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位联合VSD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应用,及共对降低术后皮缘坏死、淋巴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50例;其中采用单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25例为对照组;采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移位加VSD敷料覆盖创面的25例为试验组。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淋巴漏及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50例术后均顺利成活,切口一期愈合。50例均获得随访,试验组术后随访时间14~90(40.12±30.68) d,对照组术后随访时间为14~120(42.20±34.15) d。试验组皮缘坏死2例(8.0%),较对照组[10例(40.0%)]明显减少;淋巴漏发生2例(8.0%),较对照组[7例(28.0%)]明显降低;切口感染3例(12.0%),也较对照组[9例(36.0%)]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中应用移位加VSD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皮缘坏死、淋巴漏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黑色素瘤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缝匠肌肌瓣移位 负压封闭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修薄的背阔游离移植联合植皮和传统背部皮游离移植在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肌腱和骨质外露的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标准:单侧足背、踝部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和(或)骨骼外露,无法采用植皮、局部皮等简单方法进行修复,受区有可用于吻合的血管。排除标准:原发性或继发性血管病变,全身情况不耐受长时间手术。根据患者意愿分组,采用背阔或肩胛皮进行修复,即传统皮组;采用背阔填充、覆盖创面,再用中厚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封闭表面的方法进行修复,即联合移植组。术后主要对足部功能、是否正常穿鞋、皮外形、二次手术等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皮均存活,无感染和皮肤坏死。传统皮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6~52岁,平均年龄27.6岁。缺损面积为5.5 cm×8.0 cm~19.5 cm×23.0 cm,平均10.1 cm×16.2 cm。术后定期随访6~24个月,平均9.7个月。足部行走功能基本恢复,皮质地良好,其中18例患者认为皮外形较为臃肿,其中15例影响穿鞋,14例进行了皮去脂手术,2例瘢痕较明显。联合移植组18例,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19~49岁,平均30.7岁。缺损面积为4.0 cm×6.5 cm~20.5 cm×23.0 cm,平均11.7 cm×17.3 cm。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8.3个月。所有患足行走功能基本恢复,足部外形良好,不臃肿,轮廓与足踝部曲线与健侧相近,无皮肤损伤和溃疡发生,全部患者穿鞋满意,无需二次手术,9例瘢痕较明显。结论与传统背部游离皮相比,在恢复足部功能的基础上,游离背阔联合表面植皮可有效覆盖较大面积的足背软组织缺损,术后不臃肿,无需二次手术修整皮,外观更为满意,但联合移植组术后瘢痕增生的风险加大。

  • 标签: 游离皮瓣 足创伤 显微外科 软组织创伤
  • 简介:摘要2015年5月至2019年9月应用游离股外侧移植治疗7例顽固性慢性脓胸,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70岁,平均(66.38±11.24)岁。脓胸均为胸部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右侧6例,左侧1例。中取游离股外侧填塞脓腔,显微镜下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动脉、静脉与胸背动、静脉间断缝合,以提供该组织的血供。术后游离成活6例,失活1例。术后随访(26.5±18.2)个月,1例恶性胸腺瘤转移复发,术后半年死亡;其他6例均成活,脓腔填塞良好,无脓胸复发,无胸闷等不适。供区愈合良好,下肢功能无明显影响。游离股外侧移植能有效填塞脓胸残腔,不改变胸廓外形,不影响下肢功能,适用于含有巨大脓腔、无法使用带蒂和其他游离的术后慢性脓胸,近、中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移植再造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研究。纳入2021年8月—2022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移植再造乳房的11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32~57岁(平均45.1岁)。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切取皮长22~30(24.5±0.8)cm,皮岛宽10~12(11.2±0.5)cm。具体制备形式包括:类型Ⅰ,一侧传统带蒂腹直联合对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移植;类型Ⅱ,双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移植;类型Ⅲ,一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联合对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移植。观察皮血运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皮制备类型Ⅰ4例、类型Ⅱ4例、类型Ⅲ3例。所有皮顺利成活,未见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挛缩变形;皮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制备手术难度不大,能有效减小供区损伤,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较好的手术方法选择。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乳腺肿瘤 腹直肌皮瓣 带蒂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额悬吊和提上睑缩短治疗上睑下垂的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纳入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额悬吊与提上睑缩短矫正上睑下垂术后疗效的临床对照试验,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3篇文献共1 308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研究组用额悬吊,对照组用提上睑缩短。两组术后疗效比较,OR=2.91,95% CI:1.57~5.39,P<0.01。两组术后眼睑闭合不全程度MD=-1.05,95% CI:-1.43~-0.68,P<0.01。两组术后上睑下垂欠矫发生率比较,OR=0.24,95% CI:0.16~0.3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额悬吊治疗上睑下垂术后疗效优于提上睑缩短,术后并发症更少。

