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客观地讲,现今学术界涉及艺术史学、艺术理论、美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文章与书籍详尽而且系统。这些有关艺术现象、观念动机、传统与现代艺术比较、艺术走向等诸多方面的探讨开展得深入而全面。同样,有关教育、教学方法论、现代教学论等方面的研究也十分全面而彻底。而搭建艺术和艺术教育之间桥梁的、正面的、建设性的重要著述却较少出现。当代中国艺术教育和现当代艺术二者径渭分明,如同两条平行的轨道,有意无意地永不交汇。一方面,关于艺术的研究更多地关注艺术的哲学方法论、艺术自律与发展、艺术形式与功能的拓展等形而上思考层面上;另一方面,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书籍多停留在技法、技能、教育教学体系实施等形而下层面上。

  • 标签: 艺术教育 学院 教育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论 现代教学论 哲学方法论
  • 简介:自主化学习方式作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可以构建全新的现代远程教育习方式,实现学习自主化的最终目标。在现代运城教育领域中,无论是学习者的年龄还是学习环境等多方面都存在的巨大差距,由于现代远程教育习环境与过程存在的特点,为学习者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学习支助服务体系,才能促进教学模式获得改革。综上所述,本文将对现代远程教育习支助服务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整体效果。

  • 标签: 现代远程教育 学习支助 服务体系 自主化学习
  • 简介: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每一个社会有多少种文学,就有多少支持这些文学作品的社会阶层;有多少种风格,就有多少种接受这些风格的情感范畴。在香港,流行小说的产生固然有它不可忽视的社会原因,但也凸现了它作为流行小说的特点。什么是流行小说?流行小说是一种满足文化不高的,常常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公众的需要的小说或伪小说。它的消费者是些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创作能力的公众,其生产者则是能满足变化着的公众需要的专业人员。流行小说因它的娱乐服务特征,常常在数量上赢得比精英文学更多的优势。不停地寻求刺激的城市生活方式,是流行小说不断产生的原因。娱乐、放松、无目的的玩耍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

  • 标签: 爱情小说 流行文学 香港文学 文学作品 大众文化 现代主义
  • 简介:香港,想找怀旧的滋味,荷李活道是一个不错的好去处。比起香港的其它许多地方,荷里活道“旧”得让人费解。这么一个距中环并不太远的地方,却几乎看不到时代的光鲜。日暮的时候,荷里活道映着夕阳,晚风中飘着悠悠的年代气息,你会忽生一种错觉,岁月从未远去。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许多高校开始注重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走入医院等医疗行业承担救死扶伤责任的医学院校学生为了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许多高校开设了影视艺术课程,通过这种综合学科的艺术影响使医学生的情感不断丰富,更加适应毕业之后工作的需要。本文将对影视艺术教育的含义进行辨析以及深入探究影视艺术教育对医学院校学生产生的影响。

  • 标签: 影视艺术 教育 医学院
  • 简介: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育模式,给高等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但独立学院有它自己的特点,必须从其实际出发,本文主要就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问题进行一下初步的探讨。

  • 标签: 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工作 隐性教育
  • 简介:危难未敢忘忧国——胡蝶在香港□谭春发一香港,从地图上看去,蔚蓝色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宛若弹丸,很不起眼。再一细瞧,却可以发现它背靠广袤的、难以逾越的大陆,位于亚洲的中心,有观望世界的窗口和联系东、西方各国的跳板的妙处。或者说,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适当的港...

  • 标签: 胡蝶 日本鬼子 川谷 梅兰芳 香港 东江纵队
  • 简介:一、由来已久的黑色浪漫在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淘金记》(1925年)中,在美国影片《欲望号街车》(1951年)中,在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洛丽塔》(又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1962年)中,在经典强盗片《邦尼和克莱德》(1967年)、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年)、美国导演科波拉的《教父》第1集至第3集(1972-1990年)、马丁·斯科西斯的《出租车司机》。

  • 标签: 导演 香港电影 《教父》 探戈 影片 大师
  • 简介:哈佛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InstituteforWorldLiterature,下略为IWL)的2014年暑期学校项目。于6月22日至7月18日由香港城市大学主办。本次暑校,一共有来自28个国家/地区的140多位学员参加.外加十几位教授,阵容甚为庞大。该项目的此前三届,分别在北京大学(2011)、伊斯坦布尔的Bilgi大学(2012)和哈佛大学(2013)举办,而明年的第五届将由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主办。

  • 标签: “世界文学” 香港城市大学 哈佛大学 文学研究所 World 伊斯坦布尔
  • 简介:谈谈我对香港的想象我的老家广西北流跟香港同属粤语地区。我们管粤语叫白话,北流的白话虽然没有广州这边的白话好听,但是语法字音都一样,只是语调不同。我们的语调更短促、迅猛,听起来更像南蛮野音。在北流的县城,我们说粤语,听粤剧,喝凉茶,不吃辣椒,午后阵雨来时走在骑楼下……总而言之,我们广西东南部的人在心理上总是更认同广东,而对北部的桂林柳州地区有一种疏离。桂北人说北方语系的柳州官话,听桂剧和采调剧,吃辣椒,听说到了冬天那边还下雪……至于更远的百色就不用说了,壮族的话我们一点都听不懂。

