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甲苯、二甲苯联合职业接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探索苯、甲苯、二甲苯联合职业接触致机体早期健康效应的机制。方法于2018年5月,选择某制鞋厂的40名女性职工,其中从事苯、甲苯、二甲苯联合接触岗位职工作为接触组,共20人;该企业后勤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共20人。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并收集研究对象的尿液。利用色谱飞行联用仪采集样品的代谢轮廓,采用专业代谢组学和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无监督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的年龄、BMI、吸烟和饮酒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接触组的代谢轮廓存在明显的差异,筛选并鉴定出与苯、甲苯、二甲苯联合接触密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27个。这些潜在生物标志物在16条代谢通路中富集,其中3条通路明显富集(P<0.05),分别为赖氨酸代谢、氨基糖代谢和核苷酸糖代谢。结论代谢组学方法较好的反映职业人群受苯、甲苯、二甲苯联合接触后尿样代谢组改变的状况。

  • 标签: 代谢组学 甲苯 二甲苯 色谱法 液相 质谱法 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超高效色谱--飞行谱法(UPLC-Q/TOF-MS)的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建立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氧化白藜芦醇、2,3,5,4'-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二元梯度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结果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在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及重复性RSD均小于5%,回收率在96.28%~103.23%范围内。10批样本中虎杖苷含量最高,其次是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大黄酚和氧化白藜芦醇含量较低,在个别批次中未实现定量测定。不同批次间待测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同时定量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的UPLC-Q/TOF-MS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虎杖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虎杖(中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酚类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六价铬[Cr(Ⅵ )]亚慢性染毒的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2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Cr(Ⅵ)低剂量组9只、Cr(Ⅵ)高剂量组10只。对照组大鼠饮纯净水,Cr(Ⅵ)低和Cr(Ⅵ)高剂量组大鼠分别饮用10、50 mg/LCr(Ⅵ)水溶液(分别为28、140 mg/L重铬酸钾),连续染毒90 d。利用超高效色谱-串联飞行(UPLC-Q-TOF-MS/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不同Cr(Ⅵ)染毒浓度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特征。Metabo Analyst 4.0软件对数据集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UPLC-Q-TOF-MS/MS仪器检测性能稳定,实验检测数据可靠。对照组、Cr(Ⅵ)低和Cr(Ⅵ)高剂量组大鼠代谢轮廓差异明显,Cr(Ⅵ)接触致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特征发生明显改变。筛选出Cr(Ⅵ)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存在18个差异代谢物,Cr(Ⅵ)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间存在23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不同Cr(Ⅵ)剂量组与对照组有13个代谢物同时存在差异,分别是3-羟基- 11Z-十八烷基肉碱、鹅肌肽、焦磷酸法尼酯、油酰乙醇胺、亚麻油肉碱、硫胆酸3-O-葡萄糖酰胺、溶血磷脂酰胆碱[20∶2(11Z,14Z)]、溶血磷脂酰胆碱[20∶3(5Z, 8Z,11Z)]、溶血磷脂酰胆碱[22∶2(13Z,16Z)]、磷脂酰甘油[16∶0/22∶5(7Z,10Z,13Z,16Z,19Z)]、磷脂酰肌醇[18∶1(11Z)/20:4(5Z,8Z,11Z, 14Z)]、磷脂酰肌醇[20∶ 3(5Z,8Z, 11Z)/18∶0],5羟色胺。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戊糖与葡糖醛酸间转化、萜类骨架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与Cr(Ⅵ)亚慢性染毒相关。结论Cr(Ⅵ)亚慢性暴露可能会导致大鼠血清代谢指纹特征改变,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脂质代谢相关。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法 六价铬 代谢组学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防风通圣丸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C18色谱柱(150 mm×3.0 mm,2.7 μ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梯度洗脱。