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被动结构不等于被动句杨宗兵众所周知,被动是相对于主动而言的。马建忠的“受动字说”即指被动而言:“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受者居宾次,常也;如受者居主次,则为受动字,明其以受者为主也。”(《马氏文通读本》,吕叔湘、王海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

  • 标签: 被动结构 被动句 《古代汉语》 《史记·淮阴侯列传》 语法功能 被动句式
  • 简介:本文讨论东汉王充著《论衡》中具有结构特征的被动句式。主要为“於(于)”字式、“见”字式、“为”字式、“被”字式等几种。引例据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本《论衡校释》。《论衡》中共出现被动句式163例,根据其结构形式,约可分为6种句式14种结构。下分述之...

  • 标签: 《论衡》 被动句式 施事宾语 “被”字 “见·动”式 被动式
  • 简介:<正>根据我们的统计,《孟子》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共有一百五十一个,从形式和意义结合的原则出发,可以大致归纳出五个句型,所以说“大致”,是因为这些句型几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句型1可+V句型1共有四十二句,约占《孟子》全部被动句的百分之二十八,是比较主要的一种被动句,上古汉语一个动词前出现“

  • 标签: 被动句 被动意义 句型 宾语 《孟子》 古汉语
  • 简介:  凡是主语是受动者的叙述句,称为被动式.汉语特别是古汉语缺乏形态标志,被动式和主动式有时是同形的.如"伐者""攻者"既可以是施动者(主动者)即施行动作行为者,也可以是受动者(被动者).……

  • 标签: 特殊被动式
  • 简介:文章从南通话表示给予、被动的xa5‘的音韵地位出发,明确了这个xa5’就是“喊”的上声读法(吴语和江淮官话很多方言“叫喊”的“喊”读阴去调),并进一步比较了北京话、吴语、晋语、福州话、粤语、临高话、黎语等“喊”的连词介词用法,指出这种表示给予、被动、原因、处置、使、让、把、替、为、和、跟等都用同一个词,形成一组功能链的语言现象,是汉语以及汉藏系语言的一大特点。

  • 标签: 南通话 给予 被动 连词介词
  • 简介:文章以听写的调查方式考察了初级阶段留学生对所接收到六类汉语被动句的输出情况,据数据分析显示:六类被动句的理解正确率由高到低为受事主语句Ⅲ、宾语前置句、“是……的”句、受事主语句Ⅰ、受事主语句Ⅱ、“被”字句,其中只有“被”字句出现了误解施受关系的情况;六类被动句的输出满意度由高到低为“是……的”句、受事主语句Ⅰ、“被”字句、受事主语句Ⅲ、受事主语句Ⅱ、宾语前置句。此外,凋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留学生输出被动句时更倾向于换用其它句式,以意义正确的非被动句居多,只有“被”字句、“是……的”句更易转换成其它被动句。

  • 标签: 留学生 汉语被动句 输出 理解 转换
  • 简介:本文结合语义考察被动表述式对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选择,分析自主动词比非自主动词更容易进入被动表述的原因,阐述被动表述式对动词选择具有制约作用。

  • 标签: 被动表述 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 制约因素
  • 简介:为了广泛了解大学生写作能力的现实状况,切实加强大学写作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武汉大学“社会对写作人材需求与大学生写作障碍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组于2001—2002年选择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文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写作障碍”的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匿名回答方式,便于答卷者真实反映自己的情况和想法。调查收到问卷回答共计593份,其中有效的584份,具体结果如下:

  • 标签: 大学生 写作障碍 调查分析 写作教学 教育体制
  • 简介:汉语保留宾语被动句实质上就是抢夺类双宾句的被字句形式,二者的语义共性在于其论元间的狭义领属关系(包括领有者一隶属物关系和整体一部分关系),而领主句中的领属关系则是包含亲属关系在内的广义领属关系。领主句因之可表达获益和遭受两种语义。而保留宾语被动句和抢夺类双宾句则只能表达遭受义。文章认为,狭义领属关系是三种句型的语义共性,而动词投射内的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是其语义共性得以句法实现的结构限制条件,三种句型中的遭受义则源自于领有者论元在各自的句法结构中被指派的历事、蒙事和夺事题元角色。

  • 标签: 领主句 保留宾语被动句 抢夺类双宾句 领属关系 非对称成分统制 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