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基质片段凝胶(SVF-gel)在局部隆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于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84例轻度鼻根、鼻梁低平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男2例,女40例,年龄23~42(31.17±5.27)岁]和对照组42例[男2例,女40例,年龄20~44(30.76±5.86)岁]。观察组实施脂肪颗粒抽吸术+SVF-gel提取制备+注射隆鼻术,对照组实施脂肪颗粒抽吸术+注射隆鼻术。根据术后鼻根及鼻梁高度变化、鼻额角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满意度等进行评估。结果84例患者术后随访14 d至24个月,鼻根及鼻梁高度明显增加,线条更为和谐,由鼻额角变化得出观察组吸收情况远低于对照组。除观察组3例患者、对照组8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外,其余73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注射区脂肪液化、坏死、硬结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3例经再次注射后达满意效果,对照组8例经再次注射后1例达满意效果,3例不满意,4例经假体隆鼻修复达满意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37例、良5例,满意度100%;对照组优20例、良15例、差7例,满意度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6, P<0.05)。结论SVF-gel胶注射在局部隆鼻术中较脂肪细胞注射效果持久,脂肪干细胞存活率高,患者满意度较高,尤其适用于不愿接受自体骨、假体、异体组织填充物隆鼻的患者。

  • 标签: 注射 血管基质片段凝胶 自体脂肪移植 注射隆鼻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缺损是骨科比较常见而且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之一。组织工程技术通过模拟体内骨组织生长过程来治疗骨缺损,是目前主流研究技术。水凝胶是一种高分子凝胶,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仅能模拟人体组织的水环境,还可以根据周围环境产生性状变化,能够有效应用于骨缺损的研究和治疗。

  • 标签: 水凝胶 骨缺损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前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孔隙率的水凝胶已用来负载外泌体。与水凝胶的联合应用可以防止外泌体过早被清除,并通过将含有外泌体的水凝胶直接放置于目标部位或其附近,能够保证更集中的外泌体剂量,提供持续且更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关于水凝胶在外泌体负载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鉴于此,我们将简要介绍水凝胶负载外泌体的主要策略及研究现状,总结近年来外泌体-水凝胶持续递送系统的最新研究。

  • 标签: 外泌体 水凝胶 再生医学 生物材料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评价消癥止痛凝胶贴膏制备工艺重现性的方法。方法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及体外释放度试验对消癥止痛凝胶贴膏制备工艺的重现性进行评价。采用HPLC法建立消癥止痛凝胶贴膏的指纹图谱,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 ml/min;柱温25 ℃;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建立HPLC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并采用垂直式Franz扩散池法考察其体外释放度。结果10批消癥止痛凝胶贴膏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5以上;消癥止痛凝胶贴膏中延胡索乙素24 h累积释放量为0.23 mg,8 h累积释放率为91.54%,且6份样品各时间点的RSD值均<3%。结论应用指纹图谱技术及体外释放度建立了消癥止痛凝胶贴膏制备工艺重现性的评价方法,可为贴膏剂制备工艺重现性的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凝胶膏剂 消癥止痛方 指纹图谱 中药制药工艺
  • 简介:摘要腔内手术已经成为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由于疾病本身情况及治疗手段的局限,术后可能出现内漏,导致疾病复发。水凝胶是一种可以根据周围环境产生性状变化的高分子凝胶,能够在腔内治疗后的瘤颈及瘤腔注射,产生占位效应,有效阻断血流,防止内漏发生。而且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以与弹簧圈及药物结合,发挥更大的腔内治疗优势。

  • 标签: 水凝胶 动脉瘤 栓塞
  • 简介:摘要水凝胶是一种具有独特三维网状结构的良好药物缓释载体,可在机体局部储存、释放药物并产生持续疗效。为满足临床实践中多元化的治疗需求,需对体内应用的载药水凝胶进行主动、无创的体外控释。近年来在超声响应性水凝胶领域已进行了系列研究,本文在简介水凝胶药物传递系统特性及释药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对超声响应性水凝胶药物传递系统的响应机制、设计思路及特性、释药性能和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 水凝胶 药物传递系统 控制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二黄止痛凝胶剂的基质处方。方法以凝胶剂中卡波姆940、三乙醇胺及甘油量为考察因素,以制剂的外观性状、稳定性、黏度和盐酸小檗碱体外累计释放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处方工艺。结果拟合回归方程为Y=82.25+ 4.95A+5.19B+1.41C+1.51AB+0.904 0AC-0.531 9BC-2.92A2-1.80B2-0.182 1C2,P<0.000 1,r值为0.977,方程回归拟合度较高最佳工艺处方:卡波姆940量为1.84%,三乙醇胺量为卡波姆940的1.30倍,甘油量为13.99 g,3批验证试验的平均综合评分为88.56分,与预测值的偏差分别为2.93%、2.85%、1.5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二黄止痛凝胶剂制备工艺稳定,实现了处方优化。

