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首先对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的挤出效应和产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两类效应的大小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挤出和产出效应同时存在,挤出效应更多是短期效应,长期来看产出效应可以通过提高适龄劳动人口、降低养老金缴费率和抚养比等渠道弥补挤出效应对青年人就业率的冲击。根据上述结果对退休方案的节奏和时机进行了测算,发现每年延迟半岁的退休政策可以最大化地降低短期内挤出效应对青年人就业的不利影响,同时产出和挤出效应的时间轴效应表明最优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时机是在2020年之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及节奏控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延迟退休 就业 产出效应 挤出效应
  • 简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劳动者有了单位,就有了劳保医疗;没有了单位,就失去了劳保医疗。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与“劳保医疗”之间的关系,好似“皮”与“毛”。有了“皮”,“毛”就有了根基;否则的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标签: 就业 劳保医疗 计划经济体制 劳动者 医疗保险
  • 简介:一、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和特征灵活就业又称非正规就业,是指在正规就业形式之外的其他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灵活就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有、集体等单位的正规就业人数不断减少,而从事各类灵活就业的人员规模在逐步增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主要是以灵活就业形式实现再就业;流动进城的农民工大多数从事的也是灵活就业形式的工作。

  • 标签: 灵活就业人员 就业形式 难点 参保 90年代中期 下岗失业人员
  • 简介:在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部门职工依然是劳动力队伍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现象与发展经济学的认识存在矛盾.发展经济学假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职工会转入到正规就业部门工作。

  • 标签: 非正规就业 医疗保障 职工 发展中国家 经济学假设 发展经济学
  • 简介:宜昌市是全国101个国企改革的试点城市。随着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大量职工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他们迫切期望在发生疾病的时候,能向单位职工一样享有一定的医疗保障。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灵活就业的新要求,解除灵活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该市较早突破了医疗保险限于“城镇职工”的局限,城区从2002年7月1日开始试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办法。截止到2004年末,有44707名灵活就业人员(含低保人员1406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占全部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的18.68%,占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中灵活就业人员的64.80%。

  • 标签: 灵活就业人员 医疗保险 运行情况分析 宜昌市 “单位人” 市场经济条件
  • 简介:通过对220名具有广州市户口的工伤职工和247名外来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本地工和外来工在性别组成、年龄、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受伤类型、伤前职业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而在文化程度、伤残程度、就业欲望和实际就业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别。这说明不同群体工伤职工在流行病学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我们在进行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时应根据各自特点进行。

  • 标签: 工伤职工 流行病学 再就业 性别比例 劳动强度 中国
  • 简介:日元对美元汇率连续走低,到2001年12月25日,日元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为130.80,为1998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元贬值在国际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导致东南亚各国货币汇率出现大幅度调整,甚至在个别国家出现了汇率水平逼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低点的现象。

  • 标签: 日元 贬值 汇率政策 汇率趋势 金融市场
  • 简介:本文将收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考察不同收入水平下寿险需求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段的寿险需求有着不同的收入弹性,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小于1000美元时次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寿险需求仍会保持高速增长,但收入弹性逐步降低。中国寿险业要抓住收入弹性较高的有利时期,加快发展。

  • 标签: 寿险需求 回归分析 收入弹性
  • 简介:1995年7月28日达成的临时性、全球金融服务协议将在1997年12月31日期满.在期满两个月前即1997年11月1日前再由各国谈判达成正式协议.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字,协议将打开90%的金融市场,将确保“几乎是不受限期地使用2万亿美元保险费”.自1993年4月中国提交了包括保险在内的新的承诺单,这个承诺单表明中国开放市场,希望加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态度,而且也将为中国国际化创造条件.我国的保险业起步和保险市场发育的时间不长,加之保险改革滞后,还没形成一种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情的市场模式,正处于原来封闭的行政垄断向具有多个市场主体的保险市场过渡时期.然而正是这个时期却面临向国际保险业开放保险市场的巨大压力,同

  • 标签: 保险市场 保险公司 “入关” 行政垄断 保险资金运用 偿付能力
  • 简介:对于保险对社会的巨大影响,目前的保险理论研究并没有给予足够关注。保险“新国十条”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保险社会地位的陡升。本文首先援引代表性学者的观点指出,保险理论研究相对不足;而后从保险的历史宏观地位、治理目标与治理手段等总体视角出发,综述保险对社会的重要影响。之后,本文系统介绍保险型社会、保险国家等代表性理论对保险的社会影响的研究。再次,本文系统梳理保险对社会个体的深刻影响,保险对社会关系的深远影响等研究。最后,本文总结得出,保险的社会影响研究之于保险理论发展和保险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保险 社会影响 治理 保险型社会
  • 简介:网络金融是网络与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以电脑网络为技术支撑的金融活动和相关问题的总称,网络金融适应了网络经济时代金融的发展,它将成为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网络经济及在其影响下产生的网络金融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网络金融 金融理论 理论研究
  • 简介: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了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自1980年中国重新开放保险业务以来,实践证明,在我国保险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保险业的开放性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绩效稳步增长,保险业的发展走上了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这些成就的取得,无疑是我国保险业监管制度变迁的结果。

  • 标签: 制度变迁 保险业发展 监管制度
  • 简介: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保险领域纳入调整范围,其意义深远。在具体制度上,新《消保法》对经营者对于格式合同的提示说明义务做了修改。它细化了保险人提示义务的范围,并对说明义务的履行方式有所启发。网购保险可考虑适用无理由退货制度。进一步而言,可以建立适用于保险(金融)领域的“冷静期”制度。

  • 标签: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保险 提示说明义务 无理由退货制度
  • 简介: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财政惠农举措,奶牛保险政策的目的在于利用保险手段建立疫病和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机制,稳定养殖户收入,调节并促进养殖户的奶牛养殖行为。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500户奶牛养殖户的问卷调查,应用基准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奶牛保险政策对养殖户奶牛养殖规模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养殖户参保行为的内生性后,奶牛保险政策的参与显著改变了养殖户的奶牛养殖决策行为,有助于提高养殖户从事奶牛养殖的积极性,激励养殖户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 标签: 农业保险 奶牛保险 养殖户 养殖规模
  • 简介:本文借助专家投票法及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就互联网对我国保险营销渠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对传统保险营销渠道的影响以替代效应为主,但在减少营销渠道对保险企业资产规模的限制和促进投保人从该渠道获取全面信息方面,对传统营销渠道有所改善;互联网在对保险产品复杂度的限制、保户服务体验和粘性以及渠道风险性等因素上的作用不显著。同时还发现,互联网对保险代理渠道中少数代理渠道的促进作用显著,对其他渠道的影响以替代效应为主,但会受到保险公司网络营销布局等因素的干扰。基于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本文从监管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标签: 互联网保险 营销渠道 专家投票 PLS回归
  • 简介:本文将社会福利作为衡量保险市场效率的标准,分析保险人的风险分类行为是否有助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效率的提高。本文首先证明了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然后比较了实施风险分类前后社会福利的差异。结论表明:-3保险市场处于R—S均衡时,准确性较高的分类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准确性不高的分类不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当保险市场处于wilson均衡时,除非保险人能对投保人进行较准确的分类,否则风险分类反而会使社会福利下降。

  • 标签: 信息不对称 风险分类 社会福利 市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