质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的正、负离子交替扫描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扫描功能(Full MS/dd-MS2),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碎片离子信息,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mzVault 2.0质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比对,鉴定防风通圣丸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82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33个、色原酮类13个、三萜皂苷类8个、香豆素类6个、环稀醚萜类5个、苯肽类4个、萜类4个、酚酸类3个、木脂素类3个、蒽醌类2个、生物碱类1个。结论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识别防风通圣丸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防风通圣丸 含量测定(中药) 黄酮类 三萜皂苷类 香豆素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飞行多基因检测平台的检测性能进行验证,建立基于飞行多基因检测平台的性能验证研究方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已测部分心血管用药相关基因位点的DNA标本998例和全血标本20例,其中男性512例,女性506例。18~30岁280例,31~64岁442例,≥65岁296例。用飞行谱法对998份DNA标本心血管用药相关11个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已知结果进行比对,评价998例已测标本符合率;选择20例全血标本,对心血管用药相关11个基因分别进行飞行检测和Sanger测序,对比两次结果,以Sanger测序为金标准进行准确度评价。从998例DNA标本中选择部分样本进行以下研究,选择10份包含所有位点为野生型的基因组DNA,用飞行检测,进行特异性评价;选择4份包含所有位点杂合基因型标本,梯度稀释后检测,评价位点的测定下限;选择14份包含中国人群所有常见位点基因型标本,进行批间和批内精密度评价;选择2份包含代表性峰形的野生和纯合突变标本各1份,进行抗干扰研究。结果该方法单次检测的符合率高于99.5%,飞行平台与Sanger测序法检测完全一致,测定下限为0.4 ngDNA,批间和批内精密度均为100%,UNG酶的降解能力为105拷贝/μl的气溶胶,反应体系对基因组和PCR各中间产物气溶胶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点样及检测过程中芯片不同基质间无交叉污染。结论飞行多基因检测系统检测性能良好,可应用于临床检测,并且本文建立了基于飞行平台多基因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研究方案,为广大科研和检验工作者研究该平台打下基础。

  • 标签: 质谱分析法 基因检测 多位点测序分型 心血管药物
  • 简介:摘要色谱-串联质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正在快速应用与发展,从高分辨质促进生物标志物的高效筛选,到三重助力验证生物标志物对疾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其应用贯穿于组学研究到实验诊断的不同领域与环节,逐渐成为疾病研究与诊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目前大部分色谱串联质平台处于医学研究阶段,临床推广与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组学 定量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高效色谱-质联用技术(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HPLC-MS)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清代谢物变化,为尿毒症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筛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的尿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中心的志愿者,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尿毒症患者(试验组)和志愿者(对照组)各20例。运用UHPLC-MS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的代谢物,并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尿毒症患者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路富集研究。结果UHPLC-MS一共鉴定出412种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结果证明,这些代谢物能够良好地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按照变量权重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1、变异倍数(fold changes,FC)>1.25或FC<0.8和P<0.05作为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最终筛选出28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18种代谢物显著上升,10种差异代谢物显著下降。相关分析结果证明,28种差异代谢物与试验组和对照组样本之间、28种差异代谢物自身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富集分析发现,28种差异代谢物可能富集儿茶酚胺生物合成通路;通路分析发现,28种差异代谢物可能影响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径。结论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的一些代谢物发生了变化,而这些改变的代谢物影响到一些代谢通路,影响尿毒症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色谱法,高压液相 质谱分析法 尿毒症 代谢组学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MALDI-TOF MS)技术的B组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在线血清型预测模型的分型效能,为临床GBS菌血清型快速分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至2018年全国多中心新生儿侵袭感染分离GBS菌237株,均已经应用血清凝集试验结合PCR法确认血清型和多重PCR法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包括Ⅰa型18株、Ⅰb型70株、Ⅲ型140株、Ⅴ型8株、Ⅵ型1株。