权从权力服从型向平等型转变。身份权并不历来就是民法亲属篇中的权利。《罗马法教科书》有这样的论述:"家父"和"家子"都不是亲属关系的术语,在这种表述中,

  • 标签: 身份权 人格权 罗马法 市民法 市民社会 私法
  • 简介:<正>目前,在农村社会,赌博是一种普遍的违法现象。农村查处的治安案件中最多的是赌博案,如湖北黄冈县的黄州镇在1989年11月不到10天的时间内就现场查获参赌农民1648人;仙桃市公安局在1990年上半年查处的治安案件中,赌博案占到49%;荆门市李市镇在水利工地上对2万多农民进行赌博登记,10天内自报的农民占到10%以上。农村社会几乎所有阶层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各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赌博现象。据大冶县有关

  • 标签: 赌博罪 农村干部 农民 农村社会 赌博案 治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