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认为文士不遇的主要内涵是政治仕途上的坎坷不顺,具体表现为求不得官,说不得用,官不得升,官不得久。不遇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原因里又可分为生不逢时,君主心有余而力不足,卷入党争,文士出路少而单一等几种情况。主观原因里又可分为重立德立功而轻立言,特别注重为官条件和人格尊严,个人的主张不合时宜,性格弱点突出而不知检束等,认为只讲客观原因,不讲主观原因不能正确解释文士不遇的现象

  • 标签: 文士 不遇 原因
  • 简介:文艺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但它有自己的特点——艺术美。它一方面反映现实生活,另方面作用于现实生活。因此,文艺有社会性,有宣传性。文艺创作是精神生产,创作的目的是要影响人的精神风貌。有益的创作总要有助于改造人、塑造人,提高人的文化水平和

  • 标签: 创作动机 现实生活 宣传性 文化水平 山水诗 北平笺谱
  • 简介:续本刊1998年第1期)马瑞芳:《聊斋志异》对仙妖题材的新开拓《青岛大学学报》(社科)1990.1-2马瑞芳:《聊斋志异》对冥界题材的开拓《人大资料》1991.3(《文史哲》1990.6)战化军:《聊斋志异》小说体制的继承与创新《蒲松龄研究》总第10...

  • 标签: 《聊斋志异》 蒲松龄研究 《聊斋》 人大资料 小说研究 研究论文
  • 简介:常常以欣赏的目光看过去又看过来,偶尔还用手拍—拍,那乳白的,那圆润的流线,那舒服的感觉,那美国的福特——那,就是我们的汽车?!真有点不可思议。福特汽车刚刚来到我们家时,我经常都会进入这样一种状态。

  • 标签: 《汽车·散步》 张晴 中国 文学 散文
  • 简介:<正>文学形式是否蕴含着道德内涵,这其实是问文学是否与道德有密切关系。因为我曾经著文论述过文学与其它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宗教等的差异皆在于功能结构所确定的形式差异,所以,问题也就仍然是文学形式与道德内涵的关系了。我认为,文学形式里面包藏着极为丰厚的道德内涵,甚至可以说,道德内涵是文学形式的内在灵魂。离开了道德内涵,文学形式也就成

  • 标签: 道德内涵 意识形态 文学形式 论文学 对立矛盾 精神文明
  • 简介:一九一八年九月,徐志摩抵旧金山,后进克拉克大学历史系。次年九月,转进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开始关注政治、劳工、民主、文明和社会主义等问题的研究。一九二○年九月,徐志摩以论文《论中国妇女的地位》毕业,并获硕士学位。这篇用英文写就的论文,从未被译成中文收入徐志摩的各种文集,顶多也是在编辑说明里注上:现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现由美国圣若望大学的金介甫教授寄来影印本,勉力译出。金介甫在给我的信中谈了他读这篇论文的印象:“从今天的标准看,徐论中国妇女地位的观点是很落后的了,但我想,在五四运动后仅两年,他的观点不致十分落后吧。显然,他过份强调中国妇女地位积极的一面,部分是因为本着爱国的精神,反击西方对中国的批评。”

  • 标签: 徐志摩 介甫 编辑说明 圣若望 硕士论文 妇女地位
  • 简介:综现本年度郭沫若研究的成果可以明显地发现郭沫若学术的文化内蕴阐释成为研究的热点;建国后的文学创作及对新中国文化建设贡献也开始被纳入研究的视野;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研究成果也提升了以往研究的高度;许多争议较大的问题在争鸣中逐渐清晰;另外一些具有启示性的研究方法为郭沫若研究培育了新的生长点。

  • 标签: 郭沫若 研究论文 述评
  • 简介:北宋前期诗坛,“苏梅”并称,非因二人诗风相同,实是欧阳修出于矫正当时诗坛风气而对二人的揄扬。不过,以现代的眼光,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考察,“苏梅”并称仍有其合理之处。并称中“苏”先“梅”后,则是欧阳修对苏诗风格的偏爱,以及苏舜钦当时影响高过梅尧臣之故。至于后世时有“梅苏”并称。则多暗含评价二人艺术成就之义。