  • 标签: 中药工艺改进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二黄止痛凝胶 基质处方 体外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铝凝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交口县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单双号予以对照研究,其中就诊单号纳入对照组,就诊双号纳入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奥美拉唑,而研究组口服奥美拉唑的同时口服磷酸铝凝胶。两组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胃泌素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结果研究组用药后总体疗效[95.83%(23/24)]高于对照组[79.17%(19/24)](χ2=5.079,P<0.05)。用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胃泌素[(137.5±18.5)ng/L比(137.1±18.8)ng/L]、TGF-α[(4.3±1.1)μg/L比(4.4±1.2)μg/L]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3、0.156,均P>0.05)。用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胃泌素下降[(67.6±13.2)ng/L和(85.4±20.3)ng/L(t=18.024、17.569,均P<0.05)]、TGF-α升高[(7.2±1.9)μg/L和(6.1±1.5)μg/L(t=5.268、4.033,均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优(t=8.269、9.278,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3/24)]低于对照组[25.00%(6/24)](χ2=6.539,P<0.05)。结论在奥美拉唑口服的基础之上,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加用磷酸铝凝胶,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其症状,改善其血清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磷酸铝凝胶 奥美拉唑 治疗结果 安全 胃泌素类 转化生长因子α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海藻酸盐因其具备优异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特有的离子凝胶能力,人们已制备了多种海藻酸类生物墨水,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鉴于此,本文将综述海藻酸类水凝胶在3D生物打印中最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调整和优化方案,以及在骨科中的应用,并对此类水凝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海藻酸 3D打印 水凝胶
  • 简介:摘要组织扩张器是一种诱导组织扩张的装置,能较好地修复组织缺损。然而,传统的扩张器存在扩张器易外露、皮肤感染、局部组织血运差等缺点。水凝胶是一种通过吸取液体逐渐膨胀,维持一定容积不变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这一特点制作成的扩张器可以有效应用于组织扩张,其与传统扩张器对比,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在创面缺损修复中有更好的疗效。该综述主要归纳了自膨胀水凝胶扩张器在组织扩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水凝胶 组织扩张器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左旋甲状腺素(L-T4)凝胶剂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大鼠模型的初步治疗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雌雄各半,2月龄),完全随机设计分为6组(每组5只),1组为正常对照组,另外5组腹腔注射131I 18.5 MBq制备甲减模型:其中3组隔日分别给予每100 g体质量0.2 g(高剂量组)、0.1 g(中剂量组)、0.05 g(低剂量组)L-T4凝胶;1组每日给予每100 g体质量0.1 g空白凝胶;另1组每日灌胃每100 g体质量5 μg L-T4钠片(优甲乐)。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于给药第2、4和8周测定血清甲状腺素总量(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检验分析数据。结果给药第2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口服优甲乐组TT4、FT4降低,TSH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4:(65.04±8.20)与(40.34±1.41) nmol/L,FT4:(29.63±4.03)与(18.03±2.76) pmol/L,TSH:(6.04±0.80)与(10.07±1.01) mU/L;F值:60.081~108.128,t值:-4.44~4.86,均P<0.05];而L-T4凝胶剂低剂量组的TT4 [(67.88±14.27) nmol/L]、FT3[(4.04±0.84) pmol/L]、FT4[(33.76±7.71) pmol/L]、TSH[(8.20±0.40) mU/L]与正常对照组[FT3:(4.45±0.34) pmol/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44~2.61,均P>0.05)。给药第4周,L-T4凝胶剂低剂量组、口服优甲乐组和正常对照组的TT4、FT3、FT4、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34.527~90.976,t值:-0.95~0.35,均P>0.05)。给药第4周,L-T4凝胶剂低剂量组和口服优甲乐组的TT4、FT3、FT4、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71~1.03,均P>0.05);一直到第8周,2组各指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47.239~160.679,t值:-0.58~1.02,均P>0.05)。结论L-T4凝胶剂对大鼠甲减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起效快、效果平稳,治疗效果优于L-T4钠片(优甲乐)。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素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 简介:摘要糖尿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慢性创面(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糖、高氧化应激水平、高炎症水平以及易感染等不利因素使糖尿病致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甚至进一步恶化。水凝胶材料由于具有含水量高、生物相容性好和理化性能可调控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创面敷料研究中的热点材料。相较于纱布等传统敷料,水凝胶敷料可为创面提供有利于愈合的湿润环境。通过负载活性物质和改变水凝胶组成及结构,水凝胶敷料可被赋予优异的组织黏附、抗菌、抗氧化以及调控炎症因子表达等功能,因此其在创面敷料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基于糖尿病致慢性创面微环境和水凝胶材料的特点,总结了近年来用于治疗糖尿病致慢性创面的新型多功能水凝胶敷料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当前水凝胶敷料的不足并提出展望。

