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春,老同学杨飞云叫我给学员示范画写生,特意赏我使用带天窗的画室。带天窗的画室,究竟不同,自上而下的光罩在画布上,仿佛就能画得好一点似的。

  • 标签: 陈丹青 归国 序言 画册 示范画 杨飞云
  • 简介:近日,郅敏的全新作品,大型陶瓷、金属装置《河图洛书——万象》亮相中国美术馆。这组作品以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京城知名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到场。在郅敏的作品前面,有人感觉是龙卷风,有人觉得像五谷丰登的果实,还有人觉得那就是一条龙。艺术的无穷魅力就在于此,它给每位观众的感受都不一样。《河图洛书——万象》是关于天象与物象,

  • 标签: 河图洛书 中国美术馆 新作品 文化内涵 艺术家 评论家
  • 简介:二○○一底,批评家高岭在北京金融街主持(唐昕策划)了一个题为"感受金钱——Money,Funny,Honey"的展览。他在"学术构想"中提示说:金钱、资本、市场、消费社会在文化上带来了这样的现象:文化的创造者们不再那么容易从他们的创造物中认出自己,

  • 标签: 资本 艺术 消费社会 金融街 批评家 创造者
  • 简介:在新世纪走过第一个之际,《艺术评论》杂志社举办“新世纪华语电影批评”论文大赛,向全国在校研究生征集影评文章,对2000以来的华语电影进行评论研究。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展示批评才华、交流思想动态的平台,并将以最新鲜的力量增进我国电影批评与研究的活力。

  • 标签: 电影批评 华语电影 大赛 论文 《艺术评论》 在校研究生
  • 简介:我社举办“新世纪华语电影才比评”论文大赛,从影片文本、导演、摄影、表演、叙事类型和产业等角度解读新世纪华语电影现象,活动以在校研究生为主,字数四千到八千字,来稿截止时间为201011月51日,评选结果将于2010底公布,优质获奖论文将陆续在《艺术评论》上刊登。

  • 标签: 华语电影 获奖论文 电影批评 大赛 2010年 《艺术评论》
  • 简介:传承经典是根本,舞台实践是抓手。在戏曲舞台上的演员艺术,一般要通过三个阶段:一是模仿阶段,即借太阳光照月亮,缺少自己的光华;二是创造阶段,通过创造角色来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人物个性鲜明,各有不同;三是升华阶段,即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新戏的表演,有自己的创造。

  • 标签: 演员 越剧 表演才能 舞台实践 戏曲舞台 个性鲜明
  • 简介:东乡族研究随着20世纪50代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而发生,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方兴未艾的研究趋向。对于东乡族研究的学术回顾,已有学者对此有过评述,总体而言,评述成果以2005左右为截止,近几年来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尚未涉猎。基于此,文章以2005-2015为结点,对近以来学界关于东乡族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 标签: 近十年 东乡族 研究 回顾
  • 简介:“军旅文艺”在当代中国文艺发展中成就斐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依托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学科优势和学术传统,一直把“军旅文艺”研究作为办刊的重要方向,2003起更以显要位置正式推出“军旅文艺”栏目,至今已成为学报的特色栏目。以2012为节点,回首10办栏经历,于此整理数据,体悟研磨,以备发展。

  • 标签: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军旅文艺 特色栏目建设
  • 简介:过去的艺术虽然无法用一个定义来简单概括,但它们都面临同一个现实处境,这一现实处境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岌岌可危。本文作者哈尔·福斯特(HalFoster)借用这一提法所针对的是"自我"这一概念在艺术作品中的表达。

  • 标签: 艺术作品 福斯特 现实处境
  • 简介:21世纪最初的中国当代绘画.不再像20世纪80代要去追求艺术家的英雄主义与天才神话,也不再像20世纪90代要去硬性寻找中国绘画在全球艺坛上的位置,而是试图再塑绘画的政治社会立场,研究绘画的语言和方法,并思索资本对绘画的控制以及绘画对资本的反控制等命题。

