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从国内外相关资料中所阐述的污泥膨胀的原因着手,分析了丝状繁殖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常见的熊状活性污泥膨胀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 标签: 丝状菌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工艺 曝气
  • 简介:目的:研究百尾参的抑活性。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通过测定抑圈研究百尾参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结果:百尾参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结论:百尾参根具有一定的抑活性。

  • 标签: 百尾参 提取物 抑菌活性
  • 简介:比较分析了甲烷八叠球古(Methanosarcinamazeistr.Goel)和其他2种系统发育相关的广古细菌(嗜苦古(Picrophilustorridusstr.DSM9790)和盐碱古(Natronomonaspharaonisstr.DSM2160))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结果表明甲烷八叠球古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很小,并且与GC3S值有很高的相关性.这3种广古细菌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在进化上很保守.通过分层聚类分析,得出较之基因功能对密码子使用的影响,这些广古密码子的使用更是由其物种所决定的.考虑到这3个物种生活在pH值差异很大的环境中,推测其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微生物密码子的使用方式.

  • 标签: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密码子使用相对概率(RSCU) 甲烷八叠球古菌
  • 简介:文章研究了柏树的干燥子实体中粗多糖类的萃取方法,结果表明:在使用65%的乙醇溶液为沉淀剂,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萃取温度为90~100℃,萃取时间为6h,萃取液pH=11.3等条件下可得粗多糖3%左右.

  • 标签: 柏树菌 粗多糖 萃取
  • 简介:对药用植物云南萝芙木进行内生放线的分离.使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对样品的根、茎、叶和果实进行表面消毒.采用两种分离培养基和三种分离方法并且分别添加重铬酸钾进行分离.共分离到17株内生放线

  • 标签: 云南萝芙木 内生放线菌 分离
  • 简介:苍蝇的繁殖泛滥,不仅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污染,而且其还会传播一些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通过探究喷洒EM剂量以及外界环境对苍蝇卵及蛹产生的影响,为有效微生物灭蝇提供数据参考。实验结果表明:EM能够明显的抑制家蝇的生长繁殖,并且在家蝇卵的抑制效果上是显著高于家蝇蛹的。温度、湿度等的一些环境因素对于EM抑制家蝇的生长繁殖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苍蝇 EM菌 抑制
  • 简介:从温泉、堆肥等环境采集样品,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用微晶纤维素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进行分离和筛选出几株高温纤维素分解.进行测定这些菌株的Cx、滤纸酶活性试验,两种酶的作用温度相对较宽,Cx酶的最适酶活性温度约70℃,而滤纸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因菌株差异有所差异.

  • 标签: 嗜热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 筛选
  • 简介:该研究旨在筛选盐酸青藤碱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药物靶点,并对其抑活性与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实验采用Autoduck软件筛选出药物在JAK/STAT信号通路上的药物靶标,然后用滤纸片法检测盐酸青藤碱对苏芸金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抑活性,同时用DPPH法和ABTS法检测盐酸青藤碱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盐酸青藤碱在JAK/STAT信号通路上的药物靶点为STAT1.抑实验中,药物浓度为5-60mg/mL的浓度范围时,两种中均形成8-10mm大小不等的抑圈形成.且其对金葡萄球菌的抑效果优于苏芸金杆菌.抗氧化实验中:酸青藤碱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力为:在0.1-0.4mg/mL浓度范围内,乙醇(95%)〉丙酮〉稀碱,在0.4-1.0mg/mL的浓度范围内,稀碱〉丙酮〉乙醇(95%);不同溶剂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力为:丙酮〉乙醇(95%).盐酸青藤碱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但弱于VC.本实验可以为盐酸青藤碱作为新型药物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更深入探讨其潜在的药用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盐酸青藤碱 JAK/STAT1 抑菌 自由基清除力
  • 简介:研究禽肉储存过程中群的变化,为其长期贮存奠定理论基础.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禽肉中群基因组DNA,并通过PCR扩增及DGGE电泳技术探讨其随保存时间延长,群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扩增了群基因组DNA,为230bp.DGGE电泳结果发现,DGGE分子指纹图谱上条带存在显著的差异,用bionumberics软件分析DGGE结果,发现第一天和第二天样本的相似度最高为0.75,第三天与第一天相比,相似度为0.47,第四天与第三天相比,相似度又下降为0.16,表明禽肉在储存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菌种出现,但是具体是什么菌种有待于高通量测序分析.

