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韩晓光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比较稳定的。管燮初先生在《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中曾指出:“从殷虚卜辞起,汉语的句子的主要形式就是‘主一动一宾’的形式”。但这是从语序的整体情况而言的。在上古汉语中也有宾语(主要是代词宾...

  • 标签: 《诗经》 宾语前置 宾语位置 否定句 疑问代词 宾语后置
  • 简介:汉字的方向、位置和笔顺徐山一引言在汉字产生之前,原始人已有大量的绘画经验,如史前的岩画等。汉字在始创时一方面要考虑如何用形体来表现口语中声义结合的词,另一方面,由于汉字脱胎于图画,因此汉字和图画二者,在如何用付诸视觉的平面形体再现三维空间中的客体方面...

  • 标签: 形声字 会意字 甲骨文 汉字形体 施事者 形符
  • 简介:充当主语、宾语的动词是有条件的,不同的条件和语言环境,会呈现动态或静态的动作状态.文章从谓语动词的性质、修饰语、主语宾语的状态类别和谓语的状态指向逐一进行探索.

  • 标签: 主语 宾语 动词 词性 语言环境 谓语
  • 简介:海外学者曾根据法语、英语语料提出跨语言的(交互)主观性表达的位置不对称假说。本文首先确立判别交互主观性的原则,再依据现代汉语语料全面考察了针对该假说的正反两方面例证,包括对应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和对位置敏感的其他典型词例。事实表明,汉语(交互)主观性的表达并不依赖特定的位置。据此,文末提出一个替代性假说。

  • 标签: (交互)主观性 (交互)主观化 句法位置 不对称 标记性
  • 简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作文教学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具体表现为没有作文教学大纲和作文教材,连固定的作文教学时间也没有,语文教师在上作文课时随意性盲目性最大。越来越多的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说”,不注重“学生的写”,更不注重“自己的写”。指导写作的教师不会写作,这几乎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 标签: 作文课 语文教师 教学时间 作文教材 教学大纲 作文教学
  • 简介:一在实际交际中,除语言形式、语言手段之外,语用的主体和语境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主要讨论语用主体这个要素。所谓语用的主体是指参与语用的人,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两个方面。在语用领域,人和语言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构成一对矛盾。人们运用语言互相交际,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调整关系、协调行动,语言的功能由人所赋予,并且也是由人去具体执行的。这种主体对客体的使用便形成了日常的语用活动、语用行为。很明显,在语用活动中,语用主体居矛盾的主导地位。重视语用主体在语用中的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然而遗憾的是,这一点在以往的语言学研究中注意得很不够。

  • 标签: 话语形式 性别差异 接受者 虎妞 四字格 女国音
  • 简介:文学接受理论在中国的长足发展为我们重新认识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晏殊以雍容娴雅、温婉含蓄的词作在宋代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受到世人的赞赏,而他的诗歌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其实他富有诗名。用接受理论探究晏殊的诗词接受差异的原因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 标签: 晏殊 诗、词 文学接受
  • 简介:中唐是孟子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笔者认为,中唐孟子学术地位的上升绝非仅韩愈等少数学者倡导之力,其变迁实与中唐时期整个学术文化的变革思潮息息相关。本文试从学术史的角度,透过中唐的时代思潮与文化背景探寻此一时期《孟子》学术地位变迁之缘由;力图勾勒出中唐孟子的地位变迁、思想影响与流衍状况。中晚唐学者对《孟子》的关注和探讨开启了孟学研究的新局面,为宋代《孟子》经学地位的确立和孟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中唐 孟子学史 学术地位 儒学 科举制度
  • 简介:传播是人类社会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活动。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从一般意义说,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递。

