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由英王乔治四世和首相威灵顿公爵创建于1829年,与早前成立的伦敦大学学院联合发起创立了当今赫赫有名的伦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坐落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土河畔,拥有四个校区、十个院系,交通十分便利。该校是英国最具盛名的多学科、以研究见长的大学之一,其在研究领域的领导地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极高声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20000名学生在此进修生物、医学、法律、工程、商科和人文等近200个专业的课程。

  • 标签: 英国大学 伦敦大学 世界范围 领导地位 学院 国王
  • 简介:01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创校于1839年,是全美第二大历史悠久的私立大学。波士顿大学的所在位置是属于新英格兰地区,此区为美国独立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欧洲人最早登陆新大陆的地点。

  • 标签: 美国大学 波士顿大学 私立大学 新英格兰 发源地 新大陆
  • 简介:2011年10月18日至2012年1月10日,毕加索画展中国展在世博会中国馆举行,期间共展出62幅毕加索真迹和50幅他日常生活的照片,囊括了毕加索从少年到晚年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这让慕名而来的中国观众能亲临观摩这位20世纪最伟大画家的作品,真切感受大师表现出的绘画语言。

  • 标签: 中国馆 毕加索 画展 大师 日常生活 创作阶段
  • 简介:1一非常意外,也非常高兴,我居然能得到大赛组委会的认可!《长恨歌》是我曾经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是一段情结!而这篇文章,也是我曾经最得意的文字。我喜欢《长恨歌》中复古优雅的氛围,也喜欢作家王安忆绵密的叙述风格,因为她,

  • 标签: 征文大赛 获奖作者 名作欣赏 大学生 《长恨歌》 叙述风格
  • 简介:《名作欣赏》杂志与忻州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名作杯"全国大生文学作品大赛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征稿时间为2017年9月1日到2018年3月31日,共收到全国大生参赛稿件2356篇(首)。经过三个月紧张的初评、复评、终评,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评委名单及颁奖事宜附后)。

  • 标签: 《名作欣赏》 获奖名单 文学作品 大学生 大赛 师范学院
  • 简介:上海2010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高朋满座,嘉宾云集。与两年前的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相比,今年不仅增加了收藏家展览,而且世界各地赶来的收藏家层次更高、代表性更广泛。参会者普遍认为,这次大会将对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深远影响。大会的召开,也再次引发了大众有关“收藏”话题的热烈讨论。

  • 标签: 中国大陆 收藏家 华人 艺术品市场 世界
  • 简介:2005年6月1日,上海发表了记者赵岚的文章,说:"因一种人类的责任与尊严,英国著名诗人奥登和作家伊修伍德也来到战时中国,直赴已经岌岌可危的江城武汉,他的有关中国抗战的诗集在英国出版后引起了西方文艺界的极大反响."英国诗人奥顿和小说家伊修伍德这对"同志"的战时中国行的最后一站是上海,他们在孤岛上海见了哪些人?目睹了哪些情形呢?他们对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印象如何呢?他们记载这次旅行的诗文集里有这些问题的答案.

  • 标签: 奥顿孤岛 孤岛上海 英国诗人
  • 简介:<正>中国加拿大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于1992年8月10日至16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加拿大驻华大使毕尔德为本届年会召开及加拿大电视周、印第安艺术家的演出举行盛大招待会.我国各地学者和加拿大、日本代表共94人与会,向年会宣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论文81篇.按论文篇数排列,分别为文学、经济、教育、文化、历史、语言、外交、民族、情报、法律及科技.从中将精

  • 标签: 加拿大 大使 民族 文化 内蒙古大学 年会
  • 简介:中国乔伊斯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可以查到的最早记载是1922年茅盾先生在第13期11号上发表的介绍乔安斯的短文,在此后将近30年(1922-1949)的中国现代文学时期,乔伊斯研究一直限于茅盾这样的"杂碎"似的介绍,茅盾、徐志摩、郑振铎、赵景深、徐霞村、周立波、费鉴照、杨昌溪、汪惆然等人多半没有真正读过乔伊斯的作品,他们只是向当时的中国文坛提供了一鳞半爪消息报道类文字.

