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国际社会防卫协会第一任会长菲利普·格拉马卡(FilippoGramatica1901—1979)从本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在意大利发起了新社会防卫运动,这一运动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刑法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社会防卫原理》一书,对传统刑法学提出了全面反思,他在否定“犯罪”与“刑事责任”概念及彻底砸碎“刑罚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社会性”概念为核心,以”反社会性的指标及其程度”为根据,以“社会防卫处分”体系为手段来医治(不叫处罚)反社会者(不叫犯罪者)的崭新学说。他反对刑罚报应主义,提出了不要只关注反社会(不叫犯罪)过程中的行为,要重视个人的人格调查以及适用的处分(不叫刑罚)与这种人格(不叫人身危险性)相一致等有借鉴价值的观点。

  • 标签: 社会防卫 反社会性 人身危险性 保安处分 人格调查 刑法学
  • 简介:威廉姆是法律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对法律经济学理论的创造性贡献,在于把组织理论引入法律经济学,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经济学—组织"范式。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强调法学、经济学、组织理论三大领域的彼此交叉、相互融和,使法律经济学理论走出了以往的经济学对法学单向入侵的阶段,为法律经济学打上了浓厚的交叉学科的色彩,拓展了法律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法和组织经济学"。梳理"法律—经济学—组织"研究范式,有助于全面把握威廉姆法律经济学的理论旨趣及其思想贡献。

  • 标签: 威廉姆森 法律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 组织经济学 研究范式
  • 简介:<正>美国的公司分为两类:公开募股公司(Public-issuecorporation)和封闭公司(CloseCorporation)。前者相当于通常所说的股份有限公司,后者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有限责任公司。与公开募股公司相比,封闭公司的主要特点是:封闭公司的股东人数少,相互间存在着彼此信赖的关系;公开募股公司的股东人数多,相互间不存在彼此信赖的关系。

  • 标签: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 股东 主要特点 制定法
  • 简介:<正>爱丁堡大学民法教授阿兰·沃在其《法律移植:比较法的方法》(LegalTransplants:AnApproachtoComparativeLaw,佛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一书中试图证实比较法是一门学科。沃教授提出:"比较法是研究有关法律的本质,特别是有关法律发展的本质的学科。"其主要功能在于使人了解"决定法律发展进程的独特因素。"然而,研究十六世纪在鲁瑞斯坦(本文作者杜撰的国家)以特殊形式出现的独特的法律

  • 标签: 法律移植 比较法 民族主义 罗马法 苏格兰 法律制度
  • 简介:基于宪法审查制度在一国法治制度中的重要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建立起不同形式的宪法审查制度。在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法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宪法审查已然成为法学界讨论的一个焦点,但中国的宪法审查(宪法监督)制度尚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奥地利,以凯尔的法学理论为基础而设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法院较好地履行了宪法审查和保障宪法的职能。

  • 标签: 宪法法院 凯尔森 法学理论 审查制度 宪法监督 宪法实践
  • 简介:凯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法学家之一,以“纯粹法学”而闻名.为保证法律的纯粹性,他除了将法学的范围限定在实在法领域与假设“基础规范”这两种手段之外,还诉诸了“逻辑”这一保真工具.但对“逻辑是否可直接应用于规范”以及“是否存在独特的规范逻辑”等问题,凯尔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即从早期的毫不迟疑到中期提出变通方案:将逻辑直接应用于法律规则,间接应用于法律规范,再到晚期彻底否定逻辑可应用于规范,进而否定规范逻辑的存在.其结果就是:凯尔的“纯粹法理论”在基础上发生了动摇.是否真的如凯尔想象的那么悲观呢?20世纪的规范逻辑研究新成果已经证明,规范逻辑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凯尔实际上走入了误区.

