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5 个结果
  • 简介:近代徽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江春和鲍漱芳,他们都是歙县人。江春早年乡试失败,于是弃学经商,寓居商业中心扬州。他深谙官商结合的道理,乾隆六次下江南,江春徘徊接驾,并个人捐银30万两。乾隆对他颇有好感,为他手书“怡性堂”匾额,赐封为内务奉宸苑卿,授以布政使之衔。扬州瘦西湖有一座砖砌三层白塔,酷似北京北海公园的喇嘛塔,

  • 标签: 近代 徽商 商业中心 官商结合 北海公园 布政使
  • 简介:<正>所谓沿岸贸易税,是指对外籍船舶装运土货自一通商口岸至另一通商口岸所征的出口税和进口税。沿岸贸易税源于外国船从事的土货沿岸贸易,这个税从开始征收到裁撤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深受近代中国社会形势的左右,并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想就笔者掌握的材料,对沿岸贸易税的起源、发展、裁撤及其影响做一述论,以期弄清沿岸贸易税的基本脉络

  • 标签: 沿岸贸易 土货 外国船 复进口 总税务司 清政府
  • 简介: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既是中华古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考古成果表明。早在20多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已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大约在距今8000年前后,以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西汉水流域先民率先发明了农业,开始了新石器时代革命。他们种植糜谷、小米,喂养猪、狗,建立房屋和村落。

  • 标签: 西部地区 文物保护 甘肃 考古
  •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外金融制度变迁规律的比较,从中总结出两者的不同。作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并加以引申和发展。文章认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是可能在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文替发生的,而对交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在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对交替规律起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诸如宪法秩序、产权制度、意识形态等)不同,这决定了强制性变迁是否以诱致性变迁的成果为基础,即正向交替,还是逆向交替,以及强制性变迁完成以后,是否能够再次引发诱致性变迁(第二次交替)。本文是以经济学理论运用于经济史研究的一次尝试。

  • 标签: 近代 金融制度变迁 中外比较 强制性变迁 诱致性变迁 正向交替
  • 简介:近代潮汕地区的走私问题连心豪走私其实是一种非法、变态的贸易行为。这门古老的行业,是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进出口管理上的限制而产生的。只要还存在国家或地区间的商品差价和进出口管制,就必然会出现走私活动。“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百分之...

  • 标签: 潮汕地区 沿海地区 南京国民政府 走私货 海关总税务司署 台湾总督府
  • 简介:<正>近年来,我国近代社会经济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北方经济的研究仍很薄弱。本文以抗战前华北地区棉花流通系统的形成和完善为对象,探讨华北近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对社会经济的近代化所产生的作用。一、棉花流通系统的形成一般讲产量增加和流通范围扩大促使某种商品流通系统的形成。往往前者是主要原因:因为产量增加后产品可扩大流通围,进而逐渐发展为运销系统。江南棉花流通系统就是在产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以国内纱厂为主要对象发展起来的。华北流通系统则恰恰相反,国内外需求量猛增刺激天津章先成为以出口为主的终点市场,随后华北各棉区在原有基础上迅速发展,构成了由终点。中级和初级市场组成的棉花流通系统。

  • 标签: 棉花流通 终点市场 中级市场 天津 近代华北 初级市场
  • 简介:近年来,国有文物商店的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国有文物商店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套模式,习惯了“等、靠、要”,头脑里也逐步形成了一种偏向于保守的惰性思维方式,工作上满足于得过且过混日子,大多数文物商店长期处于保命状态,文物作用的发挥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大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文物保护利用的环境条件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文物商店如何适应转轨时期的新形势,迅速扭转和摆脱不利的局面,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谋发展,这是摆在关心和从事文物事业同志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文物商店 国有商店 经营管理 对策
  • 简介:张謇奠定了苏中市镇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基础,建成一批工业、港口和盐垦等市镇,大大推动了苏中市镇现代化进程。张謇为市镇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即以发展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农业促进市镇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传统市镇向近代市镇转型。