  • 标签: 中国乔伊斯研究 茅盾 研究状况 研究成果 美学研究 哲学研究
  • 简介:  昨天我下了篮球指导课,在回家的路上收听WGN电台.播音员忧伤的语气立刻让我意识到--出事了:是一起撞机事故,两架小飞机在芝加哥北郊相撞.这起事故令人震惊之处在于,其中一架飞机的驾驶员正是WGN早间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鲍勃·柯林斯,他不幸丧生.电台里人们在深切缅怀鲍勃·柯林斯,向这位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电台主持人致敬.关于柯林斯的故事一个接一个,他被描述成听众的知心密友,一个生活中尽善尽美的人.诚恳的关爱和真挚的感情从四面八方涌来,述说着柯林斯对周围人的影响,可是我越听越感到沮丧.……

  • 标签: 生赞歌
  • 简介:2005年4月18至20日,中法文化年学术活动“马尔罗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4月18日上午,80多名中外代表与嘉宾出席了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开幕式。开幕式由北大法语系系主任秦海鹰教授主持,北大副校长吴志攀教授、法国驻华大使高毅先生、北京大学法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华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后紧接着进行了第一场学术发言。

  • 标签: 中国 法国 文化交流 比较文学 文化格局
  • 简介:夏目漱石是日本的国民性大作家,在中国研究不多。然而,夏目漱石从小喜欢汉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他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本文选取夏目漱石名作之一《门》,从中国元素的探究来展现夏目漱石与中国深厚的渊源。

  • 标签: 汉学 中国元素 作品意蕴
  • 简介:菲利普·罗斯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坛上的常青树。中国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无论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中国的罗斯研究尚不能与其盛誉相匹配。本文从中国学者对罗斯进行观照的不同层面,即文化研究、文体研究和具体作品研究三方面着重考察菲利普.罗斯在中国研究现状,认为中国学者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拓展理论视角,以便提升研究的问题意识。

  • 标签: 菲利普·罗斯研究 现状 分析
  • 简介:常常会听人说起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是何等壮观,何等震撼,那种峰峦叠起,琼山峻岭让人惊叹不已;一望无际的群山,与远处的沙漠、树丛相呼应,如此丰富的地貌倒还真是不多见。但似乎身边的朋友提到的大峡谷都是春季或是夏季,而这一次,笔者则是体验了一回另类风情——在摄氏零下12度的冬季走进了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

  • 标签: 国家公园 大峡谷 美国 风情 冬游
  • 简介:<正>自1982年1月从北京师范学院毕业后,每年春节我必去探望两位母校的老师,其中一人就是滕裕先生,算来,已经有二十四五年了。我对妻子说:"别人可以省略,这两位不成。"滕裕是我的哲学老师。大二讲艾思奇哲学,怕我们听得枯燥,时而插进一些古代西方哲学家的故事。一次,讲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讲着讲着,忽然大手一挥,用浓重的上海普通话大声喊道:"这就是德谟克里特!"霎时,满堂哄笑,课下有同学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德谟克里特"。无知的我等之辈,实在不该哄笑;为了不受外物干扰,使自己平静而又专注地反观本

  • 标签: 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里特 潜然泪下 西方哲学家 龙应台 原子唯物主义
  • 简介:人一衰老,牙齿总不免要动摇脱落,这是再常识不过的事了。不过,我们这里却要补充一条增广见闻的信息——文人的牙齿,都是从左半边开始脱落的。

  • 标签: 荔枝 自然常识 植物学 营养学
  • 简介:4月底至5月初,在风景秀丽的杭州大学召开了中国和歌俳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诗歌俳国际研讨会。5天的会程中,中日学者就两国诗文的发展及交流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发表论文30余篇。中国和歌俳句研究会会长李芒先生及日本著名歌人近藤芳美先生均表示这种活动很有意义,今后还要不断搞下去。

  • 标签: 李芒 杭州大学 程中
  • 简介:本论文从1947年吴达元发表第一篇文章开始,直到2011年《重读加缪》和《阳光与阴影的交织》,评述了60多年我国加缪研究的状况,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第一个10年。总体而言,我国的加缪研究有逐步深入和扩大的趋势。对加缪小说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涉及加缪的荒诞哲学、他对反抗作为一种斗争方式的肯定、他的生命激情以及他对幸福的赞美。值得注意的是学界对其随笔和戏剧的关注仍显不足,希望今后能在研究上得到进一步的开展。

  • 标签: 加缪 荒诞 反抗 激情 幸福
  • 简介:我长期以来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书和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工作。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一直着重做文学史教学和研究工作,重点放在汉魏六朝、隋唐五代阶段。六十年代初,开始教"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同时参加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从此工作重点转移到古代文论方面来

  • 标签: 古代文论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史 汉魏六朝 《诗品》 四十年代 五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