  • 标签: 规范逻辑 纯粹法学 法律逻辑 规范体系
  • 简介:<正>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种形式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但是,任何新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不可避免地伴生出新的经济犯罪,公司犯罪便是公司这一新经济现象出现后的副产品。它严重阻碍了公司法律制度的健康发展。鉴于公司犯罪在我国是一种新的经济犯罪现象,理论研究成果尚属空白,本文拟在比

  • 标签: 公司犯罪 犯罪行为 刑事立法 犯罪主体 公司制度 刑法典
  • 简介:国内学界长期以资本信用及资产信用为范畴,对公司信用进行探讨。这种仅仅从狭义角度界定公司信用的分析框架存在很大局限,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野。实际上,公司信用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与多种因素相关。当代企业理论表明,公司本身是制约机会主义的制度性工具,公司信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司法规范效应的体现,主要依赖于公司治理中法律管制与自治之间的平衡。

  • 标签: 公司 公司信用 资本信用 资产信用
  • 简介:<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关于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的一整套政策、法规颁布了。其中,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于1992年5月15日颁发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是核心内容。它们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公司开始走上了法律规范化的道路。两个《意见》解决了哪些公司立法中的问题?有什么特色?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司立法?本文就上述问题谈一些看法。

  • 标签: 公司立法 公司法 股份制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意见 股份有限公司
  • 简介:股东与公司自治在自治主体的人格性质、自治的内容、自治的途径方面有所不同,但又存在自治主体的依存性、自治权利的主从性以及自治目的的一致性的联系。新《公司法》通过扩大股东投资的自由度、扩张股东的实体权利、扩大公司章程自治范围、放松对公司经营行为的限制、扩张股东诉权等方式对股东与公司自治予以扩张。同时,又通过加大对股东权利之滥用和控制股东权利的限制、加强对公司管理层职权行使的限制、强化对公司的财务会计监督、赋予公司社会责任、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特别限制等措施对股东与公司自治进行限制。

  • 标签: 新《公司法》 旧《公司法》 股东自治 公司自治
  • 简介:英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江海波按公司法的一般原理,公司与股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公司一旦依法设立,便是一个独立于其股东的法人组织,而不是股东的法律主体资格的延伸。公司拥有自己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对外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股东对公司的责任...

  • 标签: 公司人格否认 债务承担 公司独立人格 资本不足 公司的股东 子公司
  • 简介:<正>一、股份公司的产权归属和“两权”能否分离股份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归属于谁及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与否问题,人们在认识上往往发生分歧和误解。不少人认为,对股份公司的财产,股东享有所有权,股份公司法人享有经营权,是典型的两权分离。其实这是误解。各国公司法均规定,入股财产的所有权由股东转移给股份公司。股东以丧失所有权为代价而换得股权。入股财产不能逆转,这是保证股份公

  • 标签: 股份公司法 所有权关系 经营权 公司产权 股东 私有财产
  • 简介:实践中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已相当普遍,而我国现行却未曾十分明确地规定公司担保能力的限制.本文经由评析学界和司法实践对第60条第3款及其他相关规定的理解,并比较分析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相关立法例,论证得出我国公司法应赋予公司有限制的担保能力,即不应禁止公司提供担保,但应当从担保数额、判断有效的标准、决策程序上予以适当的限制.

  • 标签: 公司担保能力 《公司法》 担保数额 决策程序 交易安全 担保对象
  • 简介: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大基石,在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具体运作中出现了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现象,使本应平衡的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倾斜,使公司人格独立制度所确立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受到挑战,于是在19世纪末的美国首先兴起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以下简称人格否认),此后相继为英、德、日等国所接受,成为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制虽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模式,但公司法却未能在具体制度中吸收这一当今世界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取得的先进立法成果,实践中存在着大量“公司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人格否认进行探讨,以对我国公司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 标签: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现代公司制度 股东有限责任 《公司法》
  • 简介:<正>随着我国公司法理论研讨的不断深入,如何认识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已成为我国公司立法的争议焦点之一。学者们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的否认一人公司公司法上的地位,主张不应允许一人公司的存在;有的肯定一人公司公司法上的地位,主张一人公司作为公司的一种,亦应受公司法的调整;还有的虽承认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但不同意用公司法予以调整。凡此种种,究其

  • 标签: 一人公司 公司法 国有企业 公司立法 法律地位 法人人格
  • 简介:俄罗斯在传统上属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这一点也体现在对公司种类的规定上。沙俄时期,《俄罗斯帝国法规汇编》第10卷中的第2131—2135条规定了三种公司,即无限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公司。1922年《苏俄民法典》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俄罗斯现行公司立法既有历史因素的传承,也有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借鉴,规定公司的种类有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补充责任公司五种。前四种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司的基本形式,而补充责任公司则取法于英国法上的保证责任公司,为大陆法系国家所无。而且,将股份公司分为封闭式股份公司和开放式股份公司

  • 标签: 中国公司 公司种类 俄罗斯 立法比较 大陆法系国家 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