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从认知加工效率角度探讨阅读强化方式如何促进单词加工自动。实验结果表明阅读强化学习对高、低频词正确率和反应时(RT)的提高有显著性作用,但低频词正确率和反应时提高的幅度显著大于高频词。低频词的变异系数(CVRT)值显著性降低,CVRT-RT相关系数为正相关,且比学习前更高,说明阅读强化学习使低频词加工达到自动眭。高频词的CVRT值显著性降低,CVRT-RT相关系数虽然比学习前更低,但仍为正相关,说明高频词加工也达到了自动性。

  • 标签: 阅读强化 词汇自动化 词频
  • 简介:出去旅行总是好的,但一想到要收拾行李,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衣服要卷起来还是平放?东西要不要用塑料袋包起来?裙子要带几条。而搭配的鞋子又要带几双?等等等等。曾有研究指出,我们能用上的不过是行李里一半的东西,只是我们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可能是行李把整个旅行都搅乱了”一j这便是我如此讨厌它的原因。

  • 标签: 行李箱 心理学 塑料袋
  • 简介:齐宣王去雪宫看望孟子。齐王说:“贤明者也有这种乐趣吗?”孟子回答说:“有,臣子如果得不到其所应得的那一份,就会非议起其君主来。得不到就非议君主,是不对的;身为百姓的君主却不与百姓分享自己的乐趣,也是不对的。以百姓之乐为乐的人,百姓也以其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的人,百姓也以其忧为忧。

  • 标签: 《孟子》 百姓 齐宣王 君主 乐趣
  • 简介:动词-论元关系是句子加工中句法一语义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该领域现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句子中动词同其核心论元之间的关系。但是汉语中却存在一种动词非核心论元提升到核心论元位置的施用结构。本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汉语中的施用结构与典型的受事宾语结构在句子加工方面的差异。实验要求被试对汉语中的词组(含干扰性的假词组)进行判断。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在施用结构中发现了分布于双侧脑区的N400效应,与现有研究中论元类型和论元数目违反所导致的N400效应相类似。但与现有的动词-论元关系的ERP研究所不同的是:与典型的受事宾语结构相比,汉语施用结构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脑前部正波。这一波形在动词一论元关系加工研究中较为罕见,反映的是新提升论元与动词整合的困难以及汉语施用结构合格性检查的进行性特点,与汉语非受事论元认知研究中发现的转喻机制一致,反映了在汉语这种意合语言中语义(题元角色)在句法一语义界面中会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 标签: 持续脑前部正波 汉语施用结构 ERP 动词-论元关系 N400
  • 简介:“名词短语可及性层次理论”认为主语关系从句加工具有优先性,并假设这种优先性在类型学各异的语言中存在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已经在多种语言研究中得到证实,而汉语的一些研究成果违反了此普遍性假说,这使汉语关系从句在句子加工领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其研究结果显示修饰主语和宾语的关系从句均表现出主语关系从句加工难度大于宾语关系从句,不支持主语关系从句优先加工的普遍性假说。此外,尽管实验结论与“规范语序”和以工作记忆理论为基础的“局部依存”模型相符合,但研究数据却对模型细节提出了质疑。同时,研究结果证明了汉语中修饰宾语的宾语关系从句产生了“花园小径”现象。本研究在实证上提供了主语关系从句优先加工不具有普遍性的例证,在理论上对于未来建立一个解释类型学各异的广泛的语言加工理论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关系从句 主语关系从句优先加工的普遍性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预制语块学习与写作能力阶段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写作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对语块的积累、模仿和创新。基于认知理论,预制语块的学习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它们与写作能力的阶段提升有着高度的交叉和协调。教学实验证明,学习者对语块的认知越扎实,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就越显著。有效对接语块学习与写作教学,充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是推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一个务实举措。

  • 标签: 预制语块 英语写作 认知提升
  • 简介:在西安的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大芹老师代表辽宁省参加了教学现场展评,并在3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和优胜奖两项殊荣。大芹老师的课是大连市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点读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的研究

  • 标签: 点读 小学英语课堂 教学现场 教学模式探索 教育规划 生命力量
  • 简介:小小扶梯,让作者对英国礼仪尚存深感庆幸:谁说英国人不讲秩序、自私自利?去伦敦地铁里的自动扶梯上看看吧。

  • 标签: 自动扶梯 礼仪 自私自利 英国人
  • 简介:本研究对2000年至2016年间发表的幽默加工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科学计量学综述,研究通过对文献共被引网络的聚类和可视化分析,识别出幽默加工领域的研究主题,并通过对突现文献的分析识别出该领域的新兴发展趋势。研究为了更全面的搜集与幽默加工研究相关的文献,运用了主题词检索和拓展引文检索的方式,共得到816条文献记录和42,687条引文以供本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幽默加工领域的文献共被引网络中共有10个聚类。社会认知和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是该知识领域中两大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幽默加工的性格研究和右脑在加工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同样受到了学者们更多的关注。另外六个研究聚类包括幽默加工领域中的两性选择、比喻性语言、偏见、面部表情、睡眠剥夺和婴儿的幽默感知研究。本研究还对该领域的引文进行了突现检测以分析幽默加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 标签: 幽默加工 社会认知 脑机制 CITESPACE 科学计量学
  • 简介:根据亲自改编的丝弦剧《李尔王》,探讨了莎剧改编特别是丝弦戏改编《李尔王》的得与失。

