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4 个结果
  • 简介:吴文。中国人,1919年5月12日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4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吴文在数学上作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拓扑学方面.在示性类、示嵌类等领域获得一系列成果.还得到了许多著名的公式.指出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他还在拓扑不变量、代数流形等问题上有创造性工作.1956年吴文因在拓扑学中的示性类和示嵌类方面的卓越成就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获.机器证明方面,从初等几何着手,在计算机上证明了一类高难度的定理.

  • 标签: 吴文俊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数学会 机器证明 斯特拉斯堡 中国科学院
  • 简介:同事崔战路从山东采访回来,话题最多的就是张文和她的世纪英才学校,说她的感人爱情,讲她的“爱能创造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说的多了,大家的心里便有了对张文和她代表的学校的留意与悬念……

  • 标签: 张文俊 创意 现实 世纪英才学校 教育理念 私立学校
  • 简介:当代著名的华人数学家邱成桐认为,青少年朋友应多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教益.最近我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的传记《吴文之路》(胡作玄、石赫编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书中谈到吴文的学习方法,引起了我的兴趣.

  • 标签: 吴文俊学习 学习方法
  • 简介: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差异——这是彭姣老师的为师准则;以舒展的心灵在知识的天空里翱翔——这是彭三老师的治班理念;只要用心去倾听花开的声音,面前一定会是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这是彭老师耕耘的信念。“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把教育工作当作给学生点燃道德之灯的事业;把教育过程当作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这是彭老师值坚持的教育理念。彭老师非常注重发掘每一位学生的妊处,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桃李 心育 教育工作 教育理念 生命历程 教育过程
  • 简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在文字史上留下了两个名篇,一篇是初中语文书上所选的诗--这是一首送别诗,它一反人们离别时哭哭啼啼的俗套,表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情怀,其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此成了人们歌颂友谊的主旋律.另一篇便是,其中也有一对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对写景的佳句真是美妙之极,至今依然为人所称道.

  • 标签: 王勃腾王阁
  • 简介:“物理好难学噢!”自从当了教师之后,我就经常听到学生这么说。很多学生会因为物理“难”学而变为“怕”学物理,最终变为“讨厌”物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很不愿意看见这样的现象发生。因此,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个愿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物理。

  • 标签: 葛文俊 物理教师 中学 物理教学 情景教学 教学手段
  • 简介:<正>在张的眼中,派对摄影有些类似于舞台摄影。在整个派对过程中,所有的人物都在运动着,光影的变化比较厉害。同时,不管是灯光也好,参与者的着装也好,色彩都很丰富。这两点决定了派对摄影技术上的难点,但和真正的舞台摄影相比,拍派对时,摄影师离开人物比较近,捕捉起来方便些。许多摄影师常在派对上将镜头对准"派对动物"们,而张

  • 标签: 舞台摄影 现场性 观看者 角色定位
  • 简介:上周五,胡老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写一篇周记。星期一,胡老师让同学们站起来读周记,有写拾金不昧的,有写师爱的,也有写母爱的等内容。胡老师一一点评并表示赞扬。

  • 标签: 侯守斌 《王文豪》 小小说 初一 语文 阅读欣赏
  • 简介:<正>东疆重镇哈密,从西汉到北宋,曾有“伊吾庐”、“宜禾”、“西伊州”、“伊州”、“伊吾郡”等各种不同称谓。到了元代,始有“哈密力”这个名字,并成为元皇室族子威武王纳勿里封地。明朝永乐年间,设置哈密卫,封纳勿里弟安克帖木尔为忠顺。公元1606年,伊斯兰教传播者买买提夏和加,用武力推翻了蒙古人的长期统治,成为哈密地方的宗教首领和封建领主。1697年,买买提夏和加的儿子艾拜都拉,因生俘准噶尔叛乱头目噶尔丹之子色布腾巴勒珠尔,并把它献给清庭有功,被康熙皇帝封为“哈密回部一等挣

  • 标签: 哈密 郡王 噶尔丹 长期统治 叛乱 安克
  • 简介:企鹅是企鹅家族中的佼佼者,身高达1米,重可达100斤。

  • 标签: 企鹅 家族 身高
  • 简介:Hello,everyone!I'llbeyournewfriends.Iamverygladtogetthischancetoknoweveryonewhocomesfromalloverthecountry.IbelievethatonewhoreadthismagazinemustbeinterestedinEnglish.

  • 标签: 初中 英语 学生习作 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