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培养学生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系列思想政治必修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态度消极等问题。为了提高英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及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笔者以内容与语言融合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教学的设想。研究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调查了大连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及授课教师对课程融合教学的态度及对两类课程融合的方法。研究发现:(1)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两类课程融合教学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听力、写作和翻译课程是学生优先选择与思想政治课程进行融合教学的英语语言技能课程;(2)多数教师认为可以通过英语语言技能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的教学方式改善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对本国思想政治内容的理解及其英语表达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结合课程、开设时间、教师合作以及教材四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实施两类课程融合教学的建议。希望本研究结果对解决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中国政治思想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内容与语言融合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 融合
  • 简介:本文作者重读中国西方语言文化大师李赋宁先生的论著,提出李赋宁先生外语教学思想中有如下几条重要的原则:1)外语教育家也应是博古通今的人文学者及外语教学理论的实践者;2)外语学习者必须首先有本族语的文化自信,在学好本族语言和本族文化的基础上方能有效地形成外语技能和外语思维能力;3)语言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学习外语要自上而下,建立系统的观念和学习视野;4)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进行大量的外语阅读是学好外语的关键,也是锻炼扎实的外语写作能力的先决条件;5)充分注重笔头练习,使外语的能力准确地落实到写作中去;6)良好的翻译能力是一种掌握“语言炼金炉”的能力,表现在译者吃透原文后能够综合应用优美地道的母语传达原文的思想、意境和气韵。在外语学习日趋数字信息化,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都有长足进步的今天,李赋宁先生的这些外语教学思想对我国的外语学习仍具有根本的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人文英语 汉语基础作用 语言整体观 书面表达力 综合翻译能力
  • 简介:乔伊斯(JoyceAnnJoyce)是美国著名非裔文学批评家,在非裔研究、美国文学以及女性研究等领域颇多建树。非洲情节贯穿于乔伊斯文学批评研究的始终,对其做系统研究有助于把握乔伊斯的文学批评思想的脉络。本文通过对乔伊斯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发现有关的非洲情结不仅体现于她对非洲和非裔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维护,而且还反映在她批评实践中对于非洲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应用。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乔伊斯的文学批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拓宽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空间维度。

  • 标签: 乔伊斯 文学批评 非洲情结
  • 简介: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为我国的英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双一流”和新《国标》也为英语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英语类人才的培养要顺应时代发展,通过设置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等不同专业,培养精英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并以新《国标》为基准,结合各校特色,制定并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分层卓越、分类卓越”的培养理念,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

  • 标签: 英语教育 专业分类 人才类型 课程体系
  • 简介:术语是专业领域语言的灵魂。哲学术语是哲学思想体系和哲学领域的核心。中国哲学思想跨语际传播,哲学术语的翻译是关键。一名一译,即一个术语对应一个译名,是最理想的翻译状态。但在实际翻译实践中,一些哲学术语存在多个译名的现象,这容易造成译入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不利于中国哲学思想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以李约瑟撰写的《科学思想史》及其汉译本为语料,从源语哲学术语存在多个概念意义、译名存在多个变体、源语哲学术语语义不明和误译四个方面,分析同一哲学术语对应多个译名的原因,以期为中国哲学术语译名的规范化提供一些建议。

  • 标签: 《科学思想史》 哲学术语 译名
  • 简介:TsinghuaHoldings’bosssayshumanspiritandsciencearekeytoinclusivegrowth.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掌门人认为,人文精神与科学是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多年前,我坐在清华大学的教室里,盯着黑板上的欧拉公式,为其数学之美而惊叹不已。该公式把数学中最著名的几个常数(π、0、欧拉数e以及虚数i)关联在同一个方程式中,说它美,就在于它能创造出无限可能的函数和指数。

  • 标签: 中国 教育 创新 欧拉公式 清华大学 BOSS
  • 简介:中国和英国是亚洲和欧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移民模式和人口构成形成了不同的人口特征、社会形态和治理模式。这些特质决定了两国在进行语言规划和制定语言教育政策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通过梳理中英两国的语言国情,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

  • 标签: 语言国情 语言规划 多语教育政策
  • 简介:通识教育语境中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要培养"通识的学生",就需要"通识的教师"。大学英语教师授课时数之多、对象之广、规模之大是专业课教师无法比拟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利用英语载体及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具有先决条件和现实基础。因此,为了对学生实施有效的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发展优良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兼备的知识结构,还有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 标签: 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教师 发展
  • 简介:素质并非某一现象的具体表达,其所包含的内容是言语所无法简单描绘的。道德作为素质的中流砥柱,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未来、民族发展的希望,尤其是大学生更是被人们标榜为社会主人翁。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所代表的是其他国家对我国国民素质的第一印象。因此以国民形象与国民教育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应将道德教育作为第一任务。现该文以大学英语为分析对象,浅谈大学英语所具备的德育功能,从教师、文化、理念、精神四个角度论述大学英语的育人功能,希望能够为我国新时期的英语德育教育落实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新时期 大学英语 德育教育 功能
  • 简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各行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意味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教育变革。其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也造成了冲击,使得传统专业教学的问题日益凸显,如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理论化、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滞后、教学资源不足等。因此,探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商务英语 互联网+ 互联网+教育 教学
  • 简介: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给语言服务市场带来了更大的需求和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其次指出了高等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产业发展和专业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本文认为,为了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对语言服务的需求,外语专业教育应当对现有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外语专业学生服务国家的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 标签: “一带一路” 语言服务 外语专业 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