运用乙醇灭活-甲酸(乙腈)提取法提取蛋白,用微生物质谱仪采集蛋白指纹图谱,将图谱以m/z和峰强度数据格式输入GBSTyper,以传统血清凝集法血清型为金标准,采用召回率、精确率、F值(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来评价GBSTyper分型效果。结果GBSTyper对120株(50.63%)GBS菌血清型分型正确,各血清型召回率从高到低依次为Ⅲ型(71.43%)、Ⅴ型(37.50%)、Ⅰb型(21.43%)、Ⅰa型(11.11%),Ⅲ型精确率最高(86.96%),血清型分型精确率仅为3.57%~46.88%,Ⅲ型F值最高(78.43%),Ⅰa、Ⅰb、Ⅴ型等F值仅为6.52%~29.41%。结论GBSTyper血清型快速分型模型对Ⅲ型血清型菌株分型有效性较高,而对Ⅰa、Ⅰb、Ⅴ型分型有效性很低。该模型能快速识别高危Ⅲ型GBS,对于围产期新生儿GBS感染预防及患儿的临床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无乳链球菌 光谱法 质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肽峰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技术(MALDI-TOF MS)技术建立一种无需抗体富集直接检测血清M蛋白的方法,并评估其检测效能。方法方法学建立。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申请M蛋白鉴定检测的患者检验后剩余血清标本712份。用TCEP还原剂处理IgG、IgA纯品获得免疫球蛋白轻链,初步确定检测方法。收集20名健康体检人群检验后剩余血清标本,确定κ和λ轻链离子峰质荷比范围。设置8个平行管和8个批次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评价;选取23例M蛋白阳性标本进行10倍、100倍和200倍稀释,采用所建MALDI-TOF MS方法检测M蛋白,评价灵敏度;采用IFE、SPE和MALDI-TOF MS 3种方法同时检测M蛋白,计算MALDI-TOF MS方法与IFE和SPE的符合率。结果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均为100%;对23份M蛋白阳性标本的原倍、10倍、100倍和200倍稀释标本进行测定,MALDI-TOF MS对M蛋白的检测限为0.06~0.18 g/L;在712份标本中,以IFE为金标准,SPE与MALDI-TOF MS总的符合率分别为85.9%和92.3%,SPE与MALDI-TOF MS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2.8%和99.7%;在M蛋白的不同型别中,MALDI-TOF-MS在IgA、IgD、IgM、游离轻链型和双克隆组中对M蛋白的检出率为100%,而SPE对IgM、IgA和游离轻链型标本的检出率分别只有66.7%、58%和19.5%;IgG组有1份阳性标本MALDI-TOF MS未检出。对23份M蛋白阳性标本进行原倍、10倍、100倍和200倍稀释后,10倍稀释时MALDI-TOF MS的检出率为100%,IFE为96%;100倍和200倍稀释时,IFE的检出率分别为MALDI-TOF MS的28%和23%。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血清M蛋白的MALDI-TOF MS检测方法,该法检测通量高、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蛋白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分析其脑脊液代谢特征的改变。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和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区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同时收集已确诊的其他病原感染的非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有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9±16.1)岁;对照组有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4.7±14.8)岁。采用超高效色谱-质联用技术(UPLC-MS)对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反相色谱正离子、反相色谱负离子和亲水色谱正离子检测,生成代谢指纹图谱,并使用SIMCA软件对其分析,选择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阈值>1)并结合t-test的P值(P<0.05)来寻找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质。结果在两组患者脑脊液中共发现10种差异性代谢物质,它们分别是L-异亮氨酸、L-苯丙氨酸、L-犬尿氨酸、L-蛋氨酸、L-酪氨酸、二甲基甘氨酸、L-丙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和L-赖氨酸,且与对照组比较,在结核性脑膜炎组均表达上调。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代谢发生改变,可为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鉴别诊断和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标签: 结核,脑膜 脑脊髓液 代谢组学 色谱法,高压液相 质谱分析法 氨基酸类 最小二乘法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与卵巢癌诊断相关的血清循环多肽标志物。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原发卵巢上皮癌患者54例(卵巢癌组)、同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例卵巢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按1∶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MALDI-TOF-MS)联合磁珠技术检测血清多肽峰,在训练集中筛选卵巢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多肽峰(评分>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筛选曲线下面积(AUC)均≥0.8、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90%的差异多肽峰。采用色谱-质/质(LC-MS/MS)技术鉴定差异多肽峰的成分。结果在质荷比1 000~10 000范围内,卵巢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有102个差异多肽峰。