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戴复古《石屏诗集》中之《慧力避暑》一诗,清《嘉庆太平县志》认为慧力就是温岭小塘岭下(今大溪镇塔岙村)之惠力,于是以此为据,历来成为定谳。考之诗中人物,均江西清江人,考之诗人行迹亦在清江,清江之慧力内有苏东坡的写经台,曾藏有苏东坡手书《金刚经》碑,为当地名刹。诗人与三当地诗人游当地名刹,顺理成章。且“慧力”与“惠力”本不相同,是老县志编者未加考证所致。因此,戴诗所指慧力当在江西清江县,特为辨之。

  • 标签: 戴复古 慧力寺
  • 简介:有宋一代,学理型佛教渐寝,而实践型佛教渐兴,故净土信仰遍及整个社会阶层。与此同时,佛教各派之间开始在实践层面上融合,北宋初叶杭州的华严行社便是其中一个表现。该社的创始人省常根据《华严经·行品》弘扬净土思想,创造了华严信仰与净土信仰融合的一种形态。除去这些宗教学方面的因素,该社团亦得到了当时代的士大夫的广泛响应,很多名士纷纷加入该社团,并且留下了不少诗歌。本文通过考证现存之文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宗教学相关理论,对宋初杭州华严行社进行系统研究,着重探讨行社中佛教实践和社会互动等问题。

  • 标签: 净行社 省常 结社 王禹偁 反佛
  • 简介:觉禅师是唐前期有重大影响的禅师,但以后的佛教史籍没有记载。根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与正史上的相关记载,可以确定觉禅师出生于唐高宗永淳二年,为北周著名学者韦复玄孙。其23岁时出家为僧,35岁前后驻锡长安大安国,一直到灭度。

  • 标签: 楞伽师 敦煌残卷 安史之乱
  • 简介:章法,是志撰写所遵循的隐性规则。特别是藏传佛教志中很少讨论志撰写的要求,这种隐性规定的深度更深。文章结合汉传佛教志撰写所遵循的一般要求,总结出清代藏传佛教志的章法结构。

  • 标签: 清代 藏传佛教寺志 章法
  • 简介:是姚合重要的政治生存和文学创作的空间,姚合在从政早期先后任武功、万年等地的县吏,创作了大量县诗。我们通过对其县诗的分析探讨,可以看到姚合在县吏阶段面对仕途和隐逸的内心矛盾,从而产生政治行为和心理状态上的仕隐冲突。这种心灵冲突的生成不仅与吴兴姚氏家族、个体本性、时代精神有关,也与其内在的儒道矛盾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姚合 县居诗 仕隐 儒道
  • 简介:山西大同的悬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它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以“奇、悬、巧”三绝而闻名于世。悬空不仅以它建筑的智慧而闻名,独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内涵同样精彩纷呈。

  • 标签: 悬空寺 “三教合一” 建筑构造 文化内涵
  • 简介:当前缅教育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缅教育对保持傣族文化特性,传承傣族传统道德,构建傣族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宗教在傣族社会的正面作用,制定法律保护缅教育制度,多渠道提高僧侣素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达到保护传统,维护村寨和谐关系的目的。

  • 标签: 傣族 缅寺 教育 困境 保护
  • 简介:浙江余杭南山普宁是宋元时期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佛教白云宗的祖庭。由于白云宗在元代受到朝廷扶持,普宁的规模与影响力也一度达到极盛。但对普宁的宋代源流及其在明代重建之后的流变情况,学术界则至今还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考证与梳理。通过对包括正史、方志、佛教史籍、文人笔记等在内的各类文献的考证,并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可以大致归纳出普宁近千年历史沿革脉络:其前身为北宋末年孔清觉所建的白云宗小庵(疑为“白云庵”),绍兴年间(1131–1161年)先后改称“传灯院”“普安院”,淳熙七年(1180年)改为“普宁”,进入元代则称“大普宁”,元末被毁;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为“普宁禅寺”,变为丛林,并于明中期合并了慧照塔院、定一院、松隐院等几个寺院,清嘉庆十年(1805年),普宁禅寺得到重修,清代后期渐趋没落,约于20世纪初衰亡;从明代中后期一直到清末,普宁禅寺在民间亦称“南山”。

  • 标签: 浙江余杭 南山 白云宗 普宁寺 南山寺
  • 简介:三、承恩与明代帝王承恩位于襄阳市谷城县东南五朵山北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种资料多有介绍。关于它的历史沿革,一般说是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原名"宝岩禅寺",传说隋炀帝的女儿在这里饮浴甘泉,治愈癫头,黑发重生,于是炀帝下令建成此;唐代宗时扩建,更名"广德宝岩禅寺";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重建,诏命少林寺僧觉远住持,赐田一万余亩;天顺年间,明英宗赐额"大承恩";

  • 标签: 襄阳 承恩寺 佛教
  • 简介:决策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样也离不开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成败,长期投资决策的方法很多,其中,现值法是常用的一种。现值法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它通过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实现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从而选择可行性方案,使评价更加符合实际。同时,现值法还具有简便,准确,在理论上较其他方法更完善的特点。所以,在投资决策分析中,采用现值法,可以有效地利用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

