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正>在艺术界中,谁也不能保证,大家对国画的看法,意见都一致了.这些意见的不一致,可以发表,可以自由讨论,——这是“百家争鸣”.但是一方面要“百家争鸣”,一方面就要“百花齐放”.在艺术之宫内,国画不应坐冷板凳.“传统技法”是源是流的问题,基础课之应为素描或白描,学习技法之临摹与写生孰先孰后,不要太死板,可于自由讨论、实践中求“百家争鸣”.要“推陈出新”,应先“百花齐放”,花鸟、山水、人物、工笔、写意——“百花齐放”.

  • 标签: 国画 程式 “百家争鸣” 自由讨论 歌剧 百花齐放
  • 简介:“大将风度”及其他杨春华廿世纪末期,是人类精神的休克期,文学硬是不见人的魂灵,哲学已然被生活所抛弃,话剧如同黄昏后之落日,诗歌堕入朦胧不知所以。由于地球人类整体文化目标不明,各种艺术至多是大迷茫中的小情致,大困惑里的小创意。而前不久所见李向东先生的摄...

  • 标签: 大将风度 艺术精神 责任能力 现实的规定 认识你自己 精神自由
  • 简介:<正>诗人、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为"转译"辩护,认为有天大的理由不得不如此,但是背后,不知道是否有英语中心论作祟。我在"转译"时还是诚惶诚恐,哪怕对象是一篇散文——我转译过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英译散文,亚当?扎加耶夫斯基和兹比格涅夫?赫伯特的诗。但是,翻译布罗茨

  • 标签: 英语中心论 罗茨 纳博科夫 转译 翻译 散文
  • 简介:一如果认为“上海批评圈”批评家只写先锋小说的评论文章,那就是一个错觉。事实上,他们的批评视野是相当宽阔的,不仅生产新概念、新方法,而且对不同流派和风格作家创作的深入理解也是惊人的。

  • 标签: 先锋小说 批评家 上海 评论文章 作家创作
  • 简介:<正>又见"1号文件"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中共中央"1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发布。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它标志着开始于1978年的我国农村改革,在新世纪的第4个年头又有了新的动作。人们不禁要问,这里面包含了怎样的信息呢?从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曾经连续出台过5个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在这5个"1号文件"的指引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排山倒海之势在中国农村形成了一场改革风暴。它们的发布实施,

  • 标签: 农村改革 农业税税率 粮食生产 高登山 你一言我一语 对我说
  • 简介:试析“个人化写作”及其他樊波近一个时期,中国文坛上一种“个人化写作”的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以往那些由评论家命名的所谓流派不同,这一提法首先是由作家(陈染)本人命名并加以阐发的。虽然国外(比如日本)作家也有类似的提法,但其内涵有很大差别。陈染...

  • 标签: “个人化写作” 陈染 第三种批评 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 艺术手法
  • 简介:1954年春天,时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的李希凡和北师大附属工农速成中学教师的蓝翎,不满意俞平伯《红楼梦简论》中的观点,决定合写一篇文章提出反驳。他们曾是山东大学的同学,前一年刚刚毕业分配到北京。这本是很正常的学术讨论,连他们自己都不会想到,几个月后,最高国家领导人介入了,称他们为“小人物”,认为他们的文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

  • 标签: 1954年 《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 《文艺报》 中国人民大学 国家领导人 “小人物”
  • 简介:2011年,我国长篇小说产量超过4300部,数量极其惊人。如何评价当今的长篇小说创作?长篇小说的发展有什么趋向?其中存在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契机,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例会特组织专门讨论,围绕贾平凹的《古炉》、王安忆的《天香》、格非的《春尽江南》、海飞的《向延安》、方方的《武昌城》、哈金的《南京安魂曲》等重要作品,从长篇小说的"中国化"、想象历史的新方法、如何理解我们的时代与文学等问题入手,就长篇小说及其发展趋势展开了讨论。

  • 标签: 中国化 长篇小说中国
  • 简介:罗兰·巴特"能引人写作之文"(letextescriptible)这一概念,显示了"文"的泯灭主体和客体区分的特性:它是客体(倘若纯粹地固定为客体,则在巴特看来,是作品,不是文),同时又是主体(发挥作者的功能)。在罗兰·巴特那里,"文"的特定理论意涵是赋予的。其所谓纯粹的复数,并非意谓有诸多意义,因为多义仍然可以居于一个统一的结构内,而纯粹的复数,却消去中心与统一性。