  • 标签: 糖尿病足 伤口愈合 水凝胶 炎症 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20年1至9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8例(8只眼)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行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时患者年龄为29~74岁。所有患者经过详细的眼科检查后,均符合XEN植入术的手术适应证。术后随访的观察指标包括眼压、眼前节、眼底、青光眼用药和手术并发症。结果8例患者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7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1例。5例患者既往接受过抗青光眼手术。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所有患者术中均顺利植入XEN凝胶引流管,术后随访4~12个月。8例患者术前最高眼压为11~44 mmHg(中位数为28 mmHg)(1 mmHg=0.133 kPa),末次随访眼压为10~18 mmHg(中位数为13 mmHg)。术前青光眼用药为2~4种(中位数为3种),末次随访时青光眼用药为0~2种(中位数为0种)。截至末次随访,手术完全成功7例,手术失败1例。2例患者术中出现前房出血,给予积极处理后眼压下降至20 mmHg以下。1例患者因术后3个月引流管阻塞导致眼压再次升高,接受XEN引流管再通手术后眼压下降,末次随访眼压约10 mmHg,未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但按标准评估为手术失败。其余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小样本初步研究结果显示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是治疗青光眼比较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79-684)

  • 标签: 青光眼 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眼外科手术 凝胶类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猪大网膜来源的细胞外基质(ECM)水凝胶与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hiPSC-CM)的生物相容性及其作为细胞移植递送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化学、物理和酶解的系列方法对猪大网膜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然后将提取的ECM制备成可注射性温敏水凝胶,通过组织学染色鉴定其生化成分,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表观结构,并向小鼠心肌内注射水凝胶观察其原位凝胶形成能力。采用小分子诱导法将人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成心肌细胞,随后将获得的hiPSC-CM分组培养,接种在水凝胶上共培养的为凝胶组,常规培养的为对照组,通过活/死细胞染色、CCK-8和鬼笔环肽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状况和生长形态,采用心肌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法分析心肌细胞生存数量和表型维持情况。结果苏木素-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DAPI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制备的大网膜ECM水凝胶中无明显的细胞碎片、细胞核和脂质残留,天狼猩红和阿利新蓝染色显示该水凝胶保留了ECM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和糖胺聚糖。所制备的水凝胶在4 ℃条件下表现为黏性液体,在37 ℃条件下呈凝胶态。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该水凝胶的微观结构由不规则的纤维和大小不一的孔隙组成。在超声引导下可顺利将制备的ECM水凝胶注射到小鼠心肌内,注射后即刻超声下可见高回声信号,提示水凝胶在心肌内滞留,并通过后续的心肌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发现注射区有团状凝胶的存在。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凝胶组和对照组的hiPSC-CM均大多数存活,很少有死细胞,CCK-8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hiPSC-CM可以在与ECM水凝胶共培养时正常伸展,凝胶组与对照组细胞形态相似,且两组的每细胞F-肌动蛋白覆盖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凝胶组与对照组每视野α-心肌肌动蛋白(α-actinin)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覆盖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API染色的定量结果显示,两组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凝胶组细胞的α-actinin和Cx-43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猪大网膜来源的ECM水凝胶,其与hiPSC-CM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细胞毒性,能够支持hiPSC-CM的体外生存并维持其表型,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可注射性心脏组织工程材料。

