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中日两国"性向词汇"的调查研究发现,不管是重复词汇量还是不重复词汇量,中国人均远远超过日本人,更具强大的能产性以及丰富多彩的使用特点。中日两国在评价"个性强"的人以及行为方面,既有负面评价倾向显著的共性,又有正面评价方面的差异,即中国人注重"精明能干、不服输"和"有正义感、坚强",日本人更加看重"与众不同、有特点、幽默风趣"等,两者形成了对比反差。

  • 标签: 性向词汇 过剩价值 负性原理
  • 简介:《新生》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家岛崎藤村根据自己侄女之间的乱伦关系创作的自传性小说。乱伦事件的主角岛崎藤村借小说摆脱了阴影,获得了他所期待的“新生”,并提高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却彻底葬送了另一当事人一生的幸福。考察《新生》之“内”(事件本身)“外”(小说中的描写)的各色人物心态,当事人对事件的认识,家人的功利性选择以及社会的宽容态度无不令人深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

  • 标签: 岛崎藤村 新生 乱伦 伪善
  • 简介: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华南分会成立于2012年12月7日。目前共有会员校53所,其中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广东地区42所,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福建地区4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广西地区4所,海南省的海南大学、海口经济学院等海南地区2所部属、省属、市属高校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

  • 标签: 华南师范大学 教学研究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日语 中国 福建师范大学
  • 简介:本文以《门》中"自然"一词的使用和含义为切入点,分析了作品中的人物特点、主题思想和作者对人生的关切。本文认为,《门》突出了"自然"无法被"自我"测知和把握却能左右"自我"命运的一面,通过宗助这一委身于"自然"之中,唯有依靠"自然的恩惠"——"时间"来被动地解决人生问题的人物形象,对"自我""自然"、"命运"的关系,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人生实验。

  • 标签: 夏目漱石 自然 命运 时间
  • 简介:村上春树的《萤》是一篇回想式的小说。叙述主角"我"回想起十四、五年前自己独自离开故乡来到东京上大学,于1967年春天到1968年秋天住宿于文京区学生宿舍的种种,以及在中央线电车上遇见了高中时代自杀的好朋友"他"的女朋友"她",然后两人开始约会,最后却因故分开的爱情故事。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观点来考察小说《萤》的内容,通过剖析"脱离社会现实"、"17岁的烦恼"、"孤独的存活者"、"生死观"、"爱情观"等《萤》的特征以及比喻用法和扩充的书写方式,探讨对日语教学的启示。

  • 标签: 村上春树 《萤》 小说 日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 简介:《我是猫》《阿Q正传》在叙述语言上都属于幽默讽刺类小说,同时,在叙述结构上也显示出相似处。即,叙述者主人公的距离发生了由远及近的变化;叙述者的视角也不固定于单一视点,而是在不同人物之间转换。本论文将从由此产生的特殊叙述视角和叙述结构对两部作品进行详尽的文本分析比照,进一步论证鲁迅受到夏目漱石作品影响的可能性,从而为今后二者的比较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叙述者 主人公 叙述视点 距离 比较
  • 简介:日语声调教学模式对日语专业学生声调习得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地方高校日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为对象,在对其日语声调习得测试及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一统领、三方、三保障”,即“一三三”日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声调教学模式。为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效果,时隔一年后笔者再次对同样人群进行了测试。通过验证测试表明,“一三三”日语声调教学模式效果良好。

  • 标签: 声调 测试 教学模式 验证
  • 简介:日语词汇中含有大量的佛教词语,既有经汉语翻译佛典之后传入日本的,也有自身创造出来的,在现代日语词汇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本文从佛教词汇对中日两国文字的影响入手,对"盂兰盆"一词的文化渊源及其词义的内涵外延进行了考察,旨在探索佛教词汇在日本的流布、吸收、衍变及其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揭示出隐藏在文化受容衍变背后的语言文化的相互关系。

  • 标签: 佛教 日语词汇 盂兰盆 内涵与外延
  • 简介:本文首先对于在中国翻译界长期以来具有较大影响的严复"信、达、雅"之说进行剖析,认为"信、达、雅"中的"达"之标准没有单独设立的必要,将"信、达、雅"的三维标准简化为"意义""风格"的二维标准,提出了"翻译=意义×风格"之公式形式的标准。该标准以追求翻译要素的兼顾均衡为理念,将"信、达、雅"这一基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印象式评价,转化为现代数理式思维的定量描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 标签: 严复 信达雅 均衡 翻译 标准
  • 简介:在古代中国,女性的诗歌才能相比,男性更重视女性的德行,被抛弃的女性往往难以通过诗歌打动对方。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毛诗大序》所提出的诗歌"经夫妇"之功能流于一种空洞的主张。而在古代日本,女性的和歌才能受到高度重视,男女常常通过和歌沟通彼此心意,化解交往中的矛盾。《古今和歌集》假名序中所提出的「男女の中をも和らげ」真实地展现了古代日本男女之间通过和歌传达情意的赠答传统。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源于古代中日两国不同的婚姻形态以及对女性才学的评价。

  • 标签: 经夫妇 男女の中をも和らげ 诗歌 和歌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