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并干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动痛和静痛的强度,加强疼痛管理,使患者得到优质服务,为促进术后早期快速康复提供保证。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共35例患者的资料,记录其术后24h内、1d、2d、3d及4d的最大静息痛和活动痛的强度并予以干预,干预疼痛强度减轻疼痛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早期活动,增加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结果观察干预疼痛后,患者术后所经历的最大严重疼痛程度均在5分以下(0-10级评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首次下床时间提前,24h睡眠时间延长,主动功能锻炼时间延长。结论临床上围术期应加强疼痛管理,镇痛方案中应更加注重患者活动前、中、后的镇痛需求,以促进髋关节的恢复。

  • 标签: 疼痛 全髋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
  • 简介:我国普遍存在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紧缺、口腔医师缺乏优秀专业口腔护士配合的现状,根据我国口腔诊疗特点、口腔护士工作特殊性及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等,认为培养专业口腔护理人员很有必要,高职护理专业应以真正的岗位工作内容为指引,增设口腔护理方向,创建课程框架,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设计能综合评估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内容等,培养专业的口腔护士.

  • 标签: 口腔护士 口腔护理专业 高职
  • 简介:通过对日本齿科卫生士教育的介绍及我国口腔辅助人员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口腔辅助人员教育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口腔辅助人员 教育 中日比较
  • 简介:文章根据国内口腔护理的现状及需求,结合学院实际,从多方面对我院开设护理(口腔卫生)专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护理专业 口腔卫生 前瞻性分析
  • 简介: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院校发展的核心工作,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文章通过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针对目前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介绍了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深化课程及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培训师资队伍和建设实训基地,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设思路。

  • 标签: 高职教育 口腔工艺技术 专业建设
  • 简介:“零距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思想互动的过程。通过“零距离”教学,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育人环境更加宽松和谐,变“一人讲,众人听”为“教师引,众人讲”。学生接受知识的自主性和知识创新的灵感被激活,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标签: “零距离” 教学模式 专业课 以学生为主体 技术 工艺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高职学校的数量、在校生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仍存在专业导向不明、方向不全、培养目标细则不足、缺乏必要的政策配套、专业设置规划不协调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首先应明确专业定位,合理设置专业方向,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确定专业培养要求、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就业岗位、就业范围并配置相应的执业资格考核制度等,以使高职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进入良性循环、有效发展。从社会现实需要考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分为口腔治疗技术专业方向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方向。

  • 标签: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业方向高职院校
  • 简介: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普遍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特点,综合干预把专业干预与非专业干预、普遍干预与重点干预、预防性干预与应对性干预、他人干预与自我干预、心理行为干预与环境氛围干预、学校干预与家庭社会干预等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全方位的干预体系和形成快速高效的干预机制,具有危机干预的全体性、全程性、针对性、深刻性、整合性、及时有效性等特征,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综合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儿童牙龈炎的近期疗效,探寻治疗口腔正畸儿童牙龈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正畸患儿牙龈炎5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5例采用龈上洁治加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龈上洁治,未用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分别观察疼痛程度和炎症面积的变化。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牙龈出血程度减轻,牙龈乳头肿胀减小,近期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牙龈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新液 口腔正畸患儿牙龈炎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高血压高危人群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随机抽取140名血压处于高血压病前期(16.0—18.5/10.7-11.9KPa),存在2种以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将其随机分成A、B二组进行干预:A组侧重心理干预,B组侧重生活方式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血压、体重、疾病认知及疾病危险因素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1年干预,两组血压、体重下降明显;疾病认知率提高明显;疾病危险因素显著改善。但两组干预效果仍存在较大差异,A、B二组收缩压之差为0.8KPa,舒张压之差为0.3KPa,体重之差为2.3kg,疾病认知提高率之差为15.7%、饮酒下降率之差为12.9%、吸烟下降率之差为22.9%、高盐高脂饮食下降率之差为17.2%、较少活动减少率之差为11.5%,两组干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变被动为主动,既提高了遵医性.又提高了干预的自觉性。

