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世界文明总是由简单走向复杂,由粗陋走向精微,由散漫走向紧密,与此同时,艺术文学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进步倾向。而在艺术文学由简单走向复杂,由粗陋走向精微,由散漫走向紧密的同时,俳句也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从国家安宁的角度来说,复杂的政治未必胜过简单的政冶;从个人保全的角度来看,散漫的法律未必胜过严谨的法律;从趣味的深浅高下来看,粗陋的文学艺术未必胜过精微的文学艺术。如若上有葛天氏,下有葛天氏之民,则天下长久泰平;法律虽不完备,但若得德川时代的判官大冈,赏罚劝惩皆依道德标准,则狱中再无冤案。

  • 标签: 文学艺术 新派 世界文明 德川时代 道德标准 葛天氏
  • 简介:古典诗词结,又称尾、结尾、落、收束,是"起承转合"的"合"。诗词讲究结艺术,古人多有精到总结,姜夔云:一篇全在尾,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已;意尽词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词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词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已。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至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

  • 标签: 古典诗词 唐宋诗词 尽意 姜夔 词意 词穷理尽
  • 简介:"阿姨"语义由亲属称谓泛化为社交称谓,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影响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社会文化视角解读"阿姨"语义泛化原因,明晰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对"阿姨"语义泛化的影响。

  • 标签: “阿姨” 语义泛化 社会 文化
  • 简介:我们常有这样的阅读体会:古人诗中,有时遇到一些看似平易的句子,但实际上如不深究,则对这些诗句的理解难免似是而非,甚至根本不理解。这样的诗句又往往被注家忽略,于是,就留下了解诗的空白。这空白处,实在有认真填补的必要。这里,试说王维诗中的一个例子。

  • 标签: 王维 《田家》 诗歌创作 中国 “老年方爱粥” 文学评论
  • 简介:语法化通常包括实词虚化和短语词汇化两个过程。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一齐”由并列关系的词组虚化为副词的过程。从语义语法的角度阐述了“一齐”语法化的历史成因。通过考察发现,“一齐”的演化是韵律、语法语义协同作用的结果,句法位置的改变导致语义产生变化,韵律则使处于稳定音步中的两个并列成分被“桎梏”起来,逐渐词汇化。语义的演变,也可以改变句法位置,由于“一齐”常放于形容词和VP之前,使其具备了副词的语法功能。

  • 标签: 一齐 副词 词汇化 语法化
  • 简介:《行香子》这个词调为北宋新声,张先词乃创调之作,描写一女子容貌美,歌舞技艺高超但内心郁积愁恨。苏轼以此调写了七首,用于咏物、写景、酬赠、感叹人生。其后,秦观、李清照,辛弃疾、蒋捷等人都有作品。此为双调,六十六字,以四字和三字为主,

  • 标签: 字句 《行香子》 歌舞技艺 李清照 辛弃疾 词调
  • 简介:元人乔吉在谈及诗词的章法时曾说:"作乐府亦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里所说的"凤头"就是强调诗词创作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词的起调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造势,开门见山,直陈其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也;2.造境:由写景入手,创造一个符合主题的环境,由景生情,表达主题,欧阳修《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

  • 标签: 辛词 辛弃疾 设问 诗词创作 欧阳修 表达
  • 简介:汉语口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差点儿(没)+VP"句式,在不同的感情条件和语境下可产生截然相反的意义,对于这一式的研究,以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为代表。深层次地研究"差点儿(没)+VP"句式产生不同意义的原因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差别,对于指导语文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差点儿 差点儿没 语义 歧义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南宋理宗宝庆年间,江湖诗人刘克庄因《梅花》诗引起了一场诗祸:刊载此诗的陈起的《江湖诗集》版被毁,仕人作诗遭禁,五六位诗人因此事牵连遭严谴。这在南宋一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很典型的。而诗祸的发生,与有人仿拟刘子晕《汴京纪事》二十首之七有极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诗人 《梅花》 江湖 刘克庄 诗集 中国文学史
  • 简介:"kickthebucket"的修辞意义因具有非透明性而蕴涵复杂的认知过程,依据三大认知理论进行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其认知形成得以明晰化。解释规约语言现象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在概念整合中充当重要关系与原则,与解释新创意义的概念整合相补充,实现了宏观层面的认知解释,而采用的语义成分分析法,也达成了微观层面的形式描写。研究发现,其习语意义是基于概念整合简域网络认知机制,与包括词源学意义和常识意义的认知补充相结合而形成,而经历概念整合简域网的非透明英语习语具有同样的意义特征。

  • 标签: “kick the bucket” 概念整合 认知 意义
  • 简介:北宋诗人欧阳修的咏鸟诗《画眉鸟》,情文并茂,名垂诗史,显示了一位思想先行者的深邃思考与卓绝才情。而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王安石的咏鸟诗《见鹦鹉戏作四》,在思想的高度和吟咏的深邃方面,和欧阳修有惊人相似,息息相通,两首诗堪称宋代咏鸟诗的双璧。不过,王安石之诗,重视者寥寥,因此很值得作一欣赏与探究。

  • 标签: 王安石 欣赏 鹦鹉 北宋诗人 寓意 《画眉鸟》
  • 简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漫谈任光宣甘世纪以来,科学领域生机盎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近几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一个新的科技革命高潮。这种时代的新形势引起了我国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科学与艺术两者的关系问题,也愈来愈引起我国文艺界人士的广泛兴趣,成为文...

