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新世纪的小说中,仪式的书写是文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仪式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于叙事内容的支撑,还有文本背后仪式延续与嬗变的文化意义,如仪式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心理。小说从文学的层面上反映出人类的活动与社会关系,仪式在小说所"再现"的世界中,展现出了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旺盛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仪式书写可以视为小说的灵魂所在。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探索仪式与小说的关系,不仅是仪式研究的诉求,更是新世纪小说研究的诉求。

  • 标签: 新世纪小说 仪式行为 仪式精神 仪式心理
  • 简介:地方行政建制是一个混合着历史经验、政治记忆与当代建构的文化共同体,在现实生活中,被国家行政区划忽略的"社"拥有着更加集中的宗教组织职能,反应着强烈的民间信仰和文化认同。

  • 标签: 行政建制 文化 民间信仰
  • 简介: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是研究大众传播行为及其根本动因的情感社会学理论。而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互动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在这样的情景下,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中对于"身体在场"的限制是否还成立?为探究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易公开课》的网友跟帖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网络虚拟条件下同样能形成一个互动仪式链。

  • 标签: 互动仪式链 在场 互联网 网易公开课
  • 简介:本文对佛曲的音乐研究,旨在探索其在社会功用性方面所彰显的文化特色及内涵,解释音乐的结构安排与整个法事过程的交融结合所呈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从而揭示佛曲在仪式音乐中体现的精神文化和特点。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仪式过程作阐述,第二部分进一步对其音乐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升华整个文章主题,联系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联的特点,说明其音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 标签: 《地藏经》 超度亡灵
  • 简介:“插花节”是大姚县昙华乡彝族人民盛大传统节日,其仪式乐舞活动的当代建构,是传统的继承与再造,保持了“插花节”仪式乐舞活动具有连续性与世俗性二元特点;赋予了传统乐舞节日宗教、政治、文化等多重意义,使传统乐舞活动保持生机与活力,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地方性知识与民间智慧,笔者认为传统与当代并不存在根本的破裂而相互对立,应是在传统意义上重新建构的。

  • 标签: 插花节 传统 再造 仪式乐舞 当代建构
  • 简介:在网络传播中成名的长汀童坊"闹春田",近年来渐渐成为春节民俗旅游的闽西标配,但闹春田的文化内涵和背后故事基本不被触及。以"局内人"的知情身份与"局外人"的疏离眼光观照闹春田民俗,可知闹春田仪式是为了祓除不祥,为了祈祷谷物丰收和村庄平安而进行的仪式;通过对仪式中社区人群和个体的节场角色与活动心理分析可见,闹春田仪式是社区人群对个体的通过与认同,同时是参与个体的多次社会化过程。

  • 标签: 闽西客家 闹春田 通过仪式 角色认同
  • 简介:费孝通先生"北京大学社会学十年"纪念会上提出了一个新名词,称之为人的"心态关系",生态关系是指人和人的共存关系,心态关系是指人和人的共荣关系,人和人既要共存也要共荣。笔者认为"心态关系"的提出为舞蹈理论建构提出了更深层次意义,带来了新的研究视野。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密林庄"竖秋节"仪式舞蹈活动为例,从"心态关系"角度,研究其多方参与互动下族群关系,族群行为与认知、观念与信仰体系等,试图探索云南传统民俗舞蹈研究新视野。

  • 标签: 生态 心态 竖秋节 多维互动 民俗舞蹈 族群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