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AUC均≥0.8的差异多肽峰有42个,其中19个在卵巢癌组血清中高表达,23个低表达;诊断卵巢癌灵敏度与特异度均≥90%的卵巢癌血清高表达差异多肽峰有15个,质荷比分别为7 744.27、5 913.41、5 329.87、4 634.21、4 202.02、3 879.26、3 273.35、3 253.79、3 234.34、2 950.33、2 664.51、2 018.38、1 893.37、1 498.69和1 287.55;诊断卵巢癌灵敏度与特异度均≥90%的卵巢癌血清低表达差异多肽峰有15个,质荷比分别为9 288.46、7 759.77、5 925.24、4 652.77、4 210.42、3 887.02、3 279.90、3 240.82、2 962.15、2 932.70、2 022.42、1 897.16、1 501.69、1 337.38和1 290.13。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低表达的15个差异多肽峰中未鉴定出多肽峰的蛋白成分,在卵巢癌患者血清高表达的15个差异多肽峰中鉴定出2个多肽峰的蛋白成分,质荷比为1 498.70者是丝甘蛋白聚糖(SRGN),质荷比为5 913.42者是纤维蛋白原α链(FGA),二者在全部研究对象中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0.9%和100%。结论SRGN和FGA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是潜在的卵巢癌诊断标志物。

  • 标签: 卵巢肿瘤 多肽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时间质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与卵巢癌诊断相关的血清循环多肽标志物。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原发卵巢上皮癌患者54例(卵巢癌组)、同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例卵巢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按1∶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MALDI-TOF-MS)联合磁珠技术检测血清多肽峰,在训练集中筛选卵巢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多肽峰(评分>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筛选曲线下面积(AUC)均≥0.8、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90%的差异多肽峰。采用色谱-质/质(LC-MS/MS)技术鉴定差异多肽峰的成分。结果在质荷比1 000~10 000范围内,卵巢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有102个差异多肽峰。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AUC均≥0.8的差异多肽峰有42个,其中19个在卵巢癌组血清中高表达,23个低表达;诊断卵巢癌灵敏度与特异度均≥90%的卵巢癌血清高表达差异多肽峰有15个,质荷比分别为7 744.27、5 913.41、5 329.87、4 634.21、4 202.02、3 879.26、3 273.35、3 253.79、3 234.34、2 950.33、2 664.51、2 018.38、1 893.37、1 498.69和1 287.55;诊断卵巢癌灵敏度与特异度均≥90%的卵巢癌血清低表达差异多肽峰有15个,质荷比分别为9 288.46、7 759.77、5 925.24、4 652.77、4 210.42、3 887.02、3 279.90、3 240.82、2 962.15、2 932.70、2 022.42、1 897.16、1 501.69、1 337.38和1 290.13。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低表达的15个差异多肽峰中未鉴定出多肽峰的蛋白成分,在卵巢癌患者血清高表达的15个差异多肽峰中鉴定出2个多肽峰的蛋白成分,质荷比为1 498.70者是丝甘蛋白聚糖(SRGN),质荷比为5 913.42者是纤维蛋白原α链(FGA),二者在全部研究对象中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0.9%和100%。结论SRGN和FGA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是潜在的卵巢癌诊断标志物。

  • 标签: 卵巢肿瘤 多肽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时间质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可以用于预测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的血清样本,分为化疗组(30例)和化疗+曲妥珠单抗治疗组(30例),分别采用超高效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和SIMCA 14.1软件中的多元变量模式对样本及数据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两组代谢物构建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稳健性良好,以P<0.05且VIP>1.0为筛选条件,筛选并鉴定出8个差异代谢物,可用于预测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结论代谢组学技术可揭示化疗+曲妥珠单抗组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特点,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疗效预测,同时为研究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评价提供新思路。

  • 标签: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 代谢组学 曲妥珠单抗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生物标志物 差异代谢物 氨基酸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色谱串联质技术(LC-MS/MS)是结合高分离与质高选择及高灵敏的一种分析方法。近年来,LC-MS/MS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包括先天性疾病筛查、内源性化合物水平测定、生物标志物分析等方面。因LC-MS/MS可提供准确的数据,所以对临床某些疾病的精准预防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阐述LC-MS/MS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优势,并展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未来前景,以期推动临床LC-MS/MS技术在疾病预防和诊治中的发展。