  • 标签: 科技写作 科技传播 叙述内容 写作格式
  • 简介:本文从李金发的创作入手,评论了李金发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李金发引进和创作的象征主义诗歌在诗歌形式和诗歌意象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李金发 象征主义诗歌 历史地位
  • 简介:我家位于雪峰山下,毗邻蓼河水畔的古镇高沙。世代隶耕,祖父和父亲都是远近有名的田把式。每每说起我们没见过面的祖父,父亲沟坎般的皱纹里总是溢满荣耀和自豪:“你祖父六十多岁了一天还能耕两斗田!”集体化时期,父亲还把屋前茅埔垄里的田叫成“你祖父那块秧田”,为此,他挨过不少批。

  • 标签: 祖父 世代 父亲 雪峰山 集体化时期 土地补偿
  • 简介:本文在分析“淡化普通话”教学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讨论国际汉语教学的性质、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论述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强调普通话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应占有核心地位,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成为国际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策略。

  • 标签: 普通话 方言 第二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汉字部首法经历了自《说文》根据字义而设立的文字学部首法始,到《字汇》比较成熟的检字部首法,其1500年间经历了不断累进的转变过程。通过《字通》这部书的研究,得以展现部首法转变阶段的面貌。同时指出《字通》在转变过程中的地位、贡献与问题,有助于部首检字法历史的研究。

  • 标签: 《字通》 部首法 部首检字法
  • 简介:<正>金有景同志在《“土”与“地”》一文(见《汉语学习》1989年第5期)中说,《灵山城乡惜土为金》这标题不如改为《灵山城乡惜地如金》好。这意见我以为是对的,因为如作者指出的,“惜土如金”的“土”可能被误解为“挥金如土”的“土”和“一担土”的“土”。但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如果出于实际需要想把‘土地’加以紧缩,那只能紧缩为‘地’,不能紧缩为‘土’。”这话就不够全面了。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土地改革”这个短语就可以紧缩为“土改”,岂不是“土地”紧缩为“土”的现成例子吗?所以,“只能”“不能”的措词显然是有片面性的。

  • 标签: “地” “土改” 汉语学习 标题 短语 片面性
  • 简介:自从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首先在文学领域发现了女人,对女性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就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关女性形象及地位的描述从未淡出作家的视野。文中采用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同时结合中外女性地位发展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异同,解析不同地域社会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规律及异同。

  • 标签: 平行研究 女性文学 中外女性形象
  • 简介:论句法语义一体化分析中词义的地位龚群虎一对以往语言研究中大多由句法处理的语言问题,当代语言学家越来越倾向于尽量用词汇来解决。例如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词汇—函数语法(LFG)就用词汇来解决一些语法问题①。创立扩充的短语结构语法(GPSG)的著名语言学家...

  • 标签: 句法语义 一体化分析 句法—语义 计算语言学 词义研究 生成语义学
  • 简介:汉语形容词的语法性质历来有很大争议。本文从类型学视角,根据充当定语和谓语有无标记的标准,确定属性义词是饰词性的还是谓词性的,并对世界上72种语言的属性义词进行考察,归纳出属性义词的语法性质的五种类型。其中,汉语属于第四种类型,即属性义词有三类:a谓词性的,b饰词性的,C兼有饰词性和谓词性。针对汉语属性义词的语法性质,最好的划类方案是把a、c划为形容词,把b划为区别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实体和属性二分的角度提出语义类与词类的原型对应。程度性和恒常性的强弱是恒常属性词编码为谓词还是饰词的主要相关因素,不同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恒常属性词的处理上。

  • 标签: 形容词 类型学 实体 属性
  • 简介:文章对现存八思巴字汉语应用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研究,发现八思巴字的拼写形式与《蒙古字韵》十分吻合,从而认为《蒙古字韵》就是元代官方的译音标准,八思巴字汉语应用文献中与《蒙古字韵》不合的用例则反映了实际语音的演变。文章还结合史实进一步提出《蒙古字韵》的音系性质应是北方官话。

  • 标签: 八思巴字 《蒙古字韵》 译音标准 北方官话
  • 简介:2004年5月17-18日,在维也纳大学汉学系召开了以“中国与世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840—2000)”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奥地利、德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瑞士、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近百名学者与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维也纳大学 国际地位 中国 世界 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