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民法理论对人格越来越关注,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对其人格的保护,更需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重视。从法律进程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对人格日益关注,但残疾人人格救济制度仍存在着具体人格的内容规定不详细、人格的对象保障不明晰、执法主体责任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完善、残疾人诉讼成本过高,以及残疾人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基于此,从人格内容的具体规定、法律的制定与完善、监督机构职能的细化、司法程序的合理化,以及救济手段的具体落实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残疾人人格得到长足的发展,残疾人真正享有人格

  • 标签: 残疾人 人格权 救济
  • 简介:从人的发展角度讲,教育对于残疾儿童终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比任何其他社会群体都更为重要.关心和帮助这个困难群体,尊重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发展和人格尊严,通过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使他们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断提高,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权保障的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的客观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面.

  • 标签: 残疾儿童 受教育权 终身发展 残疾人教育 少年 人格尊严
  • 简介: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保障其受教育,作为"未成年人"和"残疾儿童"双重身份并存的残疾学生,其受教育的保障更多地依赖于家庭和监护人,尤其是在新《残疾人教育条例》中,"保障教育机会平等"作为亮点之一,残疾学生的受教育得到重新审视。文章探讨作为权利救济制度之一的申诉制度在残疾儿童受教育受到侵害时应如何发挥其作用,以期完善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法律救济实践,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全面实现。

  • 标签: 残疾儿童 受教育权 申诉制度
  • 简介:现实生活中残疾儿童社会参与的实现与发展存在诸多困境。其主要体现在:部分残疾儿童无法真正参与社会生活或社会参与程度不够,残疾儿童在知情与自由表达方面受到隐形的侵害,残疾儿童在自由参加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等遭遇多方面的阻碍,现有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水平无法满足残疾儿童和残疾人日益增长的需要。本文在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残疾儿童社会参与发展的多种路径,为解决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建议。

  • 标签: 残疾儿童 社会参与权 突围 发展路径
  • 简介:9月10日,由绍兴市手语研究会、绍兴市“心连心”手语教育传播中心、绍兴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中国自然手语》影视教材、手语音乐电视《人间第一真情》两部片子的首映式9月10日在浙江绍兴隆重举行。出席本次首映式的有中国聋人协会、香港聋人协会、韩国手语研究所等海内外聋人组织的负责人,我国特教界专家学者以及绍兴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手语爱好者共200余人。

  • 标签: 自然手语 浙江绍兴 中国 发行 绍兴市 教育传播
  • 简介:本文详细阐述了《汉语双拼盲文》研制和推广的过程,与现行盲文的比较而显示出的优点;对双拼盲文教学效果评估研究工作及其《研究报告》的客观性、准确性提出诸多质疑,对暂缓在盲校推行双拼盲文的做法持不同意见;认为应该在盲校恢复汉语双拼盲文的教学实验,严格培训教师,编写教学参考材料,加强对盲文教材、读物出版工作的领导。

  • 标签: 汉语双拼盲文 盲文教学 中国 盲文教材
  • 简介:根据语音学原理,现行盲文是一种非音素制的声韵双拼文字,而带调双拼盲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素方案,音素方案的最大优点是所需文字符号数量最少,而且,带调双调盲文字字标调具有的文字科学化和精确化好处无可估量。作者认为带调双拼盲文方案存在的个别难点可以改进,应采取增加读物引发学习新盲文兴趣和动力,培训师资,探索科学的教学法,向盲校师生和社会盲人普及语言学知识,组织学交流活动等方式,继续支持新盲字的改革。

  • 标签: 中国 盲文改革 音素制 师资培训 教学法
  • 简介:9月26日至28日,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在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首届中国特殊教育论坛”。教育部特殊教育处谢敬仁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陈云英博士和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以及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共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为主题,就中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 标签: 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论坛 营口 首届 特殊教育学校 辽宁
  • 简介:为了庆祝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20周年,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召开的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2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8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香山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50名,其中香港代表11名,台湾代表12名,美国代表1名,参加了会议并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杨玉芳教授致欢迎词,中国心理学会

  • 标签: 教育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 中国科学院 超常儿童 心理研究 超常教育
  • 简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是我国教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是全国超常少年向往的地方。她的创办是我国高教史上的一项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育实验。少年班创办20年来,办学成绩斐然,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怀与肯定。20年的办学实践,显示了她旺盛的生命力和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国科大少年班自1978年3月创办至今,已招收22期共806名少年大学生,入学平均年龄不足15周

  • 标签: 少年班 中国科技大学 二十年 少年大学生 改革与创新 办学实践
  • 简介:本刊讯以"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特殊教育高峰论坛日前在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举行。与会代表重点围绕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推动特教学校改革与发展等展开务实研讨。活动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校园,观看了残障学生的文艺表演和学生大课问活动,观摩了启聪部、启智部、启明部共17节教学展示课。

  • 标签: 特殊教育学校 高峰论坛 海口 中国 特教学校 残障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