  • 标签: 净现值法 长期投资决策 现值指数 资金成本率 互斥投资方案 净现金流量
  • 简介:兴隆水陆壁画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上高寨乡后郑家沟村,属于石窟壁画类型。从美术学的角度,对该壁画及同中其它壁画的绘画痕迹进行分析,并采用考古层位学、图像比较学等辅助手段,推导出本水陆画在若干年前曾经过修复。具体修复的手段是东壁及南壁东部进行整体重绘,北壁、西壁及南壁西部则在旧作基础上进行局部补绘。

  • 标签: 兴隆寺 水陆画 美术学 二次修复
  • 简介:九十年代的新诗普遍淡化了它的社会功能,因而也推动了它的品位和价值。要走出这种误区,诗人、诗评者、编辑都应在强化诗歌个笥的前提下,去寻求突破与创新;诸人更应深入生活广采博收,写出雅俗共赏的精品。

  • 标签: 新诗 中国 读者 编辑 20世纪90年代 诗歌评论
  • 简介:惠州市具备形成城市生态边缘效应的地理位置。惠州市应该不断优化城市生态边缘效应,主动积极地将这种城市生态边缘效应转化成城市人文边缘效应,培育城市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特质,持续集聚市外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稀缺性发展资源,从而促进宜宜业惠州的构建。

  • 标签: 惠州市 宜居宜业 生态边缘效应 城市人文边缘效应
  • 简介:不久前,看到一本鉴赏鄂州名胜古迹的书.这本书在鄂州创建优秀旅游城时出版,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对有些名胜古迹脱离历史依据,进行牵强附会的评介.笔者认为,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是值得保护的,但纰缪也应予以纠正.作为"鉴赏"的书,"鉴"是第一位,是区别真伪的.对以讹传讹的说法如鉴之不明而邀众赏,会使谬误流传,不仅误导游客,误导后人,还会给名胜古迹投上无稽之谈的阴影.如该书在"绪言"写道:"东晋高僧慧远得陶侃‘文殊师利'像,挂锡于西山寒溪,首创净土法门,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这段话说得十分肯定,仿佛真有其事似的.然而,笔者对慧远在"西山寒溪,首创净土法门,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之说,提出质疑.

  • 标签: 鄂州 名胜古迹 西山寒山寺 佛教 西山灵寺 净土宗
  • 简介:王友胜先生的一书,是其'今识古,写实追虚'的研究态度和追求学术精品学术精神共同结出的精品,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苏诗研究接受史著作.著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和历史发展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且卓有成效,因而此书对建立并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的体系和规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本文拟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本书的意义及一些相关问题.

  • 标签: 《苏诗研究史稿》 王友胜 居今识古 写实追虚
  • 简介:本文用奇异位分解法分析了亚洲夏季风的演变与地气系统辐射加热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二)对奇异向量说明全球(次级)海陆热力差异造成了夏季行星(局地)尺度季风。行星尺度的亚洲季风与中低纬(尤其是30°S周围)的南半球海面温度存在遥相关。夏季亚洲局地尺度的季风环流与伊朗高原、青藏高原的地气系统辐射加热密切相关。夏季风对地气系统辐射加热的响应有一个滞后过程,约为1-2周。

  • 标签: 亚洲夏季风 地气系统 净辐射加热 奇异值分解法
  • 简介:唐代襄阳诗人孟浩然《疾愈过龙泉精舍呈易业二公》诗有不少人解读,但都把龙泉解读为庐山龙泉,认为孟浩然此诗在庐山所作。其实,孟浩然所描写的龙泉在襄阳望楚山下,是道安派慧远创建的寺院。慧远离开襄阳后,到过湖北当阳,而后到庐山,沿途创建的寺院皆称龙泉。故庐山龙泉是慧远从襄阳带去的名字。孟浩然虽到过浔阳(今九江),所作诗并未直接描写庐山龙泉,而其《疾愈过龙泉精舍呈易业二公》,从其中描写的环境、提到的僧人等情况看,都是写的与孟浩然家只一里之遥的襄阳龙泉

  • 标签: 孟浩然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 龙泉寺
  • 简介:在传统中国农村,婚地包括从夫和从妻两类,从夫占绝对的主流,从妻十分罕见,且招婿婚姻是从妻的惟一形式。21世纪以来,J村婚模式发生了新变化:招婿式婚姻激增;家庭策略式从妻涌现。婚模式的这些新变化是农村婚姻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村民对婚姻收益的理性权衡,宗族文化和性别观念的生动反映。这种变化打破了农村从夫为主流、从妻少见的传统格局,使得从妻逐渐成为较为普遍的婚模式。

  • 标签: 社会变革 婚居模式 招婿 家庭策略
  • 简介:《丁登》这首诗在了解华兹华斯早期的思想特别是宗教观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以来,国外的评论家从多种角度对此诗进行不同的解读;而国内的批评几乎都局限于从泛神论或自然主义的角度解读此诗,忽略了超泛神论和活力论这两个重要的解读角度。超泛神论解读是对泛神论解读的延伸,而活力论解读则是对泛神论和超泛神论解读的颠覆。通过分析和对比这三种解读,可以获得对《丁登》更深入的理解。

  • 标签: 《丁登寺》 泛神论 超泛神论 活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