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正>《贝尔甫》是古英语中最重要、最完整的一首长诗,也是流传至今唯一的一首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诗歌。《贝尔甫》虽完成于公元八世纪的英国,但全诗却以公元五世纪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氏族社会为背景。诗中涉及到的北欧部落国家主要有:居住在瑞典南部的高特人、北部的瑞典人,以

  • 标签: 氏族社会 部落 公元 宗教色彩 贝尔 瑞典南部
  • 简介:<正>保尔·艾雅(PaulEluard,1895—1952)出生于法国巴黎市郊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十六岁因患肺病,疗养三年。纯粹是由于养病期间孤独难忍,他动手写诗。或许可以说他的病反倒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幸事,使我们多了一位二十世纪优秀的抒情诗人。艾雅原名欧吉纳·格朗岱尔。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艾雅应征入伍,一九一九年因伤退出战场。在这场帝国主义纷争中,青年们无所适从,艾雅与勃勒东、阿拉贡等人创建了超现实主义文艺团体。但

  • 标签: 二十世纪 法国共产党 巴黎 战争 超现实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简介: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

  • 标签: 别情》 中国 元代 王实甫 诗歌
  • 简介:本中与陈与义,都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词数量不多而质量颇高,其绝大部分词作,都是宋词中的精华。还有一些所谓“精绝”之作,至今广为传诵。对于并世同一流派诗人的词,做个比较研究,彰显其艺术个性,或能较准确地评定他们在词史上的地位。

  • 标签: 吕本中 陈与义 江西诗派 中国诗史 艺术个性 诗人
  • 简介:1944年,解放区出现了多部以李自成起义这段历史为题材的历史剧,马波的新编京剧《闯王进京》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部。本文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编剧艺术等方面分析了《闯王进京》的艺术成就。

  • 标签: 马少波 新编京剧 《闯王进京》
  • 简介:我们能够从书信的文字交流中,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到一些与写信人和看信人有关的客观事实。这是因为书信的文字语言中包含着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各种信息。在一部小说中,这些信息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或者说,小说如何利用书信这种语言交流形式来达到叙述目的?本文就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日本作家有岛郎的《宣言》这部典型的书信体小说,来揭示书信体小说的构造及特征,并通过解析小说中书信与小说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宣言》这部小说的表层内容与深层内容之间的差异。

  • 标签: 有岛武郎 《宣言》 发话人 受话人
  • 简介:戴志康是个很儒雅的人,他对文化艺术的品味.直接影响到对投资项目的选择。”以前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艺术.只是在工作中发现房地产对社会会产生某种直接影响.触动了我的一些想法“,“这几年.中国的当代艺术火了.做艺术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但收藏艺术品稀松平常,可打造艺术馆则是我的兴趣所在。”这让一直从事房产和金融的戴志康开始了自己建造艺术殿堂的梦想。

  • 标签: 艺术馆 戴志康 艺术收藏 投资项目 文化艺术 当代艺术
  • 简介:《日夜书》于2013年3月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目前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有近六十篇对其研究的期刊、学位论文。笔者从文本、文体、比较研究的角度,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试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已有研究,并发现荒区。

  • 标签: 韩少功 《日夜书》 文本研究 文体研究 比较研究
  • 简介:<正>《诗学》第一次被全面介绍到中国是1925年,《小说月报》上刊发了傅东华的中译本。七十多年来虽然有不少的美学史都在介绍《诗学》,但是具体针对《诗学》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这表明,我们与《诗学》的对话还没有更全面、更深入地展开。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主角 理解问题 悲剧艺术 悲剧情节
  • 简介:苏轼过海后,指的是他被贬官海南之后的一段生活历程。将他在这段历程的诗歌创作,和杜甫出峡时的诗歌创作相提并论,是由韩驹开始的。韩驹说:

  • 标签: 诗歌创作 人文思考 海南 苏轼 生活历程 韩驹
  • 简介:《贝奥甫》是一部用古英语讲述古日耳曼历史故事的史诗巨著。由于这部作品与日耳曼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和日耳曼文化圈中的其他中世纪文学作品一样,带有显著的日耳曼文化特征,因此,《贝奥甫》中的人名大多与古日耳曼社会的传统人名一样,在故事中不断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以古英语词源学为线索,试图通过再次解读格兰代尔这一名字中所隐含的神秘词义,进一步挖掘这一似人非人的狂野角色在日耳曼传说中或曾有过但已被历史掩埋了的古老故事。

  • 标签: 古英语史诗 《贝奥武甫》 词源学 隐含意解读
  • 简介:碧城(1883~1943),近代杰出女词人。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后改为圣因),后法号宝莲。安徽旌德人。她慧秀多才,除工于诗文,亦擅长书画,且通音律,生平为“女学”、“护生”等运动做出过杰出贡献,中年卜居瑞士日内瓦。一生三游欧美,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过美术,著有《欧美纪事》、《欧美漫游录》等。词集有《晓珠词》、《信芳集》等,其中“海外新词”标新立异,广受称赞。

  • 标签: 吕碧城 《解连环·巴黎铁塔》 “海外新词” 近代词学欣赏
  • 简介:功对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翻译与文学接受由来已久,但他并非单向度地接受与传播,而是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对昆德拉的小说艺术进行了立足中国本土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具有典型的“原小说”特征,即跨文体写作、跨艺术写作和跨主题写作。韩功最新的长篇小说《日夜书》即从这三个方面对昆德拉的“原小说”艺术进行了创造性的文学接受与转化。

  • 标签: 韩少功 昆德拉 原小说 文学接受 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