  • 标签: 精准医疗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生物标志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内源性物质
  • 简介:摘要在质检测过程中,有部分目标分析物由于离子化效率低、化学稳定性不佳等原因难以通过直接分析得到高质量的定量结果。为提升检测效率,利用化学衍生技术修饰其分子结构成为关键。此项技术涉及检验医学、有机化学、分离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在方法学建立和评价方面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近年来,化学衍生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对维生素、激素、神经递质、治疗性药物等多个项目的检测中,是未来临床质发展的重要方向。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化学衍生 维生素 激素 神经递质 治疗药物监测
  • 简介:摘要色谱串联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特性,近年来在临床类固醇类激素、维生素、代谢小分子定量检测、药物浓度监测以及参考方法/参考物质研制等方面有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但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仍存在一些挑战。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定量检测 临床应用 挑战
  • 简介:摘要药物检验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用药安全的一个因素。目前,高效色谱(HPLC)与超高效色谱(UPLC)是药物检验分析的常用方法。笔者本文通过综述形式,分析观察HPLC与UPLC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检验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色谱-质(LC-MS)技术在临床精准化医疗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人员应重视LC-MS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普适性和特殊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发布的C62-A指南中“额外质量保证”环节—分析批设置值得我们借鉴,应建立适应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分析批规范化设置的具体方案,保证LC-MS临床应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液相色谱-质谱 分析批
  • 作者: 周慧娟 张天娇 龙琪琛 曾洁 张江涛 周伟燕 张超 张传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30
  • 出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73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同位素稀释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GA)的准确定量方法。方法本研究在日本临床化学学会(JSCC)推荐的ID-LC/MS方法上进行优化,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提纯白蛋白(Alb),使用重量法准确称量提纯标本、赖氨酸(Lys)和糖化赖氨酸(DOF-Lys)的标准溶液及两种的混合内标,将Alb酸水解为氨基酸,检测Lys和DOF-Lys从而定值GA。根据C62-A文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蛋白电泳鉴定标本Alb纯度结果为100%。Lys和DOF-Lys线性标准曲线R2范围分别为0.997 8~0.999 9、0.999 4~1.000 0。血清GA测定的批内、批间和总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69%~1.97%、1.13%~2.33%、1.37%~2.54%。正确度评价中三个浓度参考物质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偏差分别为-2.56%、-1.87%、-2.94%。Lys和DOF-Lys的基质效应分别为89.92%、109.98%,携带污染率分别为-1.13%、-3.27%。Lys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75、0.248 nmol/g,DOF-Lys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7、0.024 nmol/g。方法 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60%~2.03%。与常规方法的拟合回归曲线R2为0.970 7。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ID-LC/MS/MS法检测血清GA的方法,方法学评价准确可靠,有望作为血清GA检测的候选参考方法。

  • 标签: 血清糖化白蛋白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糖化赖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色谱-串联质(HPLC-MS/MS)快速检测血浆中米酵菌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于2020年11月,血浆样品经甲醇-乙腈溶液(体积比1∶1)提取净化后直接进样,经C18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水-乙腈溶液为流动梯度洗脱,在优化后的仪器条件下,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定量,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血浆中米酵菌酸在2~100 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83.7%~112.0%,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10%;方法的检出限为0.7 μg/L,定量下限为2.0 μg/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满足中毒患者血样中米酵菌酸测定的要求。

  • 标签: 米酵菌酸 色谱法,液相 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