  • 标签: 专题Meta分析 治疗结果 额肌瓣悬吊术 提上睑肌缩短术 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瓦合眼轮匝用于眼袋切除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接受眼袋切除患者100例[男25例,女75例,年龄20~60(38.39±3.3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层瓦合眼轮匝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下睑皮肤入路眼袋切除,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红肿、小血肿、少量分泌物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890,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期间,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862,P<0.05)。结论双层瓦合眼轮匝用于眼袋整形可达到较满意效果,安全性较好。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 眼袋切除术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背阔和股前外侧皮游离移植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鳞癌)切除后创面的效果,探讨两种皮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头皮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CT检查,未见癌转移,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无血管疾病,实施肿瘤扩大切除后创面采用背阔或股前外侧皮游离移植修复。对2种皮中血管变异情况,吻合血管直径,血管蒂的长度,皮切取面积、切取时间,吻合血管时间,手术时间,供区和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测量或记录。结果共纳入21例病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2~61岁。其中11例采用背阔游离移植修复,10例用股前外侧皮游离移植修复。随访1~2年,21例皮全部成活。背阔组无血管变异病例,而股前外侧皮组有2例血管变异。背阔组吻合动脉血管直径为(2.14±0.09) mm,静脉为(2.49±0.10) mm;血管蒂的长度为(6.14±0.28) cm;皮切取面积(135.0±20.8) cm2、切取时间(114.8±3.0) min;吻合血管时间(20.8±0.8) min;手术时间(6.5±0.2) h。股前外侧皮组吻合动脉血管直径为(2.15±0.14) mm,静脉为(2.45±0.15) mm;血管蒂的长度(6.80±0.31) cm;皮切取面积(159.9±16.4) cm2、切取时间(119.8±3.6) min;吻合血管时间(21.5±0.9) min;手术时间(6.9±0.2) h。2种皮手术中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别。背阔组供区总体并发症发生(7例)较股前外侧皮组(4例)多;受区总体并发症发生(1例)较股前外侧皮组(2例)少。结论背阔和股前外侧皮修复头皮鳞癌切除后创面均能取得良好效果。背阔血管恒定,手术相对简单、风险低,更适合初学者;股前外侧皮较薄,供区并发症发生少,患者易接受,并可在仰卧位下完成手术操作,更适合老年患者。

  • 标签: 外科皮瓣 游离组织瓣 肿瘤,鳞状细胞 肌皮瓣,背阔肌 股前外侧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背动脉前锯支在带蒂背阔移植乳房再造中的补救作用。方法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对4具新鲜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测胸背动脉前锯支的数量、长度、直径及来源。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带蒂背阔移植即刻再造乳房的患者临床资料。在分离、切取带蒂背阔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胸背动脉受损,改用以胸背动脉前锯支为蒂制备背阔再造乳房。术后对皮成活情况、乳房外观和质地、乳腺癌有无复发以及供区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在4具(8侧) 标本中共发现11条前锯支,长度为(6.3±1.8) cm,直径为(2.4±0.4) mm,其中7条发自胸背动脉主干,3条发自胸背动脉垂直支,1条发自胸背动脉水平支。临床病例共纳入6例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年龄29~61岁,平均42.7岁;病程(10.7±5.4)个月(2~36个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继发乳房缺损面积为14 cm×6 cm~16 cm×7 cm,中切取背阔皮岛面积为13 cm×6 cm~17 cm×6 cm。术后皮均完全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术后随访9~28个月,平均13.7个月,所有患者乳房外观和质地满意,均未见局部复发,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肩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胸背动脉前锯支解剖恒定,与胸背血管相交通,可以为背阔供血;以胸背动脉前锯支为蒂可有效保证背阔的血运,可作为胸背动脉主干损伤情况下乳房再造的补救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胸背动脉 前锯肌支 带蒂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取掌长移植联合多种皮修复多指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对8例18指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缺损大小及类型,急诊采用同侧带掌长肌腱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和取掌长移植,手指或手背岛状皮修复创面,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根据需要可携带桡神经掌皮支;腕部及手背供区直接缝合,手指供区V-Y推进皮直接修复。结果术后8例18指皮均存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8~14个月,皮质地柔软,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手指皮肤相近,耐磨性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功能:优15指,良2指,可1指。结论本方法可一次性修复患指创面和肌腱缺损,重建患指运动及感觉功能,且皮外形、质地较好,是目前多指复合组织缺损修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掌长肌 桡动脉掌浅支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失代偿性肝硬化、重型肝炎等终末期肝病的最终治疗手段是肝移植,该过程中少症发病率高达43.4%。少症会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生存时间,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主要通过术前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计算第三腰椎平面骨骼含量来评估少症。现有研究证明,肝移植患者存在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和代谢紊乱导致的蛋白质合成率降低,已发现的肝-轴介质(如高氨血症、低生长激素和睾酮、内毒素血症等)、潜在的介质(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肠道菌群在肝移植相关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回顾了肝移植少症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采取合理的营养素和激素补充、个性化的阻抗锻炼、阻断肝-轴介质通路等联合治疗手段,提高临床医生对少症的重视程度,可能改善甚至逆转少症,有效减少患者围期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长期预后。

