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一、应用文写作教学面临的困惑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排课时,很多老师不愿意上,究其原因有:一是学生不重视,他们认为,应用文有关的文体如启事、书信、收据等怎么写,在中学已经学过,有的最简单的如便条、通知、书信、日记等应用文。

  • 标签: 应用文写作教学 教学法 实践 案例 写作课程 书信
  • 简介:应马来西亚柔佛州董教联合会邀请,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宗世海教授于2012年3月赴该州咨株巴辖华仁中学和新山宽柔中学开展独中初中华文“读写一体教学”师资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为该州各独中初中华文教师,共128人。

  • 标签: 师资培训 教学法 读写 教授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马来西亚
  • 简介:1.专题累进治学法的性质和意义专题累进治学法,就是以系列专题研究的方式,先将治学总课题分而治之,再按照总课题固有的内外部联系,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以求达到远大的治学目的,获取巨大的治学成果,做出重要的学术贡献的治学方法。我国当代著名数学家王梓坤曾说:“先集中精力,打破一个缺口,

  • 标签: 治学方法 专题 学法 简论 分而治之 治学目的
  • 简介:文章认为,平遥方言的“”可以作表示时间意义的助词,其所在句子可以表述未然事态、惯常性事态和已然事态。“”所在小句的背景化是其演变为时间助词的主要原因。“嗓”表示时间时与“”在语义功能和分布上存在不同。“嗓”由时间助词演变为表示假设的语气助词,并进一步演化为话题标记。与假设助词“唠”不同的是,“嗓”具有表达虚拟语气的功能。平遥方言中“唠”和“嗓”的语义演变具有类型学意义,进一步印证了“时间义→假设义→话题标记”这一具有共性意义的语义演变路径。

  • 标签: 平遥方言 “动” “动唠” “嗓” 语义功能:语义演变
  • 简介:结式“V好”在句子当中可以标示出活动与实现两种不同的情貌特征,据此把“V好”分为“标准”与“实现”两类。“标准”类表示与动作相关的事物的状态或动作本身是否达到某一标准,不能与时间状语和体标记“了”共现,且宾语往往无定;“实现”类表示动作是否已经结束,动作的结果是否已经出现,可以与时间状语和体标记“了”共现,且宾语有定。前者构成非事件句,后者构成事件句。

  • 标签: V好 情貌特征 句法表现 事件句 非事件句
  • 简介:与日本辛岛静志教授讨论了《道行般若经》中的个词语:自然,本指自性、本性、真性,但这些本无,所以就引申为无自性、无本性、无性以至于无有;恍忽,虚幻不实;佛种,生佛果之种子。

  • 标签: 自然 恍忽 佛种
  • 简介:《说文古籀补种》于2011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辑录了清末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潋的《说文古籀补》、丁佛言的《说文古籀补补》及强运开的《说文古籀补》种著作。中华书局曾于1986年至1988年先后影印出版了这种著作。为方便读者使用,此次将种著作合为一册出版,并重新制作了这种著作的综合笔画索引。

  • 标签: 《说文古籀补》 出版 中华书局 金石学家 著作 影印
  • 简介:关于旁指代词“他”和第人称代词“他”之间的界限,由于以往的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便于操作的客观判别标准,因而大家在判断第人称代词“他”的产生年代时陷入了困局。文章认为,“他”是在单独用作主语和宾语这种句法环境中发展为第人称代词的,后来才扩展到了定语位置,这是第人称代词“他”的产生机制。因此,如果“他”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句子的主语,那么就可以认定“他”发展成了第人称代词,即这两个语义句法条件可以作为第人称代词“他”的判别标准。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产生年代 判别标准
  • 简介:据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5月1日披露,中国国家汉办同印尼文化与教育部已就2012年至2014年这年内共同培养一百名印尼华文教师这个项目达成共识。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执行主席蔡昌杰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4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与印尼国会议长Marzuki的见证下,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同印尼文教部部长代表、印尼文教部教育质量保证与教育和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机构主任SyawalGultom在雅加达签署了一项“关于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师培养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印尼文教部语言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建设与发展中心将组织一百名印尼华文教师赴中国参加培训,中国国家汉办负责在华的培训工作。