  • 标签: 分类 文无主客体区分 复数性 分类命名集
  • 简介:摘要电子文件证据效力发挥作用需要不同层面的保障,本文笔者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管理制度、确保电子文件证据的真实、完善技术措施、建立健全认证组织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对策,希望有利于促进电子文件证据发挥效力工作。

  • 标签: 电子文件 证据效力 对策
  • 简介:  1巴什拉通过诗学的管道,企图恢复想象与感知的联姻,即想象先于感知而存在.他提出了梦想的形而上学:我梦想,故世界通过我的梦想而存在.而在他臆造的火阵里,世界的确在他举起的火焰里得到了溶化和再铸.火打开的纯净区域,火的极限,无论是在火苗的顶端,还是火的心脏地带,火的容颜流淌着水意的颤动.于是,火成为首鼠两端的守望,物质/精神,实在/虚在,火在转身成为精神的造像时,火没有忘记自己搁在烧造之外的身体.……

  • 标签: 加斯东巴什拉 巴什拉火 阅读加斯东
  • 简介:如何看待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当代诗歌之主流“语言表达方式”有无问题?问题何在?确实是考察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一个应该首要面对的命题——因为这一命题已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中,乃至回顾整个新诗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命题。

  • 标签: 语言表达方式 中国诗歌 现状 价值坐标 心境 当代诗歌
  • 简介:周扬曾经指出:文艺与当前党的实际政策相结合,是“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表现在解放区文艺的“生产”(作家创作)和“消费”(读者接受)的全过程,其理论来源便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从属于政治”,“反

  • 标签: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读解 解放区小说 周扬 作家 读者接受
  • 简介:很多人认为规范和创新是两个对立体,相互矛盾,但是两者在特定的场合是相互统一的整体。规范并不代表禁止,主要强调的是理性以及制约;创新并不代表提出新的问题,主要强调新的方法、理念和视角。本文主要立足于翻译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规范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翻译研究不仅需要创新,也需要一定的规范约束。

  • 标签: 翻译研究 规范 创新
  • 简介:学界一直在围绕文学语言的规范问题而争论不休,焦点在于:文学语言要不要规范?文学语言能不能规范?之所以会有如此争论,根源在于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创新(有人称之为“陌生化”)是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其魅力所在,所以有人理直气壮地声称: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反规范。但问题是:规范和陌生化真的是非此即彼吗?

  • 标签: 文学语言 “陌生化” 文学作品 争论
  • 简介:清末民初是翻译小说的大盛时期,但由于译者在翻译中不忠实原著而受到传统翻译理论价值体系的批评,因此这时期的作品不能跻身于正统的"翻译作品"之列。但发生在世纪之交的翻译活动自身却具有无可辩驳的价值,因此要公正客观地评论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我们必须从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需求来认识,即描述和理解一个时期的翻译活动及翻译规范、评论一个时期的翻译作品,不但要审视其文学价值,还要考虑到其文化特征对翻译活动的制约和需求,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标签: 清末民初 翻译 规范
  • 简介:本文认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长期不规范,未能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研究领域,这种失范引发了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认识上的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早期研究范围的人为收缩、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人为区分、美国学派比较研究的漫无边际以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无所不包。这也直接导致了比较文学的学科“危机”绵延不断,而重新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领域、试图从研究范围这一角度出发来解决比较文学研究的危机与困惑,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 标签: 比较文学 学科领域 学科危机 重新规范
  • 简介:<正>作者手记:如果没有撕心裂肺的阵痛,就不要写报告文学作品。盛夏,一股和谐清风吹进大巴山区2004年,安康山城一进入盛夏,就变得醋热难耐。最近大家聚集一起议论最多的事,是公务员(包括退休人员)要补发岗位津贴150元,退休人员120元生活补贴,这可是十二年中六次调资才到120元啦!老同志感叹道。大家在相互转告《安康市财政局(2004)36号》(广大职工简称“菜篮子”补贴)的内容,脸上满是喜气洋洋的神色。

  • 标签: 陕西省安康市 退休人员 大巴山区 公务员管理 岗位津贴 基层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