  • 标签: 肝移植 失代偿性肝硬化 肌少症 肝-肌轴
  • 简介:摘要失代偿性肝硬化、重型肝炎等终末期肝病的最终治疗手段是肝移植,该过程中少症发病率高达43.4%。少症会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生存时间,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主要通过术前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计算第三腰椎平面骨骼含量来评估少症。现有研究证明,肝移植患者存在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和代谢紊乱导致的蛋白质合成率降低,已发现的肝-轴介质(如高氨血症、低生长激素和睾酮、内毒素血症等)、潜在的介质(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肠道菌群在肝移植相关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回顾了肝移植少症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采取合理的营养素和激素补充、个性化的阻抗锻炼、阻断肝-轴介质通路等联合治疗手段,提高临床医生对少症的重视程度,可能改善甚至逆转少症,有效减少患者围期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长期预后。

  • 标签: 肝移植 失代偿性肝硬化 肌少症 肝-肌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额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13例(16只眼)力几乎为零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28岁。采用重睑法切口,于上直与提上睑之间的结膜上穹窿处分离出check韧带,悬吊固定于睑板上缘使上睑缘抬高2~3 mm,眶隔后分离形成额缝合固定于check韧带下端,动态调整提高上眼睑高度至角膜上1~2 mm处。术后进行手术效果评价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本组共13例16只眼,均于术后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16只眼睁眼时上睑缘均位于角膜上1~2 mm处,闭眼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闭合不全,未见结膜脱垂、睑内翻等发生。随访4~12个月,矫正效果良好共12只眼,效果一般3只眼,矫正不足1只眼,矫正总有效率约93.75%(15/16), 效果满意。所有病例未见暴露性角膜炎、睑内翻、结膜脱垂等并发症。结论额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能有效地提高上睑缘高度,具有矫正效果确切而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上睑提力极弱的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

  • 标签: 上睑下垂 额肌瓣 check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修复背阔供区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采用背阔修复创面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4~81岁,平均43.6岁。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查背阔前缘和后缘附近的穿支血管并进行标记。中根据拟修复缺损的大小、形状,切取背阔,修复缺损;依据术前穿支血管探查结果,掀起1块或多块穿支蒂螺旋桨皮,转移修复背阔供区缺损。观察术后效果。结果24例背阔术后均成活,包括带蒂22块,游离2块,面积16 cm × 11 cm~33 cm × 17 cm,宽度9~20 cm。24例均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修复背阔区,其中12例应用1块螺旋桨皮,11例应用2块,1例应用3块,共37块穿支皮,包括36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1块自由设计穿支皮。螺旋桨皮的面积13 cm × 5 cm~23 cm× 14 cm,血管蒂长度3~6 cm,皮旋转角度90°~180°,所有螺旋桨皮的供区都直接关闭。术后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完全坏死,清创后另行植皮修复;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远端2 cm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其他35块皮全部成活,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24例均获1~38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4例肿瘤患者出现肿瘤复发,需再次实施肿瘤切除;所有患者对术后区功能和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修复背阔供区缺损,在确保切取一个宽大的用于缺损修复的同时,还可以确保背部供区能直接关闭。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穿支螺旋桨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nterTan髓内钉联合股方蒂骨移植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其对血清B型尿钠肽(BNP)、纤维蛋白原(FIB)和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8例,均为股骨颈骨折。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InterTan髓内钉联合股方蒂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BNP、FIB和P1NP水平。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4.62%(33/39)、61.54%(24/3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78,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术后VAS评分逐渐降低,ADL评分逐渐升高。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点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5.38%(6/39)、38.46%(15/3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278,P<0.05)。术后24 h、48 h、72 h两组血清BNP、FIB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术后不同时点血清BNP和FIB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术后不同时点观察组血清BNP、FIB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血清P1NP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血清P1NP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血清P1NP水平组间比较及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nterTan髓内钉联合股方蒂骨移植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较空心螺钉内固定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中损伤也更大,但术后恢复情况更好,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案供临床选择。

