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政府出台的相关企业发展政策的增加,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更新或被淘汰,债务问题也随之增多,相应的解决办法也随之产生。目前,债务重组已变成多数企业解决债务问题的主要方法。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说明了债务重组的内涵和主要重组方式,在此基础上,以举例的方式重点探讨了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 标签: 债务重组 会计业务 会计核算
  • 简介:本文在介绍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基本思路,并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了其操作方法。

  • 标签: 债务重组 固定资产清偿 债务转资本
  • 简介: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了财务困难的前提下,债权人向债务人作出让步,债权人遭受债务重组损失,债务人获得由此产生的债务重组利得。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以及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本文拟就准则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质疑。一问:财务困难的界定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但如何界定财务困难,准则并未明示。通常我们可以认为财务困难是指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债务人不能按原定的条件偿还债务,这些特征确实可以表明一个企业存在财务困难,但在一般情况下其程度是无法把握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不确定,给实际操作带来了许多潜

  • 标签: 会计准则 债务重组 企业会计 财务困难 让步事项 税法
  • 简介:本文以新准则实施后2007年和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新准则下进行机会主义债务重组的公司主要是已经连续两年亏损面临停牌风险的公司,而一年亏损的公司则对这一极端盈余管理手段的使用比较谨慎,并不倾向于进行债务重组来避免被特别处理。同时,发挥外部公司治理功能的审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察觉这些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由于我国退市制度中没有对审计意见的严格规定,使得审计意见对公司进行机会主义债务重组行为的制约作用较弱。

  • 标签: 债务重组 机会主义 退市风险 审计意见
  • 简介: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是目前企业较为常见的一项业务。新会计准则和新《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将债务重组分为五种方式,并规定不同债务重组方式的会计处理。2003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对企业在债务重组

  • 标签: 企业 债务重组业务 纳税调整 债权人 债务人 非现金资产
  • 简介:一、基本要求(一)企业应分清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和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委组的界限。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是指债务重组双方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会继续经营下去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债务重组。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则指债务人处于破产清算或企业改组等状态时与债权人之间进行的债务重组。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可按债权人是否作出了让步,再分为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和债权人未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门)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凤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帐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例如,银行免除某困难国有企业积欠构利息,只收回本金。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对该企业作出了让步。再如,甲企业欠乙企

  • 标签: 债务重组损失 公允价值 红星公司 债务重组收益 帐面价值 债权人
  • 简介:本文对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了1999年和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重组后公司长期业绩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减少了重组公司利用重组收益以达到扭亏为盈、股权再融资和撤销ST的动机;同时,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重组后的长期业绩比1999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要好。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更抑制了公司运用债务重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使得重组公司的长期业绩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会计准则 公司业绩 债务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