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以下简称群文档案)是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一个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真实记录,属档案的一个门类,既有档案的共性,又有文化艺术的特殊性.如何挖掘整理和充分地开发利用艺术档案的信息资源,使其个性与共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根据自身管理这类档案的体会,就群文档案的形成和开发利用谈点初浅看法.……

  • 标签: 形成利用 文化艺术 档案形成
  • 简介:北京"798"和"751",在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心中已经成为艺术、设计和时尚的圣地,包豪斯风格的建筑、幽静的厂区环境、潮流前卫的艺术展示、科技时尚的工业设计、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每天都吸引着无数的访客,不仅成为北京工业遗址成功改造的典范,更是被打造成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佳名片。

  • 标签: 艺术区 厂区环境 包豪斯风格 艺术展示 工业设计 酒仙桥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文艺事业。1949年初,中共北京市委建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全市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主张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以繁荣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北京市委宣传部在五十年代末提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已有所改善,应将文艺普及、创作工作提到议事日程。1958年11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向全市发出了《关于开展群众文艺创作运动的指示》,要求以典型带动一般,苦战一秋一冬,从根本上改变首都文化工作的面貌,使北京市的文化建设工作,站在全国文化工作的最前列。全市产生了以建国10周年献礼为标志的文化高潮,北京地区许多专业团体到各区县开展辅导工作,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区办了4所“业余艺术学校”和13所“工农红色业余艺术学校”,由各区文化馆负责组织派人教课。学员半脱离工作、生产岗位参加学习或业余学习,设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班次。在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大规模的群众文化艺术工作逐渐沉寂下来。

  • 标签: 中共北京市委 文化艺术工作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业余学习 史料 文化工作
  • 简介:唐宋时期,巴蜀建筑是古代建筑文化、施工技艺的重要时期。其不但携带了大量的人文历史信息,也是巴蜀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受社会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巴蜀建筑发展更为快速,建筑文化和技术传承了巴蜀地区千百年来的建筑技艺,出现了各种娱乐性等建筑。

  • 标签: 唐宋时期 巴蜀建筑 艺术文化
  • 简介:一、要充分认识艺术档案的重要作用首先,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艺术档案是群众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反映,它真实记录了群众文化艺术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所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文字、图表、声像、实物、乃至电子数据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从某种意义说,

  • 标签: 艺术档案 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传承 艺术智慧
  • 简介:现代设计是时代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设计从物质生活逐渐提升到了精神生活的层面.并有从着重于功能性和审美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高性能、审美性、便捷性、体积合理、材料环保且更加人性化的趋势。而符号的设计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体系.一直是结合运用在现代设计当中,简约的风格,具有文化底蕴、地域特点、

  • 标签: 现代设计 情结 档案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生活水平
  • 简介:为了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促进我市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市文化局于2001年12月4日至6日举办了“西安文化系统艺术档案学习班”全市艺术单位的有关领导及艺术档案管理人员40余人参加了学习。

  • 标签: 文化局 档案学 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人员 文化部 艺术
  • 简介:《中国档案分类法》的标记符号邓绍兴档案分类史上,使用标记符号由来久矣。早在魏、晋以甲、乙、丙、丁为分类标记,宋代“以千字文为号”,明、清除延用千字文外,还以天干、地支为分类符号。古代标记符号的缺点是书写不易,助记性不强,又无法体现类目体系的层次性。近...

  • 标签: 《中国档案分类法》 标记符号 分类体系 中国地区表 分类表 类目设置
  • 简介:随着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各艺术单位的艺术生产、交流、研究、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了大量的艺术档案。这些档案是艺术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广大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把这些档案认真地整理、集中妥善地保存起来,使其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中发挥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标签: 文化艺术事业 档案工作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艺术工作者 艺术生产 艺术单位
  • 简介: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舆情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舆情管理变得日益复杂和重要,如何准确把握社会舆情的内在特征及其演进过程中的潜在规律,实现社会舆情大数据档案在管理模式和收集技术上的创新,对于新形势下做好社会舆情引导工作,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内容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标签: 大数据 网络舆情 治理模式
  • 简介:陈其吉,号幽兰,海南文昌人,(1948年出生)自幼爱好书画。中学时习唐楷柳体,汉隶礼器张迁。后广涉欧颜赵二十。八十年代中叶对晋碑小爨侵淫最深,常年临池不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展。

  • 标签: 简介 艺术 1948年 八十年代 国内外 书画
  • 简介:茶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体系中描绘茶事活动的品类。宋代陶瓷烧造业的兴盛与点茶、斗茶文化的普及,推动了茶画向精细、优雅的方向发展。宋人以茶待客、品茗赋诗,形成系统的民族艺术形态。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研究宋代茶画对于我们厘清宋绘画体系、关照宋人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宋代 茶画 茶器
  • 简介:5月12日上午,由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2015首届巴楚艺术发展论坛开幕式在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会议室内隆重举行。三峡大学校长助理黄浩先生、三峡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梅志刚先生、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书记邹榜贵先生、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副书记王芸女士、宜昌恒利洋珠宝有限公司陈军娥女士出席论坛开幕式,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宇京主持会议。来自三峡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南昌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高校的致力于巴楚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发展论坛 楚艺术 发展研究中心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 简介:十番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类,也叫十番音乐。像广东音乐、江南丝竹,都是传统音乐中的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当中就包括十番音乐。十番音乐产生较早,起源于天津卫,根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流传到江南苏州、无锡、南京一带大约有700多年,到我们楼塔是600多年。这是老前辈告诉我们的,也与后来专家考证相符。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艺术 古镇 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天津卫
  • 简介:照片,是艺术档案的一种载体,是文化艺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文化艺术活动信息的重要方法,是体现文化艺术活动形象性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更适合记载直观的形象。不同的人物历史事件,通过贴切的档案载体来体现,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戏剧,它是一门直观的艺术,而照片档案恰恰你具有直观的属性。照片档案能把人物、事件、环境气氛都如实反映出来,具有最鲜明的直观性。这一点最符合新闻、通

  • 标签: 照片档案 艺术档案 文化艺术活动 档案载体 历史事件 直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