  • 标签: 莎剧 丝弦剧 改编
  • 简介:“碎片阅读”、“碎片化学习”(fragmentedreading/study)等时髦词源白“碎片”(fragmentation)一词。简单说.“碎片阅读”指人们通过手机、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接触到海量信息。从表面看,似乎一切信息、知识都唾手可得(veryeasytoobtain).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可以通过零碎时间进行阅读.而且便于搜索和互相交流,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 标签: “碎片化” 阅读 海量信息 生活方式 现代人 交流
  • 简介:在线写作自动评价系统(简称AWE)正应用于中美两国的教学中。本文汇报的是在线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在中国大连的个案研究。2010年在大连的中学开展了一项准实验。结果显示,系统对实验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影响大小为0.30。本文同时汇报学生问卷和教师观察数据来阐明系统的应用对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写作成绩的影响。

  • 标签: 写作自动评价 作文自动评分 在线形成性评价 中国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 简介:<正>苏外建校20周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选什么样的办学模式,将决定学校的未来、学生的未来。文中,曹伦华校长通过"六问"来找寻答案,外国语学校现代、国际的发展道路将致力于培养具备多元文化、开放的思维、全球的视野、中国的灵魂的学生。有人问哲学家:"敢问英雄与小民的异同?"哲学家一脸深沉:"同在适应,异也在适应!""不懂,怎么讲?请明示。"此人追问。哲学家大笑:"英雄改变世界以适应自己,而小民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苏外正在向着英雄的方向努力,我们正在做和别人不一样的教育。

  • 标签: 外国语学校 重要转折点 多元文化 成长之路 办学模式 改变自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年来,论述英语辅音的圆唇(labialisation)文章或著作实属少见,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圆唇的发音只是与元音有关。从埃利斯(A·Ellis)、沃德(I·Ward)到琼斯(D·Jones)、吉姆逊(A·C·Gimson)等英国著名语音学家都很少涉及英语辅音的圆唇问题。其实,不仅是英语元音,如后元音/(?),u,u:/在发音时要圆唇,就是英语辅音中也有不少是圆唇的。如果长期观察英国操RP者在说话时的语流,完全可以证实英国当代语音学家艾伯克龙比(D·Abercrombie)的论断:“大多数英国操RP者在语流中有圆唇现象,这种圆唇发音与其说主要起源于元音还不如说是起源于辅音”。①这一大胆的创见打

  • 标签: 唇化 艾伯克 埃利斯 沃德 破擦音 正音学
  • 简介:英语作格动词是词汇语义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特殊的语义表征。就词汇语义性质来说,作格动词属于强动作性使役动词,具有动作自发性,不需要外力作用,不允许增加被动语法标记。然而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其用于被动语态,这是混淆作格动词与被动词的语义特征的表现。根据词汇语义结构理论,通过对作格动词词汇语义特征的分析,解释作格动词与被动词及其句式的异同,提出作格动词不准被动主要与其语义特征相关。

  • 标签: 作格动词 语义特征 被动化
  • 简介:在我国,圣经诗歌翻译经历了翻译主体从传教士汉学家到教内翻译家再到文学翻译家的更替,先后采用过文言、浅文言、白话和现代中文四种语体,呈现出从直译的散文体到意译的新诗体再到"以诗译诗"的文学的演进.中国翻译传统和诗学传统对圣经诗歌的翻译具有强大的操纵作用.

  • 标签: 圣经诗歌 以诗译诗 文学化 诗学 操纵
  • 简介:本文从等效翻译理论视角考擦了文化障碍,异域风情风格的翻译,翻译的限度等问题。作者认为,翻译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全球化为翻译的飞跃打下契机。

  • 标签: 全球化 等效 可译度
  • 简介:近年来,语法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语法也就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亦即具有实在意义的词项或结构在某些语境下逐渐具有语法功能,并在语法功能固定下来以后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基于该理论.我们觉得现代汉语中的“注意”一词有一定的语法倾向。为调查“注意”是否具有语法倾向,我们进行了语料库分析和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现代汉语的“注意”一词正在经历一种语法的过程,显示出强烈的情态倾向,即原本用作实义动词的“注意”现在可以被用作情态动词,词汇意义明显虚化或弱化。同时,问卷调查发现,多数人(包括一些权威的汉英字典的编撰者)并未意识到这一语法现象,故而在汉译英“注意”一词的过程中.还是倾向于按实义动词来理解和翻译语法化了的“注意”,从而导致了一些错译和误译。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注意”一词的情态趋势并就提出了语法“注意”的判定标准及其翻译方法。

  • 标签: 语法化 “注意” 语义变化 情态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