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正>张德林在《关于文艺的审丑与价值判断》(《文汇报》90年1月18日)一文中指出:结合前阶段的评论和创作实践,在如何审丑、如何写丑的问题上,要说失误的话,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审丑、写丑过程中创作主体应有的正确审美导向。有些作家脱离国情,不顾广大人民群众艺术欣赏的爱好和习惯,盲目搬用西方现代派作家对丑的极端夸张的描写,偏偏把注意力集中在鼻涕、粪便、剥人皮、割生殖器、破肚肠、凶杀、奸情、乱伦乃至人兽交等等事物上,追求“惊人”的效果!有的评论家还提出这样的观点,在审丑艺术中,“越是丑的,就越是成功的”。认为,生活丑毋须转化为艺术丑(也即是特殊形态的艺术美),不必以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去观照、审视、选择、提炼、改造,也即是在创作过程中取消创作主体的应有的正确审美导向(纯客观无审美导向的说法不能成立),它允

  • 标签: 化丑为美 审丑艺术 西方现代派 创作实践 艺术丑 价值判断
  • 简介:电影摄制的各个阶段及导演的作用□谢铁骊编者按:本文系著名导演谢铁骊于几年前在中国电影研究中心组织的电影进修班上授课的讲稿,后经修改补充,现已收入山西教育出版社即将陆续推出的“艺术家谈艺术”系列丛书之一——《谢铁骊谈艺术》,本刊经作者同意,特此选登发表...

  • 标签: 电影摄制 演员 案头工作 导演 节奏和速度 主题思想
  • 简介:<正>1.文学接受借助于语言符号,但绝不词于一般的语言接受。一般的语言接受,只要接受主体把握了语义,就基本上与语言传达者相沟通了,接受过程即告结束。文学接受则复杂得多,了解语义仅仅是接受过程的入门,在掌握语义的基础上,接受者还要把作品给定的各种信息加工成形象系列和完整的事件。然后还要透过形象和事件体味出文学作品更深层的审美情趣、意味和思想观念

  • 标签: 心理过程 心理机能 信息加工 直觉能力 艺术直觉 情绪情感
  • 简介:<正>一九二三年,在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大学成立了西方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民间机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纳粹掌权时期,这个研究所曾先后迁往日内瓦、巴黎和美国,一九五○年迁回德国。多年来,这个研究所延揽了一批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作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逐步建立了一套与“非批判的”传统理论相对立的“批判的社会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在实际研究中,这个学派的成员在探讨文艺问题时侧重于对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强调“思想观念的决定性作用”。

  • 标签: 艺术作品 思想观念 艺术生产关系 决定性作用 艺术生产力 艺术品
  • 简介:随着文学理论转向语言学领域,原有的文学话语的构成与意义日渐显著。由于语境与文学话语关系密切,对于语境的研究就显得重要了。最早提出语境概念的是马林诺夫斯基,而最早将语境概念用于文学批评的则是语义学和英美新批评的瑞恰兹。语境理论

  • 标签: 语境 语义学 民族文化 文学艺术 文本中心论
  • 简介:<正>中国是诗歌传统极为悠久的诗的国度。三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不仅创作了数以千万计至今仍有美感魅力的诗篇,而且相应地撰写了数以百计的诗论著作。这宗诗论遗产,概括了中华民族在长达三千多年历史中所积累的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经验和认识成果,显示出了中华民族高度的审美教养和审美创造力,包括着有长远理论价值的美学理论内容,且对宋元以后兴起的小说、戏剧理论,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因此,考察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价值及其在当代的作用,当然应以中国古代诗论为主要考察对象,并取其精,用其宏。

  • 标签: 理论价值 诗歌创作 古代诗论 审美中心论 诗论内容 审美创造
  • 简介: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应当高度重视理论建设”——这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向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它同样适于文艺理论界。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文科也要理论研究,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经济,历史,政法、哲学文艺等等。”陈学璞作为文艺研究工作者,多年来他正是着重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同时以理论的高度,针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实践,对它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经验和教训,作出富有规律性的科学性的理论概括。他的这些科研成果不仅集中在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实践的论著《玫瑰园的漫步》一书,也反映在他在各次文艺创作与研讨会的发言之中。可以说,在陈学璞的文艺研究中,是把

  • 标签: 文艺理论 文艺研究 文艺创作 文学实践 理论导向 理论概括
  • 简介:在有关电影音乐的研究领域,我们所关注的大多数问题是有关音乐自身的曲调、风格以及它是否与影片的情节内容中所要表现出的气氛、情绪等相互吻合,而对于电影音乐中某些具体的、同时又是极为关键的声音本体要素在电影整体创作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有时却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纯音乐不同,在电影音乐。

  • 标签: 电影音乐 影片 曲调 音色 创作 风格
  • 简介:影视媒体制作离不开画面,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影视制作正是通过画面的流动、场景的转换来表现要讲的故事、概念或主题。但一部完美的影视制作,不管其选材或要表达的主题如何,仅仅依靠纯视觉的画面是不能完成的。声音,作为空间造型的另一种手段。不但是影视制作所必需的,而且在某些情况。

  • 标签: 影视制作 画面 音乐 声音 主题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