  • 标签: 肌细胞,心脏 水凝胶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原位诱导修复再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以及糖尿病性皮肤溃疡等慢性创面的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近年来研究者对原位成形可注射水凝胶,即在创面局部应用可在生理条件下自发凝胶化的水凝胶类生物材料进行了探索。该类生物材料含有细胞外基质成分,可以根据需求添加促进创面修复的细胞,还能作为生长因子等活性肽的控释载体,模拟创面局部微环境,从而诱导修复再生。本文对原位成形可注射水凝胶的原位凝胶化特性及促进创面修复再生的作用进行综述,包括其材料种类、作用机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等。

  • 标签: 水凝胶类 伤口愈合 皮肤,人工 原位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肪组织来源的脱细胞基质水凝胶(DAT-gel)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集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行大腿或腹部吸脂术的健康成年女性的术后废弃无菌颗粒状脂肪组织,术前均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脂肪组织行脱细胞和酶消化处理制备成DAT-gel。扫描电镜(SEM)观察水凝胶的超微结构,流变学测试水凝胶凝胶动力学和粘弹性。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单纯几丁质导管组(Chitin组)、DAT-gel加几丁质导管组(DAT-gel组)和自体神经反接组(Autograft组),每组10只动物。术后12周分别对再生神经的大体观、功能学以及形态学等一系列指标进行观察,评估损伤神经的修复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数据分析,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Turkey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EM检查结果显示DAT-gel凝胶内部呈三维疏松多孔的纤维网络结构。流变学测试结果显示:水凝胶在4 ℃与37 ℃时复数粘度分别为148.91 mPa·s和801.29 mPa·s。DAT-gel随温度增高发生溶胶-凝胶相变结果显示DAT-gel具备良好温敏效应,其溶胶-凝胶相变临界点近似体内温度。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术后12周,DAT-gel组的再生神经形态及其功能均优于Chitin组(P<0.05)。结论DAT-gel可能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脂肪组织脱细胞基质水凝胶 坐骨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组织工程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前列腺癌放疗患者植入水凝胶后对直肠保护作用。方法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前列腺癌患者植入水凝胶后放疗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直肠V70、直肠D2 cm3、肠道不良反应(早期≤3个月,晚期>3个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临床对照研究,包括1 360例患者(水凝胶组690例,对照组6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植入水凝胶后直肠V70、直肠D2 cm3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D=-4.5,95%CI -7.11~-1.90,P<0.001;MD=-19.78, 95%CI -25.92~-13.63,P<0.001),早期和晚期G1肠道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改善(OR=0.64,95%CI 0.45~0.90,P=0.01;OR=0.28,95%CI 0.13~0.60,P=0.001),晚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MD=5.13,95%CI 3.29~6.9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植入水凝胶后早期及晚期≥G2肠道不良反应两组相近(OR=0.46,95%CI 0.17~1.25,P=0.13;OR=0.44, 95%CI 0.09~2.17,P=0.31),早期患者生活质量两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2.30,95%CI -1.31~5.91,P=0.2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植入水凝胶后放疗,可以降低直肠V70、直肠D2 cm3,改善早期和晚期G1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晚期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癌 水凝胶 放射治疗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水凝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与玻璃体类似的光学和流变性,能比较容易地进行玻璃体注射,且具有药物缓释的特点,可以作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缓释系统载体应用于各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已有多种类型的水凝胶载体在动物模型中研制成功,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水凝胶,其中一些可在眼内持续释放贝伐单抗、康柏西普等抗VEGF药物最长达90天,且眼内无明显炎性反应。抗VEGF药物从水凝胶中的释放一般经过初始释放阶段、扩散释放阶段和降解释放阶段。如何控制其在水凝胶中的缓释速率、提高载药量以及延长水凝胶在玻璃体内的降解时间等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30-334)

  • 标签: 水凝胶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药物缓释系统
  • 简介:摘要组织工程是指将细胞、生物材料和生物反应器三部分结合,以构建开发三维人造组织和器官,最终用于增强、修复或更换受损或患病的组织。脂肪干细胞(ADSCs)来自于脂肪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同时具有来源广泛、获取简单、创伤小、扩增迅速等优点,是组织工程中比较理想的种子细胞。水凝胶是一类包含大量水分的三维聚合物网络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弹性、可预测的降解率以及可调节的力学性能,是一种优秀的生物医学材料。近年来ADSCs联合水凝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相关研究涵盖了皮肤、脂肪、骨、软骨、肌肉、心脏、神经组织工程等多个领域。对脂肪干细胞联合水凝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前景做出展望。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水凝胶 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