  • 标签: 张謇 苏中市镇 发展
  • 简介:近代闽台地区一直是清朝着力实行族正制的地方,泉州、漳州与台湾的基层社会不断推行族正制,族正在这些地区长期存在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清代闽台地区的族正制与治理械斗而变异的联庄制度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的秩序。但是与总理、庄正可以得官府颁发的戳记相比,族正则属于不须给与戬记的民间组织。但由于族正的选立也经过官府认可,使得族正既受官府监督控制又缺乏官方色彩。从清前期到近代,清朝族正制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成熟的做法,这就是既监控宗族又防止族正借官府权威而控制宗族,并使宗族进一步组织化。

  • 标签: 近代闽台 族正 宗族 国家与社会
  • 简介:<正>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生产布局,洋纱洋布的大量进口,对中国的植棉业和纺织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国际国内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兴起,曾一度刺激了中国农村植棉业的复苏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棉花产区的布局。本文仅以江苏省为例,对近代该地区的植棉业发展状况作一简单的概述。

  • 标签: 美棉 植棉业 盐垦 江苏省 苏北 徐淮地区
  • 简介:“很多人问我,你收藏的这些文物价值几何?我说‘无价’。中华文明、民族智慧如伺作价?!听我如此回答,大部分人都会哑然、愧疚……”5月24日,在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的石峰岩寺,身披袈裟、手抚念珠的净雄法师伫立禅室,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样说道。

  • 标签: 民族智慧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佛教协会 物归原主 中国佛学院 学诚法师
  • 简介:外债作为中国近代外来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对此学界已有诸多研究,但学界少有关注外债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运行框架和制度特征.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外债制度演变表现出的若干特征入手,认为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外债制度演变具有债务主体单一化、债款来源多样化、债务管理法规化和债务运行自主化的趋势,而后论文又结合中国近代的民族-国家建设过程和制度的移植-变迁对外债制度演变所表现的趋势作更深一层的剖析.

  • 标签: 发展趋势 中国 近代 外债制度 演变
  • 简介:一旦国家负债累累,老百姓又不得不交税的时候,连那些本来不关心政治的公民也不得不关心政府的权力、自己的权利,交税是提醒公民权利、感受政府权力的最具体方式

  • 标签: 负债 近代 公民权利 政府权力 老百姓 关心
  • 简介:又见强拆!只不过这一次被强拆的对象是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元粮仓遗址。2010年7月,曾入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江苏省镇江市13座宋元粮仓遗址在当地高档楼盘“如意江南”的开发中被毁。

  • 标签: 文物保护 犯法 法人 治理 2010年 2009年
  • 简介:本文主要以浙江地方银行1908—1949年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研究其与地方工商业相辅相成的作用和关系,特别是该银行在1931年改革后,积极开展支持工商业发展、支持地方建设事业,并由此带动了其他各项业务的开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使自己在不长的时间里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地方银行。遗憾的是,由于国民政府顽固坚持内战的政策,破坏了地方经济的生存基础,最终导致浙江地方银行与地方工商业都走向了彻底崩溃的不归路。

  • 标签: 浙江地方银行 近代工商业 支持 作用
  • 简介:本文从山西票号的背景及兴起、票号的作用、渠家以及渠本翘与近代工业的关系、近代民族工业与山西票号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了山西票号对近代民族工业的推动。

  • 标签: 山西票号 渠家 渠本翘 近代民族工业
  • 简介:五口通商后,受国际市场需求拉动影响,茶叶畸形发展,茶叶外销量猛增,成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出口价值占据外贸总值的一半以上.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市场,才能顺利实现产销的有机结合.虽然近代中国茶叶市场体系不完善,功能不健全,但市场结构的多层次性与功能的发挥仍然使生产与销售得以沟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得以衔接.近代茶叶市场,可分内销市场与外销市场两大类,外销市场又分为以产区为中心的初级市场,以茶埠为中心的周转中级市场及国际承销市场.无论是外销市场还是内销市场,各级各类市场分工明确,相互衔接,最终实现了茶叶从产品到商品,再到消费品的转化.研究茶叶市场结构与功能及其不同市场主体人们的活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当前面临入世的中国茶叶也有借鉴作用.

  • 标签: 近代 茶叶市场 茶埠 茶叶承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