  • 标签: 心理 生活方式 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目前,国内外对细胞凋亡与OLP、OLP与P53的关系有一定的研究,对OLP病变过程中凋亡与P53的关系暂未见报道。通过本研究,探讨OLP的可能发病机理。方法:采用甲基绿派诺宁法检测30例OLP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口腔上皮细胞凋亡的阳性表达,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53。CyclinD1,b67蛋白在两组上皮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1)正常组与OLP组凋亡细胞阳性指数分别为0.69±0.25,1.98±1.07,t=5.28(P=0.03〈0.05),有统计学意义;(2)正常组与OLP组P53蛋白阳性指数分别为5.15±3.12,20.73±10.56,t=6.35(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2)P53阳性细胞指数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209。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OLP的病变。(2)二者的平衡失调导致了OLP病变的反复发作。

  • 标签: 口腔粘膜扁平苔藓 凋亡 P53 表达及关系
  • 简介:摘要:双重特殊学生虽然是特殊需要人群中一个比较小众的群体,但是其绝对数量亦不可忽视,目前国内特殊教育领域尚未对双重特殊学生的鉴别及干预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双重特殊学生的问题做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通对这些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重特殊;学生;特点;教育干预

  • 标签:
  • 简介: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关键举措.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面临着缺少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力量、缺乏心理危机干预可行性计划和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要构建科学有效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应从心理危机防御监控系统、干预系统及干预后期跟踪系统等方面全方位考虑.

  • 标签: 高职学生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体系
  • 简介:对6万多个脑卒中病例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得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及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数据,并通过计算发病年龄的众数、四分位差、偏度、峰度等统计指标,得到发病人群分布的特征。为全面分析脑卒中发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得到脑卒中发病率与气压、温度、湿度及其高低差值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分析显示,其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都令人满意,进而利用这屿定号分析结果.对不同的年龄层次、职业人群.气.候条件筹榴出了相应的预擎及干预方案.

  • 标签: 脑卒中 环境因素 统计描述 回归分析
  • 简介:儿童行为问题包括行为和情感两个方面,其成因不外乎先天自身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课题组通过综述国内外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成因的研究结果后,首次用流行病学病因轮状模型解释儿童行为问题的因果联系,并提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支持系统的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策略。

  • 标签: 学龄儿童 行为问题 干预策略
  • 简介: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起点,政府干预的普遍性和强制性使它在纠正市场失灵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斯蒂格利茨和韦斯关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信贷配给理论为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诺思等人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可以以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强制性促进制度变迁,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提出政府可用政策工具来实现最优次序的排列,默顿等人提出的金融功能观理论认为可以按照金融功能这个外生变量来设计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 标签: 政府干预 金融市场 信贷配给理论 制度变迁 金融结构
  • 简介: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为巨大的就业压力出现种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认知障碍以及社会心理障碍。对于大学生就业适应状况已有一些调查,但我国大学生就业危机的干预体系尚不完善。大学生要平稳度过就业阶段的过渡期,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做出努力,同时,高校、社会、家庭以及朋辈辅导也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全面关注和重视,才可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危机干预体系。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心理危机 干预
  • 简介:由于校园周边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学校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应对预案、家庭教育功能缺失、法律法规上的漏洞和盲点等因素的影响,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净化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增强预防校园伤害意识、完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培育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生存能力、加强家校互动和学生安全教育是应对校园安全事故的有效干预策略。

  • 标签: 校园安全 安全事故 成因 干预策略
  • 简介:高职学生心理障碍表现为轻微心理失调、轻度心理疾病和少量精神疾病三种情形,而自我认知偏差和家庭贫困等影响是其主要诱因。为此,构建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与能力干预为核心的心理障碍综合干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心理障碍 干预体系 高职院校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