  • 标签: 髋部骨折 老年 InterTan髓内钉 骨瓣移植术 B型尿钠肽 纤维蛋白原 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咬神经支配股薄移植治疗成人晚期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6—2017年37例接受股薄移植的晚期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26例;年龄(40.3±12.7)岁。对股薄移植术前、术后口角移动距离(ΔT-C)、患者自评面功能量表(facial clinimetric evaluation,FaCE)评分,医生使用电子化临床面神经麻痹评估量表(electronic,clinician-graded facial function scale,eFACE)评分的差异。使用SPSS 11.0软件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年,手术前后患侧口角移动距离[ΔT-C术前为(-1.2±3.1)mm,ΔT-C术后为(6.1±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1);手术前后FaCE分别为(29.4±14.1)分、(57.6±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P<0.01);手术前后微笑总分、静态评分、动态评分、中面部评分4种状态下eFACE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8、-29.1、-41.3、-43.9,P值均<0.01)。结论咬神经支配股薄移植是成人晚期面神经麻痹治疗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修复外科手术 生活质量 股薄肌 咬肌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外斜转移技术在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9例;年龄为(67±10)岁,年龄范围为45~80岁。14例患者采用腹外斜转移技术行腹壁缺损修补和功能重建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疝相关生命质量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术后1个月、12个月各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切口疝复发或腹壁膨出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4例患者均采用单侧腹外斜转移技术顺利完成腹壁缺损修补和功能重建手术,采用补片行加强修补。补片均为标准型聚丙烯补片,放置于后、腹膜前间隙。1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3±34)min,中出血量为(119±59)mL,补片大小为(450±156)cm2。(2)术后情况:14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4±3)d。14例患者中,1例发生Ⅲ型血清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腹外斜缺血坏死、切口裂开、手术部位感染、肠梗阻或肠瘘等并发症。(3)疝相关生命质量情况:14例患者术前疝相关生命质量调查评分为(38±8)分,术后12个月为(77±1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29,P<0.05)。(4)随访情况: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切口疝复发或腹壁膨出。结论腹外斜转移技术可应用于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并发症较少,可改善患者疝相关生命质量。

  • 标签: 切口疝 腹壁重建 腹外斜肌 转移肌瓣 并发症 腹壁膨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联合筋膜鞘悬吊与额悬吊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7.0系统(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数据库(SCIE)等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2002年2月至2019年4月联合筋膜鞘悬吊与额悬吊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相关研究,对两种手术的矫正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315例患者387只眼,联合筋膜鞘悬吊组158例192只眼;额悬吊组157例195只眼。联合筋膜鞘悬吊矫正有效率高于额悬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筋膜鞘悬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额悬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优于额悬吊

  • 标签: Meta分析 眼睑成形术 重度上睑下垂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 额肌瓣悬吊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状旁腺全切除及自体前臂肌肉移植和前臂腕屈前筋膜超声引导匀浆注射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20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接受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共1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手术方式为甲状旁腺切除+自体前臂肌肉移植,观察组为甲状旁腺切除+自体前臂腕屈前筋膜超声引导匀浆注射移植,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至术后3个月内移植物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 min、1、3个月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血磷及血钙磷乘积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二维超声模拟椭圆弥散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0.41) cm3比(1.91±0.55) cm3, t=6.519, P<0.001]。观察组三维超声实际体积与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iPTH值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1=47.728+122.337 X,r1=0.892, P<0.05,呈正相关性;观察组二维超声模拟椭圆弥散体积与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iPTH值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2=121.408+81.736X,r2=0.883, P<0.05,呈正相关性。结论与肌肉移植相比,甲状旁腺腕屈前筋膜超声引导匀浆注射移植术后血清iPTH、血钙、血磷、血钙磷乘积恢复水平基本相同,但操作更方便,弥散体积更小。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移植,自体 超声处理
  • 简介:摘要颊黏膜是由部分颊、颊黏膜和丰富血管组成的,其解剖结构简单,应用方便,是外科医师重建头面部缺损的一种好方法;颊黏膜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重建的一种多功能、可靠瓣膜,因其具有通用性、灵活性、柔软性,并且带来最小供区并发症和最好的美容效果而广泛应用于头面部软组织及其他复杂缺损的重建。

  • 标签: 颊肌黏膜瓣 外科皮瓣 口腔颌面部 岛状颊肌黏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联合内侧半比目鱼桥式带蒂转移治疗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手足外科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9~50岁,平均35岁。所有患者均以胫后动脉为蒂小腿内侧皮联合内侧半比目鱼桥式带蒂转移治疗。软组织缺损的范围为10 cm×9 cm~13 cm×8 cm。和血管蒂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末次随访时按Iowa等提出的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皮全部成活,没有发生血管危象。有1例患者发生远端小块植皮坏死,经2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术后所有患者获2.5~4.5年(平均3.8年)随访。受区外形较好。末次随访时按Iowa等提出的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方法评定疗效: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小腿内侧皮联合内侧半比目鱼桥式带蒂转移适用于治疗小腿仅有1条主要血管的软组织缺损,可减轻供区损伤。

  • 标签: 腿损伤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肌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