  • 标签: 华文文学 文学外
  • 简介:写下这样的题目,并不是附和、认同所谓的“文学已死”、“文学批评已死”的轻率妄断。在我看来,文学批评恰恰在当下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生命力,各种批评被大批量地生产和倾销,整个批评市场熙熙攘攘,煞是热闹。然而,这种热闹,是不是就意味着文学批评的繁荣?其实,文学批评的繁荣从来不仰仗众声喧哗和集体狂欢,喧嚣与欢悦常常是虚象和幻境,掩盖的是“真实”的谎言和虚假的真相。

  • 标签: 学院批评 文学批评 灵魂 众声喧哗 “真实” 大批量
  • 简介:学院批评的崛起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备受瞩目的文学现象,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的主体。“学院”吸纳了最广大、最专业的批评家群体。一方面,学院拥有自创的批评“品牌”,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学术大家与批评新锐。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数不少的活跃的文学批评家皆被“学院”招贤。因此,曾与学院批评三分天下的“社科院批评”、“作协批评”,当前仅从构成者这一角度分析,

  • 标签: 学院批评 学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文学批评家 当代文学批评 文学现象
  • 简介:为应对电影工业的严重滑坡,新成的特区政府改变了港英政府在文化领域长久以来的自由放任政策,于1998年设立了“电影发展基金”,以资助有利于香港电影业长远发展的项目”。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该基金运作的方式与覆盖的范围从影视周边措施拓展到直接介入电影生产,为其提供融资或制作费用。尽管它并没有,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协助香港电够工业重回顶峰,但它培养了新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本地电影工作者社群的存续。更为重要的是,从发展基金目前的运作方式来看,其目标是在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中,将香港发展成为电影投融资汇聚的中心及华南地区的电影中心,开发粵语市场。

  • 标签: 香港电影 电影发展基金 转型
  • 简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香港“存在主义”的风行对香港的现代主义运动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促成因素和组成部分,不仅反映在铺天盖地的评论上,亦反映在创作中。香港对“存在主义”的引进与传播大受报刊文化生态的影响,主要人物和重要概念的诠释都因时而易,成为香港大众文化的流行符码。倡导现代主义的知识分子固然强调自身精英的立场,却在争夺话语权的同时不自觉卷入其中。此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存在主义”,其叙述包含了彼时香港民众的集体想象,并于六十年代中后期暗示了这种想象的转变方向。

  • 标签: 存在主义 大众文化 符码 精英姿态 想象的共同体
  • 简介:朱迪斯·巴特勒与谜样的性别操演理论朱迪斯·巴特勒,出生于1955年,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修辞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她是一位对理论要求苛刻的作家,她的写作风格较为晦涩,令她感到不悦的是,有时一些传统批评者会取笑她的作品。

  • 标签: 国学院明星 法国理论 理论国学院
  • 简介:由20世纪八十年代李碧华《胭脂扣》以名妓如花的爱情隐喻"香港"的烟消云散,到九十年代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以妓女黄得云的情爱对照香港的政治寓言,直至千禧年黄碧云《无爱纪》写尽每人的无所不爱,深深地记忆着香港的爱和恨。香港女作家以情爱经验写出一个又一个香港传奇,并在二十世纪末的香港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重要的风景。

  • 标签: 身体书写 女作家 香港 小说 《胭脂扣》 二十世纪末
  • 简介:我不知这个称谓是谁谁弄出来的,现在它特别"煽".我本人在学院工作,对所谓学术体制颇有领教,对所谓"学理""规范"的喜剧性体会尤深.在我看来,不管你是"学院派",还是"江湖派",对文学和艺术而言,有一个致命的裉节儿,即能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看出作品的好与糟,难度在哪儿,失手在何处.

  • 标签: “学院派批评家” 文学批评 写作技艺 “学理” 生命体验
  • 简介:<正>英国佬的军舰,为什么又耀武扬威地开进了维多利亚港?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消息就像闪电划破长空,迅速传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饱受日军蹂躏的香港,顿时沸腾起来了:"号外!号外!日本鬼子投降了!""同胞们,东洋人要滚出香港了!"

  • 标签: 香港问题 日本鬼子 令人 废除不平等条约 丘吉尔 维多利亚港
  • 简介:<正>赤足的汗水美丽的浆果蜂的脚红的雨凝固为有形与无形——生命人格—题记14岁的赤脚医生郁郁葱葱,山衔山;青青秀秀,峰连峰。崇义县横水镇鱼梁村夹杂在崇山峻岭之中。这儿的山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老病死,听天由命。有一天,老农夫黄升统偶感风寒,上吐下泻,四肢无力,开始脱水。按照村子里的习惯,他呻吟着硬挺,看命大还是病大。不料,病情愈来愈重,呻吟愈来愈响,引

  • 标签: 医学院院长 赣南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 崇义县 曾祥云 横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