  • 标签: 菌群结构 基因组DNA PCR扩增技术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简介: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中稀有放线的资源是发现新种属和新活性物质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稀有放线的选择性分离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稀有放线菌 红树林 内生菌 极端环境
  • 简介:食药用是现代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惠农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食药用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经跃居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种植业。为满足食药用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增设食药用栽培学等课程,旨在培养具专业人才,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创新思维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食药用栽培学实践教学必须根据目前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改革传统的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 标签: 实践教学体系 食药用菌 栽培学 现代生态农业 专业人才 科学素质
  • 简介:从药用植物大黄藤中分离出内生放线2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病菌和链格孢为受试菌株,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有14株内生放线对1株或1株以上的受试菌株有抗菌活性,其中平板抑圈直径大于20mm的菌株有1株(ADG11).研究结果表明,大黄藤内生放线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大黄藤 内生放线菌 抗菌活性
  • 简介:1实验所用试剂和溶剂都为分析纯试剂,使用前未经处理.HA和HB按文献从竹红中提取.化合物C由赵开弘提供.质谱用HitachiM-80型测定.核磁共振氢谱用VarianXL-400型、CDC13溶剂、TMS内标测定.红外光谱用PERKIN-ELMER983G型、KBr压片测定.紫外吸收光谱用HP-845LA型测定.薄层层析用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以1%柠檬酸水溶液涂制,105℃-110℃活化4O分钟,展开剂为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5%乙醇=4:2:1(体积比).HA、HB及C的氯代是在室温下将氯气通到氯仿溶液里至饱和,将该饱和氯气后的氯仿溶液(黄色)作氯化剂慢慢滴加至浓度为1mg/1ml的HA的氯仿溶液中,直到反应液由HA的深红色变为玫瑰红色为止.玫瑰红色溶液用水洗两次后抽干,经薄层层析分离提纯.HB和C的氯代反应与HA的相同.

  • 标签: 竹红菌素 氯代产物 衍生物 氯代反应 氯仿溶液 紫外吸收光谱
  • 简介:探究烤鸭储存过程中群的变化,为延长其贮存期奠定理论基础.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烤鸭肉中细菌的基因组DNA,PCR扩增16SRNAV3区,用DGGE电泳技术分析群结构的变化情况,然后用Bionumerics软件对DGGE分子指纹图谱进行烤鸭肉群结构相似性分析.PCR结果表明,成功扩增了细菌基因组DNA,为230bp;DGGE实验结果表明,DGGE分子指纹图谱上条带存在显著差异;用bionumberics软件分析,发现样本相似度不断变化,表明在储存过程中,烤鸭肉群结构发生了变化.该研究为延长烤鸭肉保质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16S RNA 菌群结构 PCR DGGE
  • 简介:铁载体的检测方法有通用的络天氰(CAS)检测法,但未见针对荧光类铁载体的检测方法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紫外照相技术实现了对荧光铁载体进行原位检测,结果显示此方法对荧光铁载体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紫外照相 假单胞菌 荧光铁载体
  • 简介:摘要让微笑进课堂,用爱心感染学生,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 标签: 微笑 自信心
  • 简介:哌嗪是化工生产的常用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近些年来,哌嗪类衍生物作为药物的研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哌嗪为起始原料,将4种氨基被保护的氨基酸导入哌嗪的N-1和N-4位,再脱去保护基,合成了8种哌嗪的氨基酸缀合物,并通过IR和1HNMR对所合成的氨基酸缀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然后对目标产物进行了野生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抑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PP-1a、PP-2a、PP-1b、PP-2b、PP-1c、PP-2c、PP-2d对Staphylococcusaureus具有一定的抑效果并且抑菌作用随化合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 标签: 哌嗪 氨基酸 抑菌活性 合成
  • 简介: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新型杀菌剂IAA-多灵耦合物对拟盘多毛孢属、平脐蠕孢属和交链孢属3种病原真菌的室内抑活性。通过诱导绿萝的生根活性,测定其对绿萝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新型杀菌剂IAA-多灵耦合物对几种植物病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对绿萝植物有生长调节活性作用。

  • 标签: IAA 多菌灵 病原菌 活性
  • 简介:为了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KL-1菌株的生物安全性,以小鼠为对象,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固定剂量法、染色体畸变分析法、骨髓细胞微核分析法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析法评价解淀粉芽孢杆菌KL-1对哺乳动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4d的观察中,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解淀粉芽孢杆菌KL-1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超过2000mg/kg.染色体畸变分析、骨髓细胞微核分析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析结果均为阴性.由此可推断解淀粉芽孢杆菌KL-1菌株对哺乳动物安全无毒副作用,为该菌株作为生物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生防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KL-1 安全性
  • 简介: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贡菊不同部位(根茎、花、叶)的挥发油,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酿酒酵母、突变木霉)作为供试菌种,通过体外抑实验研究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性能。实验表明贡菊的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4种细菌的抑制更加明显。从贡菊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其抑性能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从黄山贡菊叶中提取的挥发油的抑性能最强。同时对从黄山贡菊叶中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山贡菊挥发油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和脂过氧自由基,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升高其清除能力呈上升趋势。

  • 标签: 黄山贡菊 挥发油 抑菌 抗氧化 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