  • 标签: 艺术与科学 科学和艺术 科学家 艺术家 艺术作品 科学技术
  • 简介:文学评论界对萧军与鲁迅关系、甚至包括萧军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的研究与解读几乎不约而同地都是从萧军与鲁迅取得联系之后开始的,甚至更有极端者认为萧军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完全是因为鲁迅对其的大力扶植与推介,要不然萧军很有可能一辈子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的文学书写者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针对这一现状以及这种观点,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并解答这一问题。

  • 标签: 萧军 鲁迅 关系
  • 简介:舞蹈与音乐是人类艺术中最为古老的艺术种类,其二者从古至今都是紧密联系着的艺术形式,在表演活动中”联袂”演绎。尽管随着各类艺术的发展,体系逐渐成熟,分类越来越清晰,但舞蹈与音乐表演二者却始终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舞蹈中音乐始终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影响着舞蹈的表演活动。因此,深刻分析舞蹈和音乐的关系能更好地认识到舞蹈中音乐的作用,这无论对舞蹈编导家还是舞蹈表演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也能为舞蹈观赏者提供正确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引导观众的观赏活动。

  • 标签: 舞蹈 音乐 节奏 相辅相成
  • 简介:<正>1990年7月1日至5日,中苏文学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是中苏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有中苏学者参加的一次盛会。国内著名苏联文学学者戈宝权、叶水夫、李明滨等向大会提交了论文或与会发言。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世界文学研究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中苏文学 苏联文学 比较研究 戈宝权 文学作品
  • 简介:1984年6月18日和20日,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应邀在北京大学作了两次报告。他在报告中主要阐述了新小说和传统小说,即通常所说的巴尔扎克小说的区别;同时也谈到法国小说从巴尔扎克以来的发展和演变,新小说出现的必然性等问题。罗伯—格里耶的报告内容十分丰富,但限于篇幅,现只刊出6月18日报告的一部分,供读者参考。题目是译者所加。在这一部分中,罗伯—格里耶主要谈到了新小说和巴尔扎克小说在人和物的关系方面的一个重要区别。他说,新小说和巴尔扎克小说中都有大量的对物的描写。但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人和物具有一致性,即人的性格和物、环境是一致的关系。新小说中的人和物之间则存在一条鸿沟,物对人来说是陌生的。而这种陌生关系是现代人同世界的的关系不断扩大的脱节造成的。他认为新小说家都感受到了这种人和世界的新的关系,而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原理可以作为这种体验的理论根据。基于这种看法,罗伯—格里耶把新小说以及新小说以前的一些作品如加缪的《局外人》都称为“陌生化”小说。这样他就把新小说理论同西方文艺批评界在探讨文艺创作方法和效果时提出的“陌生化”原则联系了起来。“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们提出和经常使用的概念。如这一派重要批评家之一施克洛夫斯基在其《作为方法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见托多罗夫编译俄国形式主�

  • 标签: 陌生化 新小说创作 格里耶 巴尔扎克式小说 作品 叙述者
  • 简介:本文借助于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从民族中心主义、偏见和刻板印象等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中错综复杂的母女关系,帮助移民家庭及处于跨文化环境中的人认识到矛盾所在,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预见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

  • 标签: 跨文化交际 喜福会 母女关系
  • 简介:玄想是体现博尔赫斯小说创作个性的一面旗帜,借助于对博尔赫斯小说文本中的玄想的分析,我们既可以发现博尔赫斯小说感知世界的独特性,又可以了解他在创作时所依据的特殊的创作原则,博尔赫斯总是用心灵去感知世界,他的小说创作就是借助于玄想把只能感知,不可触摸的心灵世界具像化、对像化,在内在的生命意志和外界的客观表象之间寻找到对应.而在创作中,他没有遵循寻常的叙事路径,而是设法铺设一条又一条花园路路径,他和读者共同迷失在其中.

  • 标签: 博尔赫斯 玄想 小说 文本 艺术叙述 创作原则
  • 简介: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金圣叹的文学评点艺术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影响深远又备受争议,本文从金圣叹的文学评点与话语权力的关系入手,分析其如何在矛盾的思想下建构他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

  • 标签: 金圣叹 文学评点 话语权力
  • 简介:评价白居易诗歌,“浅俗”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词汇。唐人李肇《国史补》卷下云“元和以后诗章……学浅切于白居易”,可见白诗在当时即获得“浅切”的评价。到了宋代,苏东坡又提出了著名的“元轻白俗”一说。至此,浅俗已成白诗之定评。白居易浅俗诗风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 标签: 白居易 诗风 诗歌 自注 《国史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