  • 标签: 中国绘画 中国当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英雄主义 21世纪
  • 简介:<正>流行于桂西、桂西南广大地区以及桂中南一些县份的壮剧,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青的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说它古老,那是因为早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即十七世纪末,壮剧就在壮族人民生活的土壤中萌芽了。不过,那时是坐唱形

  • 标签: 壮剧 三十年 人民生活 神话传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民间故事
  • 简介:20世纪90代的文坛无疑是一幅难以绘制出完整流派、风貌和美学走向的版图,它呈现出多元化共生的景观。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梳理,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崇高美在沉寂多年之后,被重新醒,并悄悄汇入20世纪90代喧嚣、嘈杂的文学景观之中。本文从描述20世纪90代中国小说崇高美重塑的现象始,考察了其所包含的对传统崇高美的超越,及其所蕴涵的新质素;进而,揭示了崇高在多元文化共存的90代所独具的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崇高美 文学创作 小说 文学评论 中国
  • 简介:伦敦,1949。公共汽车上售票员胸前挂个袋,将售票所得的钱往袋里扔,一如北京常见现象。我买了票,付的是硬币,售票员接过硬币,尚未及扔入袋,便立即找给我邻座一位绅士模样的先生,他付的是纸币,须找他钱。但他断然拒绝接受售票员刚从我手里收的硬币,售票员于...

  • 标签: 中国画 形式美 五十年 售票员 反传统 现代中国人
  • 简介:在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领域,一般来说,“小剧场”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那就是缘起于1982的北京人艺三楼排练厅演出的《绝对信号》及其所引发的实践与讨论。这也是人们将2012定义为小剧场三十周的缘起。“小剧场”,听上去是个空间的概念。我记得当年北京人艺小剧场的门口的英语写的是“MINlTheatre”。这样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难坏了许多评论者。即使到了2012人们在纪念小剧场三十周时,也还得为此争论不休:难道在小的剧场里演出的就是小剧场戏剧么?难道在小的剧场里演出的搞笑戏剧也配得上小剧场?再说,什么样的剧场才是小剧场呢?等等。

  • 标签: 小剧场戏剧 三十年 中国文化研究 《绝对信号》 北京人艺 三十周年
  • 简介:进入新世纪多年来,我国“军事题材电影”呈现出不少新面貌。这些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叙事视角、视听语言乃至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上有新的突破。

  • 标签: 新世纪十年 新军事电影 成就 不足
  • 简介:20175月8日,两岸两位颇具代表性的戏剧人——林克欢与王墨林在将近三十年之后.再度公开对谈。两人结识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当时中国大陆以林克欢为首开始了解大陆以外的华人戏剧创作。1988在北京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他们首度公开对谈两岸戏剧状况。

  • 标签: 三十年 两岸 小剧场 戏剧创作 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大陆
  • 简介:<正>我们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正在考虑如何总结建国三十年来文学工作以及编写当代文学发展史的问题。参加这个会,听到许多同志的发言,很有启发。今天,我把我们接触到的若干问题提出来,既是向大家请教,也是向大家呼吁,希望通过文艺界的共同探讨来解决。

  • 标签: 当代文学 发展史 社会科学院 文艺界 研究所 问题提出
  • 简介:关于当代诗歌三十年,最形象也最恰如其分的一句话,莫过于一位诗人的描述:如果说朦胧诗是当代诗歌的第一声春雷,那么,现在大地才真正觉醒,万物萌发,竞相争艳,生机勃勃。对此一景象,可用“草根性”一词来描绘。我提出诗歌的“草根性”,针对的是新诗完全从外移植引进过来,因而水土不服,无法深人普通中国人心灵,所以,当代诗歌应该完成其草根化、本土化的进程。因此,

  • 标签: 当代诗歌 朦胧诗 中国人 本土化 诗人
  • 简介:一、《绿洲凯歌》与新疆电影的诞生1955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酝酿筹建电影制片厂。次年,遵照文化部的统一部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厅开始着手一系列筹建工作,其中包括外派人员学习、成立演员训练班、选址建厂、购置器材等。19585月,国家文化部曾下达《关于在各省、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电影制片厂的方案》,其中强调要求加速新疆电影制片厂的建设进度。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电影制片厂 光影 人民政府 筹建工作 外派人员