  • 标签: 苏梅 并称 梅苏
  • 简介:蒲松龄研究论文索引(1980~1995)(韩国)朴桂花目次1.蒲松龄的生活和思想(家世,生平,时代,交际关系等)2.《聊斋志异》总论3.《聊斋志异》的思想(附《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4.《聊斋志异》的艺术(总论,艺术构思)5.《聊斋志异》的人物塑造6...

  • 标签: 《聊斋志异》 蒲松龄研究 人大资料 《聊斋》 《阅微草堂笔记》 大学学报
  • 简介:王朔的出版后,给文化界带来了强劲的冲击波,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文学备受冷落的今天,一本书能够扬眉吐气,在如此宽泛的社会各方面激起了回应,不能不让人感叹王朔的人气旺,也让人不能不佩服王朔的聪明和狡猾。近日,记者在东四十条的一家咖啡厅里,采访了正在写长篇小说的王朔。

  • 标签: 王朔 中国 文学 作家
  • 简介:前些时日,读到何清涟先生的《两位思想家的风格》(《文汇报》1998年8月12日)一文,不禁感慨系之。何先生文中例举了两位文学巨匠的两本书,作为比照,说明“说真话”的难能可贵。一本是高尔基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其中有这样的文字:“我们生活在政治情感的暴风雨之中,生活在争夺政权的混乱之中,这种斗争在唤起人们的美好感情的同

  • 标签: 鲁迅 文学 略论 政论文 高尔基 比照
  • 简介: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诗歌领域独领风骚,取得凌跨百代的卓越成就。有宋一代,杜甫享誉日甚。南宋文天祥深受影响,二者诗歌艺术颇为相似。本文就精神、诗风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由于二者所处的朝代、身份、个人经历不同.本文还将论及两位诗人在诗歌内容及表现技巧等方面的差异。

  • 标签: 杜甫 诗歌内容 诗人 诗歌艺术 诗风 文天祥
  • 简介:陈忠实个体的艺术活动,对中国当代农村题材作家和作品的历史与现实状况的考察,具有真切的借鉴意义。本文分为两部分:作家论和作品论。作家论:寻绎陈忠实作为艺术个体的现实来源。探析熔铸作家农民意识、道德、情感、心理的先天质素、生活际遇和文化境域,揭示作家文学观念和创作精神生成、发展的内在根据,评述作家生活与创作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把握作家文学思想隐幽的演进轨迹和全部创作的整体精神态势。作品论:根据蕴涵的思想质量和艺术魅力,将陈忠实创作分为两个时期。论述前期作品在感召时代、反思历史方面存在的文学史价值,在思想意蕴方面存在的单薄浅显、作者理念较为外化的性质。论述后期作品在历史意识,文化视镜等方面深阔宏大的特点,在文学观念、创作方法等方面开放进取的积极应变,在可读性和艺术性方面走向新境界的趋势

  • 标签: 创作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论文 陈忠实创作
  • 简介:中国文化奠定于殷:郭沫若中国文化史论之二/秦川//郭沫若学刊199011—8郭沫若:一个传统文化的历史投影/蔡震//郭沫若学刊199019—13论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楚文化意蕴/王泽龙//郭沫若学刊1990114—19郭沫若与袁枚诗论的比较研究:兼评《读<随园诗话>札记》/杨盛宽//郭沫若学刊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郭沫若诗歌 王锦厚 王泽 郭沫若先生 《女神》
  • 简介:《1991年郭沫若研究论文目录索引》(《郭沫若学刊》1992年1期),兹补诸项:郭沫若致田中庆太郎的书简及说明卜庆华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2)女神再生,郭沫若的生命之歌:重读《女神》李继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2)郭沫若对桂林文化城的贡献蔡定国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目录索引 生命之歌 《女神》 社科版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