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作者: 赵树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教师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精心组织并通过灵活的教学设计等方法来实现,本文就此做了相关探讨。
  • 简介: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模型构建例1: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A.等于15%B.大于15%C.小于15%D.无法确定解题策略分析:常规解法一般如下,设所取溶液的体积为VmL,则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0.91V+5%·0.98V]/(0.91V+0.98V)=14.63%〈15%。

  • 标签: 高中化学 解题策略 元素化合物 氨水溶液 模型法 勒夏特列原理
  • 简介: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信息资源缺乏准确的质量评价方法。基于网络平台的专家标注可以扩大评价主体范围,节约评价成本,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文章通过文献分析,确定了影响资源质量的指标,构建了专家评价标注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处理专家标注结果,以优化评价结果;借助MATLAB进行模拟仿真,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资源质量,不仅能为资源开发企业提供合理反馈、促进资源质量的改进,而且能在教育信息资源发布之后为用户选择资源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信息资源 社会标注 资源评价
  • 简介:为了比较我国农村地区省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情况,通过构建投入导向型的DEACCR&BCC模型,对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省际差异较明显;从区域分布上看,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配置效率优于中部及东部地区;从教育阶段上看,初中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略高于小学阶段;教育资源投入存在冗余,东部地区尤为明显;高学历教师数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农村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 配置效率 DEA TOBIT
  • 简介:一、引言“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学习必修2“遗传和进化”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遗传变异等的细胞学基础。但由于减数分裂过程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微观变化过程,其中染色体数目及其行为的变化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而在实验中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各时期的静态图像,所以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

  • 标签: 减数分裂 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学 分离定律 动态模型 静态图像
  • 作者: 王腾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在《经济常》只做了严格的定义,商品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即商品供人们使用的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是,有价值一定具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是商品一定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怎样理解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的关系呢?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分清物品和商品,物品包罗万象,在物品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商品既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在商品之外有些物品也有使用价值,但不具有价值。价值是凝结,无差别的人类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即我们所说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不是商品没必要去因抽象劳动形成价值,而使用价值则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一定具体形体下的劳动造出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没有形成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借鉴预制语块理论,探讨预制语块对于提高语输出质量的促进作用。英语语块教学应区分语块语域特征,将指导性输入和自主性输入结合,设计合理的语块输出训练,以促进预制语块由输入转化为内在知识,从而提高语的产出水平。

  • 标签: 预制语块 二语习得 教学策略
  • 简介: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仅能够提升我国义务教育办学品质与活力,同时还是保证基础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采用DEA分析方法对2012-2014年我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与比较,并进一步结合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较高,但不同区域省份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趋势;第,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影响,而地方经济实力、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和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

  • 标签: DEA-TOBIT模型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效率
  • 作者: 陈勤娥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近年来,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教学策略与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深化教材研究,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加强数学各方面的训练等多方面,就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认识。
  • 简介:〕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导学教学模式,它通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标签: 〔〕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 作者: 郭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体验式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它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过程。它注重强调学生与文本的自然融合与交流,尝试让学生进行自我生命的体验与创造。
  • 简介:创造性思维作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核心,近年来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学习方式变革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便利条件。文章将CPS(CreativeProblemSolving,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丰富和优化,设计出基于C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Sakai网络学习平台下开展对比实验教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较传统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能力。

  • 标签: CPS模型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应用研究
  • 简介:在信息时代,混合学习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献调研表明,混合学习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单一、量规不科学、过程性评价缺位、情感体验评价缺乏等。文章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混合学习实践中,从参与度、交互性、适应性、满意度和效果度五个方面构建了混合学习的五维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五维学习评价结果并反思了其不足,最后针对该模型反映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 标签: 混合学习 教学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 五维评价模型
  • 简介:本文以一起真实案例展开话题,对某中学作了有关孩问题的现状调查和心理分析,将家庭所有资源视作一个美味的大奶酪,将大孩孩比喻成争夺奶酪的两个孩子.并以部分咨询个案为事实依据,以相关心理学书籍为理论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导致家庭角色认知出现偏差的孩子的心理,从家庭层面和学校应对两方面就大孩学生的家庭角色认知的构建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期待大孩能谱写出和谐的“同心”乐章.共享美味的奶酪套餐!

  • 标签: 家庭角色 原因分析 家庭应对 学校策略
  • 作者: 田伯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高中的数学学习对于刚刚进入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而且较之初中的数学相比会有很大的一个提升。有些学生会逐渐的显现出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而有些学生则因为没有好好的适应进而进入数学学习困难期。因此,要探索出一个更加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数学的学习方法,变式学习作为这样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额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本文对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
  • 简介:受劳动分工中的性别角色定位、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气质期待、性别平等政策落实不到位、性别意识的错误的主观认同和大众话语中的性别歧视等历史、社会和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教育中普遍存在隐性的性别意识偏向,如教材体系所体现的男性中心价值体系,教师性别观念中的思维定势,学科中的性别霸权,学校性别教育的缺失等。超越元对立思维方式,从“第性”的角度来审视和反思教育中的性别意识偏向,旨在重新理解性别意识的三个层面,即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和协调意识。

  • 标签: 教育 性别意识偏向 哲学反思 第二性
  • 作者: 马殿琴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随着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课题教学的有效策略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指出了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在探讨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重视重难点的点拨,为互动加力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的几点看法,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 作者: 宋远富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中开放性教育的一种方式。它有什么优势呢?传统的教材观把课本当作教学内容的全部,这种教材观强调了内容的逻辑性,但忽视了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多趣味性,从而忽视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