  • 标签: 华文教师 教师培养 印尼 中国 国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简介:为了培训更多的汉语教师,促进亚特兰大地区中文教师的本土化,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汉语教学的新形势,亚特兰大孔子学院曾于2009年、2010年分别成功举办了第一、二届暑期中文教师培训班,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8月4日、5日,

  • 标签: 教师培训班 亚特兰大 中文教师 孔子学院 暑期 2009年
  • 简介:【设计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以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基准,在初步感受张承志庄重、严肃、冷峻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理解“坚守”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感受张承志散文中浸润的精神魅力,达到培养学生鉴赏散文义理内容的能力。

  • 标签: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 课堂生成 认知能力 精神魅力 设计理念
  • 简介:比利时是一个有着多语环境的国家,虽然学生的语言学习负担较重,但汉语教育在比利时仍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各汉语教学机构在教学体制、管理体制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 标签: 比利时 教学机构 汉语教学 成绩 问题
  • 简介:“对话-转述”法是基于认知心理学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训练材料轻便、新颖并预留了创作发挥的空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能使学生产生成长的成就感。此法用于成段表达训练、写作训练、词汇训练有明显的效果。文章介绍了“对话-转述”法的操作程序、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 标签: “对话-转述”方法 汉语教学 转述 认知心理学
  • 简介:“科技与中文教学(TechnologyandChineseLanguageTeaching,简称TCLT)学会是一个由美国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和电脑辅助教学专家组成的学术团体。由纽约州的汉密尔顿学院于2000年发起成立①。其宗旨是:寻求现代科技与汉语教学及课程建设的深度结合,

  • 标签: 现代科技 中文教学 美国高校 学会 LANGUAGE 简介
  • 简介:本文回顾了近二十余年以来(1987~2011)面向汉语二语教学的近义词研究情况,主要涉及汉语作为二语的近义词界说,近义词辨析,近义词辨析理论框架,近义词习得及教学等内容。文章最后指出目前汉语二语教学中近义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汉语二语教学 近义词 综述
  • 简介:教学创意】《汉家寨》是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单元目标是“深化对文学作品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鉴于文本意蕴与单元目标,结合学生情况,将教学目标放在文化视野中进行确定:1.理解“汉家寨”独特的环境,在个性化的言语中把握作者的情思,探究“汉家寨”的意蕴。2.感悟“坚守”的精神美及其现实意义,提升文化素养。

  • 标签: 同课异构 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 散文欣赏 单元目标 文化素养
  • 简介:初级阶段华文教学词表的词汇量应该控制在2500个左右.在此基础上有必要设定约500词的最低入门等级。词表研制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源于语料库本身的科学性和适用程度。初级阶段词表的提取应该选择题材平衡的规范口语语料库,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平衡语料库。联想添加并不能很好地克服词频统计的局限,词表研制的科学性还是应该绕回到语料库的建设和选取上下功夫。此外,初级阶段华文词表的研制还要根据习得顺序因素排查若干较难掌握的词语。

  • 标签: 华文教学词表 初级阶段 语料库 联想添加 习得顺序
  • 简介:汉语拼音教学在新加坡进行了近40年,然而很多教学者对是否应该运用拼读法、是否应该及早进行,以及是否应该分词连写等问题的认识尚不够清楚。从中国汉语拼音教学的经验、新加坡学生的拼读能力以及汉语拼音的性质等方面来看,拼读法在教学上比整体认读法更简便,更适应教学对象,是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功用的切实选择;从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拼音教学与汉字教学的关系等方面来看,汉语拼音教学越早进行,就越能发挥其帮助汉语、汉字学习的功用;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感基础、人脑对汉语语码的解读规律以及世界拼音文字普遍分词连写的现状等方面来看,分词连写有助于学习者划定意义单位,以更准确地理解语句、建立词的概念和提高阅读速度。

  • 标签: 汉语拼音教学 拼读法 整体认读法 分词连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